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明代宣铜镇纸赏析:案上萌宠.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72118749
  • 上传时间:2022-04-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1.8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明代宣铜镇纸赏析案上萌宠                    《长物志卷六·镇纸》: 玉者有古玉兔、玉牛、玉马、玉鹿、玉羊、玉蟾蜍、蹲虎、辟邪、子母螭诸式,最古雅铜者有青绿虾蟆、蹲虎、蹲螭、眠犬、鎏金辟邪、卧马、龟龙、亦可用其玛瑙、水晶、官哥定窑,俱非雅器宣铜马、牛、猫、犬、狻猊之属,亦有绝佳者《长物志》是吴门文人文震亨撰著的一部关于生活和品鉴的著作,集中体现了作为文化高峰时代的晚明文人士大夫审美趣向所谓“宣铜”,是指制作宣德炉所用之铜,即传说中的“风磨铜”宣德三年铸制的香炉铜料,是选用了暹逻国朝贡的风磨铜,结合明朝皇宫冶炼工艺精炼而成的传宣德铜料经6 炼后,会出现珠光宝气,12 炼后质地更加紧密,手感更沉宣铜”不仅限于制作香炉,也有其他工艺品宣铜镇纸可以说是继宣德炉之外代表明代治铜工艺的最高水准、倾注了文人意趣的铭心之作铜鎏金瑞兽纸镇镇纸长9 厘米雅昌论坛拙隐斋(网名)先生旧藏据其自叙,此镇为其家传旧物,传为出自宫掖此镇制作精绝,似龙似兽,四臂火焰纹,圆浑可爱,明味十足鎏金完好,可能为清宫后鎏金从北京故宫收藏明永宣剔红器看,内壁多被重新上漆翻新处理过,甚至被写上“大清乾隆年制”款。

      笔者认为清乾隆时宫内翻新其他前朝物品的可能性应该是存在的难得的是此镇兽足上刻有“宣德五年周芳监制”纪年铭文,笔划细如针刻,与永乐漆器上的针划款颇为相类一定程度上为此类宣铜文镇的断代提供了参照依据,应是一件十分珍贵的明初重要器物铜鎏金狻猊镇纸见于匡时2012 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瓷玉工艺品专场(一)》明早期,长8.2cm精铜雕造,通体鎏金,品相佳美,金色灿烂麒麟伏身昂首,状貌温驯,鳞甲分明,嶙峋有致该镇纸立体圆雕,大小适中,入手盈握,而敦厚贵重,具有极高的赏玩收藏价值日本藏家旧藏”笔者认为,此物拍卖公司定名为麒麟镇纸并不准确,应属《长物志卷六·镇纸》记述的狻猊镇纸狻猊,传说是龙生九[来自wwW.lw5u.coM]子之一,排行老五,是一种猛兽,形如狮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此镇似狮似龙,大为吻合铜瑞兽镇纸笔者收藏,宣铜质,原包浆长7.5cm、高约2.5cm,应是铜镇较常见的尺寸牛首、羊角、狮项、麟身、虎爪、鳄尾,作匍匐状写实中略带些许装饰味,横生古趣细鳞如松江之鲈,柔嫩可掐肌骨关节隐隐可摸,脊尾如劲鞭一气相贯,饱含气势腹下之毛亦细细镂出,为明代工艺之特征四臂火焰纹,合于大明之尚火德。

      温婉可亲,明风盎然2011 年购于徽商故里的屯溪(黄山市),为徽商遗珍铜鎏金太师少师镇纸子母瑞狮嬉戏,温情可亲,寓民间太师少师之意此镇造型接近写实,尾大如帚,四臂火焰纹,小狮如狮如螭,与黄玄龙《竹器——嘉定竹刻[来自www.lW5U.coM]海外遗珍》苍龙教子竹书镇情形颇为相类,应为晚明之物明尚火德,清尚水德,其在朝代更替之初器物上多有表现明初瑞镇四臂多火焰纹,清初多海八怪清代铜镇等类似器物鲜见火焰纹宣铜镇纸的制作清初之后明显式微,无论工艺水准与审美意趣皆远不及明代唯清初的寿山石雕于此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呈现出新的艺术高峰譬如清初寿山石圆雕大师杨玉璇传世的田黄镇纸就隐约看到明代宣铜镇纸传承的影子田黄瑞狮纸镇这件田黄纸镇出于17 世纪福建省漳浦县雕刻大师杨玉璇之手,是《玉璇》款的狮形纸镇中最大的一件作品,重量超过200 克,石质温润细腻、雕刻玲珑细致,是难得一遇的精品杨玉璇是明末清初首屈一指的工艺美术家,其技艺高超被誉为绝技,曾于康熙初年供奉内廷在明代制作的铜镇中, 还有一类是仿前代的泥古之作如嘉德2013 年春季拍卖会 《一案四时春——牧心斋藏文房清供》上的明早期铜鎏金辟邪纸镇,长6.5cm;高5.6cm。

      就是一件仿汉魏六朝之作窃以为,明代文玩是明代文人文化的渗透,是文人与艺人长期交往形成审美情趣上的高度一致,是明代文人优游林下营造书斋文化极致的产物如何客观评判明代宣铜镇纸的历史人文价值,除了年代和工艺以外,笔者以为还是要“笔墨当随时代”,侧重的是明人自己的时代创作与艺术表达借用董桥先生《今朝风日好·紫铜罗汉》中的那句比较允当:“那股永恒之美比明代仿高古的铜器动人一百倍:毕竟是明人的创作不是明人复制宋人的《宣和博古图》其实这种端倪不难从更早些的元人朱碧山的身上可以窥见传说朱碧山原就是个画家,因不能与同乡的吴镇、盛懋争胜而改艺治银,逐成绝响所制槎杯成为后世达官文人争相搜求、赋诗题咏的稀世珍玩特别是晚明,可以说文人文化的高峰譬如时大彬的紫砂,初看并不精致,却明韵扑扑,反倒美不可言后人虽穷极工巧,审美上始终无法超越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