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2295136
  • 上传时间:2022-04-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小学阶段的难点,学生或是理解不透,或是思 维转不过弯,所以总是感觉学习起来特别吃力有的找不到“整体1”,有 的乘除法经常弄混,有的同学一看到分数就发蒙,不知从何下手,面对教 学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本人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在这 里与大家一起分享1. 关键量的确定为学牛提供解题思路和方向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整体1”的确定非常关键,找到了 “整体1”, 才能正确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方便但是很多同 学在寻找“整体1”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偏差于是,本人总结了两个确 定“整体1”的方法1.1关键词确定“整体1”例如:(1)校园里有杨树20棵,柳树是杨树的9/10,柳树有多少棵?(2) 骆驼峰中贮藏的脂肪,相当于体重的1/5, —头体重225千克 的骆驼驼峰里含多少脂肪?(3) 六年级三个班学生帮助图书室修补图书一班修补了 54本,二 班修补的比一班多1/6 ,二班修补了多少本?引导学生找到题中的关键词,就找到了 “整体1”,一般的应用题中,“是”、“比…占…相当于”后而的量就是“整体1”1・2根据题中给定的分率确定“整体1”象上述三道题,一般分率是谁的谁就是“整体1”。

      比如9/10是杨树的,那么杨树就是“整体1”; 1/5是骆驼体重的,那么骆驼体重就是“整体1”; 1/6是一班的,那么一班就是“整体1”整体1”如果已知的情况下,求“整体1”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 算整体1”不知道的情况下,已知它的几分Z几是多少,求“整体1”, 用除法计算这样不论多复杂的问题,只要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量,学生就能很容 易解决2. 一题多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将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在分数乘除法应用例题讲完Z后,为了更好的巩固这部分知识,防止学生乘除法弄混,我为学生们编了这样一道数学题六年一班有男生28人,女生是男生的6/7,男生有多少人?六年一班有男生28人,女生比男生少1/7,男生有多少人?六年一班有男生28人,女生比男生多1/7,男生有多少人?六年一班有男生28人,是女生的7/6,女生有多少人? 六年一班有男生28人,比女生多1/6,女生有多少人?六年一班有男生28人,比女生少1/8,女生有多少人?学生经过分析、比较,进而运用学过的知识解答问题,效果很好然麻再让•学生根据我给定的数据,每个小组编两道乘法皿用题和两道除法应 用题例如:张大爷养鸭200只,养鸡500只学生们通过口己编题、解答, 对知识活学活用,既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增强了学生理解问题、分 析问题的能力。

      3. 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尝试多角度多途径解决问题 数学具有多变性,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好多种,学生在尝试用多 种途径解决问题之后,有利于其思维的发展,促进逻辑思维的形成例如:某班级有学生60名,其中男生比女生多2/5,男生有多少人? 女生有多少人?(画出线段图,尝试用两种方法解答)方法1:把学生总数看做整体“1”,其中男生占(5+2) / (5+5+2)即7/12,女生占5/12,这样直接用乘法可以分别计算出男、女生各多少人方法2:把女生看做“整体1”,学生总数占整体1的(5+5+2) /5即 12/5,求女牛人数即是求“整体1”的多少,用除法计算,然后分别求出 男女生人数方法3:把男生看做“整体1",学生总数占整体1的(5+5+2) /7即 12/7,求男生人数,同方法2,用除法计算,然后分别求出男女生人数上述三种方法由于“整体1”的不同,求解的方法也不相同,但是无 论是哪一种方法,万变不离其中,学生在这变化中反复分析体会,更便于 他们掌握知识的精髓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知识的学习过程 中,它应该受到长期的关注,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不断的总结、探索,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从而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