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趋势与启示.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6508701
  • 上传时间:2022-05-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8.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趋势与启示白雪洁(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天津300071)摘要:从高速经济增长期至今,日木一直没有停止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虽 然其通常意义上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早就实现当前日本的产业结构仍呈现四大核 心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市场的外需依赖和生产的内需依存并行等独特 性,这些特征与日本传统的金字塔型产业结构密不可分未来适应发展环境和条 件变化,口本提出产业结构调整要重塑沙漏型产业结构,这种新型产业结构的特 征及其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关键词:日本 产业结构调整 趋势启示产业结构调整是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都必然经历的过程,推动产业结 构调整的力量既有来自于产业自身的内部力量,也有政府产业政策等外部推动力 量合理化与高级化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两个H标,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 产业结构高级化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产业结构合理化乂贯穿于产业结构高 级化的整个过程,简言Z,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结构从较低水平状态向较高 水平状态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实现高加工度化、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产业结构高级化就是产业竞争力不断强化的过程。

      与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从其战后的经济发展开始,就以顺畅地产业结 构调整创造了多个产业发展的“奇迹”,从劳动密集型到资金密集型再到技术密 集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也持续了数十年但到20世纪80年代,在由制造业 为主向服务业为主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日本却没能继续以往的成功血一•度 陷入泡沫经济的漩涡之中90年代中后期,口本经济一•方面承受泡沫经济破灭 后的阵痛,一方面酝酿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1997年5月,日本政府抛出了 《实现经济结构变革及创造的行动计划》,确定了未来重点培育的十余个新兴成 长性产业,即医疗福利、文化生活、信息通信、新制造技术、流通及物流、环境、 经营活动支援、海洋、城市环境整治、宇航、新能源及节省能源、人才培养等基金项目:南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冃(NKZXBIOO63)作者简介:白雪洁(1971-),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人,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 究所教授这一 “行动计划”带有明显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色彩从该“行动计划”提出 至今已经十年有余,口本的产业结构调整态势如何,特征和趋势怎样,以及可以 从中汲取哪些对我国有益的经验与教训等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90年代末期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背景上世纪7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和继进入产业结构调整期,特别是80年代后 全球产业分工的迅猛发展,更加速了主耍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相比Z 下,口本的产业结构调整较为迟缓,而90年代后期口本推行以培育新兴成长性 产业为核心的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其吋代背景1. 寻求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日本制造业以其独特精淇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称雄世界, 但自上世纪80年代,制造企业为了适应逆转了的成本条件,开始大规模的海外 投资生产,随之而來的是口本本土产业出口竞争力的下降以贸易特化系数①來 衡量,日本对美国的电子计算机及零部件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从1990年的0.49 下降到1998年的0.26,对东亚的贸易特化系数从1990年的0.25下降到1998年 的0.1U②日本制造业的出口竞争优势急剧削弱,制造企业面临如何在被东亚企 业赶超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制造产品的知识和技术含量,以新制造技术赋予部分 制造行业以新的竞争优势,同时缩减部分行业的国内生产的课题,因此 促动制 造业内部的嬪变,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是口本这轮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H的2. 积极应对社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能源、环境、健康是为前人类社会面临的根本问题,日本是个能源缺乏的 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有效地利用国外的石油等化石资源,创造了高 速经济增长奇迹,但国际国内经济与社会环境的风云变幻使得日本的重化工业化 发展战略在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后就画上句点,对可再生替代性新能源产业的 培育成为当务之急。

      另一方面,日本的“高龄少子化”社会特征在发达国家中非 常突出,对医疗、养老等社会服务和关产业的需求日趋多样,不仅带动服务业比 例的提高,更对先进医疗设备、新型药物等的研发、生产等产生巨大拉动作用, 因此,H本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调整也是为了积极应对社会发展而临的新问题、①贸易特化系数=(il\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贸易特化系数=o代表水平分工,o<贸易特化系数 〈1时代表出II特化,越接近于1表明出I I特化程度越高,-1<贸易特化系数<0时代表进口特化,越接近-1 表明进口特化程度越高/根据hup://www・mi【i・go・ip的资料计算得出3. 主动参与全球性新技术产业竞争技术创新是孕育产业变革的母体,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支撑20世纪末 以主要发达国家为主体的全球性新技术产业竞争已经初露端倪,特别是围绕新能 源、新材料、生物、信息、航天与空间开发等产业的竞争最为激烈,事实JL这些 产业的发展需要很强的基础研发能力,血TI本一直被认为在基础研发领域相比 美、欧的竞争能力较弱,一方面,为了扭转基础研发与应用性技术创新能力不相 匹配的状况,另一方面,为了在新世纪的新技术产业竞争中占据部分领先优势和 一席之地,日本政府抛出了以培育新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二、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特征卅前H本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接近70%,制造业多年徘徊在22%左右, 第一产业则仅占2%不足,除此之外,是政府服务生产者和居民非营利服务生产 者所创造的增加值因此,从通常意义上看,日本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早就实现, 这种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也是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具备的特征但如果仔细探寻 日本产业结构的细部构成,却可以发现一些耐人寻味的特点,这正是其多次产业 结构调整所累积的结果1. 四大核心制造业仍是制造业乃至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与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日本的经济发展还带有较强的“制造”色彩, 无论从制造业占GDP的比例还是从核心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来看,制造业 的作用都不容忽视虽然近些年日本制造业占GDP的比例一直保持在20%左右, 但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却远高于这一水平从企业的视角看,2001年至2007年, 整个产业的经常收益增长25.2兆口元,其中四大核心制造业,即运输机械、电 气机械、钢铁和一般机械分别增长2.1、3.2、1.8和1.9兆日元,合计占整个产业 总量的36%o③再从GDP的增长来看,2000年到2007年日本名义GDP约增长 2.5%,其中仅汽车一个产业的贡献就达1」%。

      '由此可见,多年来日本制造业内 部的结构性姻变逐渐锻造出电气机械、运输机械和普通机械等比较优势行业,虽 然这些行业的全球化分工生产水平很高,但口本企业还是通过不断提高这些行业 内产詁的知识和技术含量,抢占•价值链高端环节,持续获取以高技术支撑的“制根据日本《法人金业统计》(年度调査)的数据计算得出 日本经济产业省《日本的产业现状与课题》,2010年2月 造”优势2. 第三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拉动第三产业份额和质量的提升产业结构调整的H标是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而产业结构高级化除了--般意 义上的三次产业占GDP的比例变化之外,更应是指产业构成中的高增长性产业 带有技术化、服务化、信息化、高附加值化等特点近年来,日本第三产业内部 的结构调整基本表现为以企业为对象的生产者服务业快速发展,面向个人的消费 者服务业总体增长趋向稳定成熟,但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相关领域不断挖掘 市场需求,使得消费者服务业也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批 发、零售行业的低迷发展态势,加之金融保险、运输通信等长期受到政府规制保 护的行业经过上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推动的经济行政体制改革,其成长性已经 大为提高,并以其较高的成长性成为带动第三产业,进而拉动GDP增长的主要 力量。

      3. 市场的外需依赖和生产的内需依存并行日本的产业结构是其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体现,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即 市场的外需依赖和生产的内需依存日本的出口依存度一直都在10%以上,2008 年更是达到了 17.5%的高水平,从出口产业来看,四大核心制造业中的三个,即 运输机械、一般机械和电气机械就占到出口总额的67.2%⑥但这利|外需依赖型 的产业结构随着运输机械等加工组装产业的海外牛产规模扩大,面临来自亚洲其 它国家或地区的低价格产殆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曰本的出口产业只能从出 口产殆向出口高附加值零部件和原材料转型另一方面,生产的内需依存是指主 要出口产品,运输机械、一般机械和电气机械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国内采购率均 超过80%,远高于美国的水平如,2007年口本电气机械的国内采购率是80.3%, 美国是59.3%,运输机械日木是94.5%,美国是66.6%, 一-般机械日木是92.4%, 美国是57.9%⑥日本优势出口制造业的国内采购率之所以如此之高,与日木拥 有一大批能够提供高品质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中小企业密不可分,如何在加工组装 企业大规模进行海外生产转移的情况下,为高技术的中小企业创造更大的生存空 间也成为R本产业发展而临的又一•严峻课题。

      4. 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社会背景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日本财务省《贸易统计》,2009年版日本《制造白皮书》,2009年版产业结构是中观层而的问题,但产业结构调整却与宏观经济的发展密切相 关口本的数次产业结构调整历来与经济的宏观发展背景紧密札I关,在最近-轮 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针对能源节约、增加就业、应对少子化老龄化社会, 以及刺激消费需求等宏观经济社会问题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清晰可见如,釆取 增加节假日等做法,刺激旅游和其它和关服务业的发展,政府鼓励和支持大型电 子产品生产厂商开发超薄电视、可视移动通讯工具等新兴消费产品,创新医疗、 养老等产业的发展模式,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系统等,这一系列的产业结构调整 措施都与H本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的吋代背景密切相关三、日本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制约因素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没有明确的终点,仅从当前的时点看,日 本的产业结构也不能说没有实现高级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己经达到理想状态,一 些阻碍口本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因素依然存在,有一些还是多年的顽疾,如,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其它结构性问题、基础研究能力不足和政府规制的低效率,以及与 产业结构高级化相适应的人才教育与培养体制尚不健全,等等。

      深入剖析影响日 本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制约因素,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会有较强的借鉴意义1. 日本的企业经营成本居髙不下近期由口本经济产业省所做的一项针对欧、美、亚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将 日木作为其亚洲地区总部的比例由2007年的23%下降到2009年的8%,作为制 造中心的比例由3%下降到1%,作为研发中心的比例由30%下降到15%,作为 事业中心的比例由15%下降到6%,作为物流中心的比例由11%下降到2%,在2007年的调査中没有涉及的金融中心和营销中心的比例2009年分别为8%和6%,⑦口本作为事业经营地的魅力大减,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经营成本高的首要表现是日本的法人课税负担在发达国家中是最高的,以2006-2008年的平均课税负担率来看,日本是39.2%,美国、法国、英国分别是31.5%、31.2%和30.1%,而最低的新加坡仅为13%⑧其次是日本港口、电力、 煤气、自来水等公共服务行业的价格也相对较高,以港口为例,扣除货币购买力 因素,东京港的价格人约高出高雄港和釜山港40%,其中人部分是与集疏运相关日本经济产业省:《欧美亚的外国金业对日投资关心度调査》(2007、2009年度)。

      日木经济产业省:《日木产业的现状与课题》,2010年2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