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山东泰安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的重大意义.doc

26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5556016
  • 上传时间:2017-09-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1.50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山东泰安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的重大意义徂徕山,又称龙徕山,驮来山,是泰山的姊妹山地理坐标东经 117°20′,北纬 36°03′位于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横亘连绵 29 公里,总面积250 平方公里其主峰太平顶,海拔 1027 米,相对高度800 多米,与泰山玉皇顶的直线距离为 30 公里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概况: 1937 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共中央北方局发出号召:“每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中共山东省委迅速率领机关干部和济南市一部分党员,分批先后由济南迁到泰安,和中央派来的红军干部、省民先队、平津流亡学生组成一支抗日救亡队伍,并在泰安地下党的全力配合下,分赴泰安、莱芜等地,深入农村城镇,开展抗日救亡斗争 徂徕山位于泰安县城东甫 30 公里处,在泰(安)、莱(芜)、新(泰)、泅(水)4 县之间它北近泰山,南接蒙山,东连莲花山、沂蒙山,西通泰西大峰山,四周群山环绕构成天然屏障占据沮徕山既便于我武装部队周旋,又可以控制北面的泰新、泰莱,南面的新次(大汶口),西面的寨议(上)几条公路和津浦路等交通要道同时,徂徕山地处山东中心,在此发动起义,对齐鲁大地既是个震动,又便于与全省其它各地区进行联系。

      还有更重要的一条,就是徂徕山一带具有较好的群众墓础:一是泰安党组织经过整顿、恢复,掌握了一些干部,正在深人进行发动群众工作;二是这里的穷苦百姓在地主豪绅的剥削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勒索下,生活困苦不堪,早盐盼着共产党来解救他们,三是抗战爆发以来,这一带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抗日情绪高涨,纷纷要求驱逐日军出中国,大有振臂一呼,万人奋起之势 1938 年(民国二十七年)1 月,在抗日战争中,山东省泰安、莱芜、新泰、泗水地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领导下,在山东省泰安县东南徂徕山地区为开展抗日武装斗争而发动的武装起义 1938 年 1 月 1 日,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宣传部长林浩、红军干部洪涛、赵杰,在徂徕山大寺举行起义,黎玉代表省委宣布“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成立,洪涛任司令员,黎玉任政委,赵杰任副司令员,林浩负责政治部,马馥塘负责供给部沂蒙山区各地党组织积极响应省委号召,陆续参加和配合了徂徕山起义以中共泰安县委已掌握的武装民众自卫团和山东省委带来的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以及新争取过来的 5 名携枪国民党散兵为骨干,成立了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 4 支队,编为第 1、第2 两个中队。

      随后,由孙汉卿、董琰、单昭洪等率领的新泰县起义部队来到徂徕山,编入第 1 中队4 日,刘居英、程绪润、秦云川等带领在莱芜县莲花山起义的部队来到徂徕山,编为第 3 中队起义部队整训二周后,随即开始对日伪军作战部队分为两路;一路向东南新泰、蒙阴、黄县、泅水地区发展;一路向东北莱芜、淄川、博山地区发展26 日在寺岭伏击日军,毙伤 4 人,2 月 17 日又在四槐树村用地雷炸毁日军汽车 2 辆,毙伤其 40 余人4 月中旬,到博山一带的部队,与从清河区南下的第 5 军一部会合,协同淄博地方起义部队,袭入淄川、博山随后,淄博、十字路(今莒南县城)、沂水等地的起义武装亦编入第 4 支队至 4 月,部队发展到 4000 余人 主要纪念遗址: 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东南徂徕山西麓大寺大寺原为古刹,原建筑已不存,现徂徕山林场在旧址建房使用 1988 年 1 月 1 日,在徂徕山起义 50 周年之际,中共山东省委在此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在徂徕山起义旧址前马头山上,23 米高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巍然屹立纪念碑正面镌刻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徐向前题写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12 个镏金大字;背面刻有武中奇撰书的 769 字碑文。

      徂徕山起义意义: 徂徕山起义是我党独立自主领导的影响最大的一次起义,它标志着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期中共山东党组织挺身而出领导山东人民抗战的开始,点燃了山东人民武装抗日的烽火,拉开了山东党组织独立自主参加抗战的序幕,唤醒了山东人民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的革命觉悟,表现出了以中华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的英雄气概,形成了热爱祖国、不畏强暴、忠于党、矢志为民、英勇奋斗、顽强拼搏、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精神,在这一精神的鼓舞下,带动和影响着成千上万的人投身革命,以身许国,为革命事业英勇奋斗,这也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民主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徂徕山起义详细经过:1925 年 8 月,受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的委派,马守愚回到泰安,在成立铁路工会后,于次年建立了泰安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泰安支部;后与王撝青(今泰安岱岳区大汶口镇卫家庄村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大汶口特支,并随之形成星火燎原之势不久,徂徕山下良庄镇的山阳村、茅茨村、薛庄村、石楼村,徂徕镇的北望村,房村镇东南望村相继建立了 8 个党小组遍撒了革命的火种,使处在水深火热中的泰安人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一、山东省委领导起义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中共北方局发出了“每一名优秀共产党党员,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的号召,抗日烽火燃遍华夏大地在全国抗战形势的影响下,泰安党组织积极投入抗战洪流,带领泰安人民迅速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时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从延安返回泰安黎玉(1906~1986),原名李兴唐1906 年出生于山西省崞县(今山西省原平县) 1925 年 5 月参加革命,1926 年 9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黎玉传达了党的有关精神,研究了山东的抗战形势为了指导全省的抗日斗争,山东省委决定在泰安徂徕山举行抗日武装起义二、选择在徂徕山起义的自然优势选择在徂徕山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具有四个方面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一是天然的屏障优势山东境内的山脉主要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区和胶东丘陵区徂徕山位于鲁中山区泰安市的岱岳区境内,距离泰城 20 公里,海拔 1027 米,方圆 250 公里北依泰山,南连蒙山山区,相望济南,东接莲花山、沂山,四周群山环绕境内寺观众多,西有大寺(即徂徕山起义地四禅寺) ,东南有光华寺,山上(太平顶)有隐仙观,天然的屏障优势明显战略地位优势。

      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近当代看,徂徕山特殊的地理位置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历史上看,早在春秋时期,吴王伐齐时的中军就驻扎在此山,也就是现在的中军帐从近当代来看,徂徕山处在一个南北交汇、能进可退的优势地理位置上沿津浦铁路,泰(安)新(泰) 、泰(安)莱(芜) 、新(泰)汶(口)等公路可及时控制,乘胜追击,势如破竹;徂徕山与新(泰)蒙(阴) 、淄(山)博(山) 、章(丘) (芜)等山脉相连,成为天然的战略要塞,回旋自如,余地较大,是兵家可退可守的理想之地尤为重要的是徂徕山地处鲁中山区,起义一旦爆发,与其他战略游击区便于保持及时联络,相互支援党组织发展较快的优势泰安是建党比较快的地区1926年 3 月第一个中共泰安党支部建立后,很快又建立起中共大汶口特支、中共萃英中学支部、中共省立三中支部等,直至 1937 年 8 月建立泰安临时县委就这样,泰安党组织逐渐呈现出勃勃生机,走上了发展的道路,成为徂徕山起义的组织基础群众基础好的优势按照省委的要求,出狱后的程朝轩和红军干部赵杰成立了泰安六区区委程照轩(1908~1966) ,原名程金鉴,1908 年出生于泰安县山阳村他在省立曲阜第二师范就读期间,就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怒潮,后被捕入狱。

      出狱后回家乡继续开展抗日活动,担任“泰安人民抗敌自卫团”主席赵杰(1913—1996),原名赵正贵,又名赵东斌,出生于河南省商城县上石桥镇的一个贫农家庭1928 年 2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 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赵杰于 1937 年秋由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被派往山东,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六区区委成立后,山阳、楼德、东良庄、西良庄、茅茨、白塔等村的党员发展迅速,组织活跃,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成立抗日救国会,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热情高涨三、积极做好起义准备1937 年 10 月下旬,泰安县委在篦子店召开自卫团代表会议,成立了泰安县人民抗敌自卫团,与会人员按照分工各自回乡,实施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这次会议的召开,意味着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的举行正式进入实质性的筹备阶段12 月,洪涛由鲁西北来到泰安洪涛(1912~1938) ,江西省横峰县青板桥乡排楼村人,曾先后参加农民运动和农民暴动1929 年 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 年 10 月,洪涛和一批红军干部被派往山东省领导发动抗日斗争洪涛找到省委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徂徕山起义的领导。

      为做好即将开展的游击战争准备工作,省委组织人员举办了两期游击战术训练班,由洪涛重点讲解了毛泽东的游击战术 16 字诀和开展游击战争的基础知识1937 年 12 月 24 日,韩复榘数万大军弃险南逃,日军分两路渡过黄河,占领济南27 日,省委在篦子店召开紧急会议,黎玉、洪涛、金明、刘居英、林浩、马馥塘、程照轩、孙陶林、武中奇、武思平等 10 人参加会议(当时被称作“十人会议” ) 会议根据急剧变化的形势,研究确定了起义的具体部署,决定在泰城沦陷时正式举行起义会后不久,黎玉又在附近的夏村召开了发动武装起义活动积极分子工作会议,会议宣布了省委关于起义的决定,并决定会后立即通知新泰、莱芜等地党组织,传达省委关于在日军占领县城时举行起义的指示四、起义经过1937 年 12 月 30 日,日军逼近泰安省委机关和平津流亡学生以及当地党员、自卫团员分两批撤离篦子店村洪涛、林浩率领的一部分人员携仅有的三支枪,首先赶往徂徕山西麓的四禅寺,准备迎接各路起义人员在等待的过程中,林浩、武中奇等成功地争取了韩复榘部溃散的李怀英、韩德等全副武装的五个大兵,为这支武器奇缺的队伍生色不少上山前,在篦子店村做好来带有镰刀、斧头的红旗,旗上绣有武中奇书写的“游击”二字,他还刻了印章。

      另一部分由黎玉、景晓村带领去山阳村,与程照轩、赵杰、封振武、冯平、李镇卿等在山阳、封家庄、楼德一带发动的人员汇合与此同时,泰安县委也立即通知全县各地参加起义人员,迅速赶到徂徕山集合1 月 1 日,160 余名抗日志士聚集在徂徕山四禅寺,举行起义誓师大会大会由“民先”省队部负责人孙陶林主持省委书记黎玉宣布“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正式成立,洪涛任四支队司令员,黎玉兼政治委员,赵杰任副司令员,林浩兼政治部主任黎玉在讲话中还阐述了在山东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意义,强调了起义部队要严格执行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参加起义的人员被编为两个中队省委机关、平津、济南流亡学生和泰安县委、泰安县人民抗敌自卫团等共 90 余人编为第一中队,李怀英任中队长,鲁宝琪任指导员赵杰等在山阳、封家庄一带发动的五十余人编为第二中队,封振武任中队长,程照轩任指导员参加起义的十位妇女组成宣传队五、徂徕山起义队伍的构成参加徂徕山起义的各路英雄,到底有那些人和组织呢?总起来看,大致有十种力量构成红军干部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赵杰、洪 涛、廖容标、韩明柱等 8 位红军干部先后来到山东,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这也是参加徂徕山起义的重要军事力量,他们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省委机关干部和民先队员抗战开始后,根据中央和北方局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精神,山东省委为从战争中摸索经验,创出一条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路子,以指导其他各地的武装起义和游击战争,派省委机关干部黎玉、林 浩、景晓村、武中奇、武思平等人来泰安;同时,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部全国总队部负责人孙陶林到达济南后,组建的“民先”山东省队也随省委转移到泰安北方局派来的干部刘居英任中共北方局东北特委组织委员1937 年 9 月,根据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