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走出幼儿绘画教学的误区.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卢**
  • 文档编号:192266228
  • 上传时间:2021-08-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7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走出幼儿绘画教学的误区 摘要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开展分为四个阶段,2—7岁儿童处于第二阶段即前运演阶段,正是当前幼儿园儿童所处的年龄阶段本文以皮亚杰儿童认知理论为根底,从目前幼儿园绘画教育的三点缺乏入手,分析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探讨幼儿绘画教学需要注意的一些方式方法关键词前运演阶段儿童绘画想象力在场不在场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开展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演阶段、具体运演阶段、形式运演阶段其中前运演阶段又称前逻辑阶段,主要是两岁左右到六七岁左右的儿童,这个时期的儿童开始以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表现在儿童的延缓模仿、想象或游戏之中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幼儿园儿童多数处于前运演阶段,我们在日常绘画教学中,应当自觉运用儿童认知开展的规律,克服传统教学重视“在场〞、忽略“不在场〞的局限和缺陷,让儿童在生活化、游戏化的绘画实践中,逐步实现由己及人、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逻辑推演能力和想象能力一、传统儿童绘画教学重“在场〞〔一〕以“画得像〞为最高标准中国古代绘画多讲究写意,追求“神似〞,注重传递的是意境;西方古典绘画那么多追求“形似〞,如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的画作,对人物的描绘可以说是“纤毫毕现〞。

      由于“写形〞画比“写意〞画容易把握、易于评判,幼儿教学中,教师习惯以“画得像不像〞来对儿童的画作进行评判曾经有个儿童告诉我,老师说他画的太阳不好,原因是他的太阳是方的不是圆的,是蓝色的不是红色的其实对于这个时期的儿童来说,画得像既不太可能、也无必要,他们的小手还不能对画笔运用自如,更重要的是,教幼儿学画,并不是为了长大之后成为画家,而是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专注的精神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二〕以“照着画〞为根本方法目前,我所在的城市,几乎所有的幼儿园绘画课,都是采用照图画图的方法,老师先画一只苹果在黑板上,然后让儿童照着样子画我本人也曾囿于条件原因,如此教画其结果是孩子画出来之后,很快忘记画的是什么了原因很简单,老师画的苹果,已然是一种符号,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性,理解摹本符号对低龄儿童来说已经很困难,而且枯燥又乏味,更不要说再制作一个相似的符号了那么,如果摆一只苹果在讲台上,让幼儿照着画又如何呢,显然,效果要好得多至少,这才是对实物的模仿,也易激起幼儿画画的兴趣〔三〕以“老样子〞为唯一角度如果你让一个儿童画月亮,十有八九是弯弯的月牙;如果你让他画苹果,肯定是能看到把儿的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老师在教画时,总是选择最常规的角度呈现一个事物,而较少考虑到其他角度。

      要知道,月亮实质上是球形,如果画成一个圆,也是完全正确的,况且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圆月也常看到,但是很少教师会教儿童画满月我把它归结为时间上的不完整对于苹果,我归结为空间上的不完整,因为苹果在某个角度看,是看不到把儿的,可是看不到把儿的苹果,老师自己都觉得别扭;再比方鸡蛋,总是被描绘成椭圆形,如果画成圆形呢,当然可以,因为从鸡蛋的两头看,它就是圆形二、“在场〞式儿童绘画教学的弊端〔一〕不利于儿童摆脱直觉判断两岁以前的幼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一切心理活动以自我为中心,认识事物主要靠直觉判断而直觉判断的主要特点是认知活动离不开认知对象、时刻依赖认知对象纵观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四阶段,是一个逻辑化能力、抽象化能力逐步强化的过程2—7岁的儿童,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运演能力,应当适时引导儿童将具体事物符号化,以符号来表述外部世界绘画就是制作符号的过程,即使是儿童的涂鸦,也往往是儿童对事物的一种模仿,是儿童心理活动的反映因此,绘画对儿童抽象运演能力的培养可谓“功不可没〞但“照猫图,画虎像〞的教学方式,由于是符号对符号,不能在儿童心理上建立起符号与具体事物的良好指代关系看到图上的苹果,也许并不能使儿童口水分泌、产生“想吃〞的愿望。

      〔二〕不利于儿童形成他人视角他人视角,简单的讲就是换位思考,即能够主动通过别人的眼睛看事物、通过别人的大脑思考问题,这对于儿童形成良好的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但幼儿园时期的儿童并不具备清晰的他人视角,他们并不十清楚了自己所看到的事物与其他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一样的比方,同样一个汽车模型,一个儿童看到一侧的两个车轮,他会主观地以为,其他小朋友也看到了两个车轮绘画是一种培养儿童他人视角的良好手段,在对事物不同角度的描绘中,儿童会追究图像不同的原因但是儿童画对事物形象千篇一律的表达,鸡蛋永远是椭圆、月亮永远弯弯,把事物“一时之形〞、“一面之形〞固化不变,对儿童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他人视角可谓无所助益〔三〕不利于儿童锻炼想象能力想象力的重要性不必多加赘述想象就好比翅膀,有想象可以天马行空、自由翱翔,充满想象的童年,必然是多姿多彩、趣味横生的童年儿童绘画是最能表达儿童想象力的载体,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整个画面极其杂乱,惊恐变形的面孔,扭曲过度的身体,与实物相去甚远,但是却给人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幼儿绘画教学,不能把“画得像〞作为好差的标准,画得像,是模仿能力强,重现事物轮廓的能力强,但是越是像的东西,其想象空间越小,一张群马的照片与徐悲鸿?八骏图?给人想象的空间决不能相提并论。

      因此,要求儿童复制事物形象,容不得变形夸张,是不利于儿童想象力、联想力的培养的再说,作画的方式,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不能充分激发儿童的回忆联想,局限在视野所见,闭上眼睛,形象便消失了三、“在场〞与“不在场〞在儿童绘画教学中的融合〔一〕处理好“形似〞与“故事〞的关系儿童画教学要尽量把儿童从具体的画面上解放出来,画得像固然可喜,画得不像也完全没关系,因为我们不是培养画家,是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所以,“画外之音〞是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儿童在作画时,伴随着丰富的心理活动,这种活动正是“画外之音〞儿童在丰富的心理活动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要让儿童静静地构思、静静地作画,画成什么样都不要紧,画好之后,可以鼓励儿童把画上要表达的意思或要陈述的故事说给老师听这个过程,是儿童发挥想象力和联想力构造意境、创造情节的活动;是把看到的“在场〞的画面与看不到的“不在场〞的故事有机融合的过程〔二〕处理好“立刻〞与“延缓〞的关系为了能够充分唤起儿童的回忆能力,利用记忆,在画纸上再现曾经事物的形象特征,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场景,引导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比方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带儿童去踏青,认识树木花草、花鸟鱼虫,不断地让他们比照、归类,力求让儿童对某一两种事物记忆深刻。

      回到课堂之后,让儿童自己利用画笔再现这一两种事物由于不是现场临摹,而依靠记忆,这就是皮亚杰所称的延缓模仿,延缓模仿让儿童不再依赖于具体事物,是儿童运演能力的表达,有人以“哥白尼式的革命〞来比喻,足见其在儿童认知中的里程碑意义〔三〕处理好“一面〞与“多面〞的关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在绘画当中亦是如此事物立于空间之中,由长、宽、高和时间四个维度构成,不同角度和不同时间,看到事物是不同的在幼儿绘画教学中千万不能犯“盲人摸象〞的错误,摸着象耳朵,就永远把大象当成蒲扇前运演阶段儿童,已经不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已经具备一定的换位思考能力,老师要因势利导,通过不同角度展现同一事物,让儿童了解事物的多面性和变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让坐在不同角落的儿童,以不同的视角观察诸如椅子、粉笔盒等物体,再用笔画出来,让儿童互换画纸,从中发现图像的差异,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儿童的“他人视角〞参考文献张厚粲.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21何晓夏.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5】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