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悲惨世界》论文.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389211181
  • 上传时间:2023-11-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4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义专业:汉语言文学摘要:著名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通过《悲惨世界》反映了整个19 世纪前半期法国的社会政治生活,向我们展现了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 确实是穷苦人的“悲惨世界”这部作品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的 法国社会,对贫苦人民的不幸表示深切的同情,对共和党人的革命斗 争精神予以赞扬,对造成这一切悲剧的根源进行探索,作者从多方面 去阐述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同时提出用人道主义思想去改良这个社 会,而事实上这个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关键词:雨果 悲惨世界 人道主义纵观雨果的艺术创作,我们不难发现人道主义是贯穿其文学作品的核心内 容,他坚信道德的感化的力量,坚信“爱”能改造社会他深信:“一切受难者, 在永恒的爱的光辉照耀下,均将得救而《悲惨世界》就是这么一部典型的反 映其人道主义思想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雨果从多方面来阐述其人道主义思想一、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与揭露,对贫苦人民的不幸遭遇表深切的同情在小说的作者序里作者曾提到当时社会的三大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贫 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贫农出身的冉阿让为了饥饿的孩子偷了一块面包,竟服了 19 年的牢狱和苦 役生活。

      走出牢狱的他,生活更加窘迫,迫于无奈,刑满后又有过偷窃行为,受 感化后,变成一个舍己为人的人,化名“马德兰”,当过企业家,并被推为市长 但不久又因暴露了过去的身份而被捕下狱,逃出后,从一个坏蛋手中出孤女柯赛 特,后来有不断遭到警探的通缉冉阿让的整个一生充满着坐牢,苦役和颠沛 流离的痛苦原本淳朴善良的方汀被人诱骗后沦落到社会的底层,她有自强的决心,可当 时的社会压迫着她,无奈的她卖掉了自己的牙齿、头发,甚至最后出卖了自己的 身体雨果严厉斥责了那个逼良为娼的社会,他写道:“据说,奴隶制从欧洲文 明中消失了,这是错误的想法,它迄今还存在着,不过现在它的重荷落到了女人 身上,它的名字叫做卖淫可怜可悲的方汀由于长期饥饿贫困再加上社会的压 迫,终于断送了自己的生命那个惨无人道的社会甚至连小孩都不会放过,失去父母的珂赛特孤苦无依, 落到了坏蛋德纳第夫妇的手中,幼小的从事一些她力所不能及的事,食不饱衣不 暖,完全失去了儿童时期应有的快乐除此之外,还有老年生活无计的马伯夫,巴黎流浪儿伽弗洛什,这些生活在 社会边缘,有代表性的人物所经受的苦难,无论是物质的贫困还是精神的堕落, 全是社会的原因造成的1如果说冉阿让,方汀,珂赛特是受苦大众的代表,那么沙威就是造成这一切 悲剧的直接罪人,作为统治阶级的忠实奴才和冷酷残忍地爪牙,他无情的压迫着 那些贫穷饥饿无家可归的人,如鹰犬一般跟踪冉阿让,迫害孤儿寡母。

      正是因为 有太多太多像沙威这样的人,才会有那么多人受到压迫,当时的资产阶级社会才 会令人窒息作者雨果通过一些典型的人物形象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向我们展示了资 本主义社会的确是穷苦人的“悲惨世界“,是个不给穷人活路的的黑暗社会,并 对他们表示深切同情二、通过对共和党人英勇斗争的精神的赞扬表现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作品描写了巴黎人民起义以及共和主义英雄们的英勇斗争那些穷苦人民, 长期遭受压迫的人民都英勇地站起来积极地投入到战斗中,去反抗那个暗无天日 的社会80 岁的老翁马贝夫为了升起被敌人排枪打掉的红旗,冒着弹雨攀上街 垒;街头流浪儿格夫罗舍热爱生命,视死如归,在替战斗者到街垒去收集子弹时 被敌人射中,壮烈牺牲,临死时还唱着嘲笑官军的歌曲;2 马吕斯为了给街垒解 围,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抱起火药桶企图与敌人同归于尽,他那声“你们滚开,要 不我就炸掉街垒! ”于是将火炬伸向火药桶……敌人逃窜了,街垒解围了作品 就是这样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人物,作者用动人的词句歌颂革命起义,赞颂起义 者的行为,但他始终认为人道主义是生活的追高准则,而革命斗争只是为了实现 人道主义理想不得已采取的手段,共和主义者的领袖安若尔拉斯说“朋友们,我 们所生活的和我跟你们说话的时刻是一个黑暗的时刻,但是我们是为未来这可怕 的代价的。

      革命——就是我们为了这个光明未来所必须缴纳的通行税3在雨 果眼中,革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人道主义社会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从中我 们可以清楚明白的看到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还体现在他对正义战争的态度上,雨果曾经说过:“在 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可见雨果将人道主义建立 在革命的基础之上三、谴责资产阶级法律,认为人道主义才是高级法律遇过认为这世上有两种法律,一种是高级的,即仁慈与爱,一种是低级的, 即刑罚高级法律关注的是根本,低级法律关注的只是表象,后者把不幸的苦役 犯越辩越凶,前者则使他回心向善4在《悲惨世界》中,雨果对当时的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揭露了 贫困的人民深受压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连基本的温严饱问题都不能解决,而 资产阶级法律非但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还残酷的迫害他们,使他们重复犯罪,比如 冉阿让偷块面包住了 19年的狱,可结果呢?19 年的时间并没有让他得到反省, 他也没有改正,出狱后的他有过再次偷窃的行为,然而受仁慈的米里哀主教的感 化,冉阿让变成了一个舍己为人的人,帮助穷苦人民,解救受苦的方汀在作者 笔下,冉阿让是资本主义“悲惨世界”里一个愁苦者的典型,同时又是博爱主义 的化身,5 是人道主义思想改变了他。

      还有铁石心肠的沙威,一向压迫打压人民 的人居然也受到了道德的感化,“人性”开始复活,最后跳河自杀,在雨果看来, 他的自杀就是善对恶的胜利从这两个人物的转变作者向我们传达出一种思想: 刑法非但不能消灭罪犯,反而会让罪犯加深,人道主义才是最高法律,使罪犯弃 恶从善面对黑暗与残酷的社会,雨果提出用道德感化和博爱去改造现实社会,实现 人道主义理想救助那些贫穷的,善良的,羸弱的人,去解救那些处于水深火热 之中的人民他相信人道主义是改造社会的最好的办法,正如他所言:“怜悯可 以使一粒石子发光辉,在爱的指引下,魔鬼终将重归天使的行列可见他认为 人道主义可以战胜一切邪恶雨果力图说明严刑峻法只能使人更加邪恶,唯有根 据人道主义原则用道德感化的方法来医治社会的疟疾他写道:“将来人们会把 犯罪看做一种疾病,由一批特殊的医生来医治这种疾病医院将取代监狱6 凡此种种,我们不难看到作家雨果是多么极力宣扬人道主义思想,多么渴望人道 主义思想的真正实施四、人道主义思想的空想性雨果是一个热枕的民主主义者,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他幻想用人道主义手段 来代替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把仁慈,博爱作为改造社会的药方他的这种想法 很好,但是在当时激烈动荡的社会,把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身上,希望他们能道 德觉悟,造福社会,用人道主义来解决社会问题,可想而知,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是资产阶级的本质决定的,而雨果本身始终未能脱离资产阶级,他代表的是资 产阶级的利益,他的人道主义也是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人 道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作品中,雨果对当时的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批判,它造成社会的不公,人 民的困苦,但是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上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道路,企图单纯用 人道主义改变这个悲惨世界是不可能的西方一些批评家指出雨果的人道主义思 想“像天堂纷纷飘落的细细的露珠,是货真价实的基督徒的慈悲”,是虚无缥缈 的因此说,梦想是美好的,道路是不通的,前途是渺茫的纵观作者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人道主义一直是他作品所贯穿的思想,为了 使读者们接受他的这种思想,他把人道主义思想渗透在每个细节,因此,作者在 塑造人物时为了彰显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人物形象难免产生某种不真实之处冉 阿让的转变似乎不符合逻辑,主教的宽恕让他一改从前,这变化似乎太快了;还 有那个冷血无情的沙威怎么可能因为突然良心发现,道德醒悟,思想动摇,然后 跳河自杀呢,这简直不可思议这所有的变化只为突出是人道主义改变了他们, 而这些人物的不真实也让我们感受到人道主义思想的空虚、不可行这完全是作 者按自己的意愿的安排尽管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有一些空想性,但他的这些思想在当时依旧起着一 些积极的作用,他号召着人们追求真善美,反抗压迫,为美好的未来而奋斗,为 黑暗中的人们点亮一丝光明,具有重大的意义。

      五、结语《悲惨世界》是一部探索社会问题的小说,作者在序言中说:“只要因法律 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 并且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 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一一还得不到解决……那么和 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用的这就表明作者要他的小说对解决社会问 题有所裨益7我相信事实上他真的做到了,人道主义思想在他去世多年后对他 的国家,最整个世界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他是唯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 这是罗曼•罗兰对雨果的评价我相信雨果不仅影响了法兰西的人民,更影响了 世界千千万万的人们,他的作品已被翻译到世界各地,他的《悲惨世界》已是众 人皆知,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也影响了各国的统治带着人道主义光芒的维克多•雨 果以及他的《悲惨世界》必当作为一座高山,,伫立于文学世界的最高端,屹立 于世界之巅参考文献:1朱玉民译《悲惨世界》上北京燕山出版社2,3朱维之等主编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74王化学著《西方文学经典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15周志强等著《定格世界文学名著经典人物志》中国长安出版社2005.26陈振尧主编《法国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67吴郎主编《外国文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