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区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11页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虾青素是一种氧化物 B.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gC.一个虾青素分子由96个原子构成 D.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0∶13∶12.为解决电力短缺的现象,国家将加强开发核能钚为一种放射性元素,可用于核发电,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核电荷数为94,则它的核外电子数为( )A.94 B.244 C.160 D.1503.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现 象解 释A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C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体积很小D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A.A B.B C.C D.D4.下列对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中含有氧气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立即熄灭集气瓶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C硫、磷、镁、铁在氧气中燃烧都只生成一种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都是化合反应D电解水只生成了氧气和氢气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A.A B.B C.C D.D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2 B.手于生产氮肥的N2C.用于医疗急救的O2 D.用于飞艇的He6.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是A.无纸化办公 B.绿色出行C.使用节水龙头 D.随意丢弃废旧电池7.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A.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B.Ⅰ、Ⅱ中的反应类型都是化合反应C.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D.Ⅰ、Ⅱ两类反应均会发光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宏观现象微观解释A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减小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C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D瘪的乒乓球放进热水中重新鼓起来分子受热后体积变大A.A B.B C.C D.D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 B.面包发霉 C.汽油挥发 D.钢铁生锈10.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红提出: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与假设 B.反思与评价 C.设计实验 D.获得结论11.在H2、H2O、H2SO4、 H2O2四种物质中,都含有( )A.氢气 B.2个氢原子 C.氢元素 D.氢分子12.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硫磺、木炭组成,它属于A.纯净物 B.化合物 C.混合物 D.氧化物13.物质的化学式和相应的名称均正确的是( )A.O3氧气 B.MnO2二氧化锰C.Fe3O4氧化铁 D.ClNa氯化钠14. 下列生产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 B.酒精挥发C.煤气燃烧 D.水果榨汁15.下列给物质加热的操作不正确的是A.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B.试管内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C.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干净D.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再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室选择A、D装置组合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2)实验室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少量氨气(氨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为了得到平稳的氨气气流,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若选用如图正放的装置G收集氨气,气体应从_____(填“①”或“②”)端通入。
3)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可用E或F装置收集.由此推测H2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填序号)a.密度大于空气 b.难溶于水 c.密度小于空气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丙醛(化学式为C3HxO),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易燃液体,有刺激性溶于水,与乙醇和乙醚混溶用于制合成树脂、橡胶促进剂和防老剂等也可用作抗冻剂、润滑剂、脱水剂等1)丙醛的化学式量为58,则化学式中氢原子的个数x=___________;(2)丙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0.1%)18.(8分)如图是在某公共场所张贴的广告;请回答下列问题:(1)求出该化肥中的碳酸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2)算出该化肥碳酸氢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3)通过计算该化肥中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判断这则广告是否真实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1.1%)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2)①实验室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
②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填字母)端通入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请将装置补画完整______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②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气管的塞子塞紧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熄灭酒精灯 ⑦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4)学校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7.9 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供实验需要,理论上能制取氧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虾青素由三种元素组成,故A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故B错误;C、根据虾青素(C40H52O4)的化学式可知,一个虾青素分子的原子个数=40+52+4=96,故C正确;D、根据虾青素(C40H52O4)的化学式可知,虾青素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0:13:1,不是质量比,故D错误点睛】氧化物的概念可简记为:两元素、氧元素、化合物。
2、A【解析】由题意: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核电荷数为94,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钚原子的中核外电子数为94,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可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44−94=150点睛: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3、D【解析】A、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是因为夏天温度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B、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D、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不是分子体积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4、D【解析】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因为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高锰酸钾是一种纯净物,不含氧气,故选项得出的结论错误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立即熄灭,集气瓶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等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故选项得出的结论错误C、硫、磷、镁、铁在氧气中燃烧都只生成一种物质,但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不一定都是化合反应,如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故选项得出的结论错误。
D、电解水只生成了氧气和氢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得出的结论正确故选:D5、A【解析】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为此,空气属于混合物,它主要由 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合而成详解】A、空气中没有氢气,无法分离,故A不正确;B、空气的主要成分就是氮气,氮气化学性质较稳定,无毒,可以分离出来,故B正确;C、空气中含有氧气,可以分离出来并用于医疗急救, 故C正确;D、用于飞艇的He,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可以分离出来,故D正确6、D【解析】A、无纸化办公可以节约纸张,节约资源能源,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选项正确;B、绿色出行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了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选项正确;C、使用节水龙头可以减少水资源的使用量,有利于保护环境,选项正确;D、废弃的电池中常含有镉、汞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对水源产生极大的污染,选项错误,故选D7、A【解析】A、Ⅰ、Ⅱ两类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故正确;B、Ⅰ、Ⅱ中的反应有的是化合反应,有的不是化合反应,故错误;C、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放出热量,故错误;D、缓慢氧化不发光,故错误。
故选A点睛】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8、D【解析】A、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该事实可以说明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解释正确;C、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故选项解释错误点睛】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9、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详解】A、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面包发霉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黄曲霉素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