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2023年《遇见更好的自己》初中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lm152****8155
  • 文档编号:266868968
  • 上传时间:2022-03-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32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2023年《遇见更好的自己》初中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遇见更好的自己》初中读后感1  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梅丽莎、赛西和我有时候会说起那些我们过的家长,其中就有这类父母他们教育孩子,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梅丽莎说的很有道理,她觉得,如果父母因为害怕而教育子女,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孩子从家长身上学不到多少好西,家长也起不到示范作用出于害怕而教育孩子的父母就是被动型家长  养育儿女和钓鱼可以说是世界上两种最需要耐心的活动了不仅如此,做父母跟船钓一样,也会遇到大风大浪的时候,让人胃里翻江倒海、难受得不行钓鱼也好、养育子女也好,都需要上面所说的短时或持久的耐心和接纳能力  记住,不要跟孩子争吵孩子跟父母吵架,不是为了让父母顺从他的心意,就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两者对孩子都是毫无益处的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说“我很爱你,所以不跟你吵”,然后走开这种方式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也十分有效  《遇见更好的自己》初中读后感2  利用这个寒假,在陪孩子读书的同时,我选读了《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本书。

      因为是边陪孩子边读,所以可能不太细致,但主要内容还是基本领悟了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被其书名所吸引在读完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以及自己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改变孩子要先改变自己”的必要性,当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想它一定会告诉我们要怎样做,怎样改变自己方能教育出更好的孩子,因此带着这样的想法与希望读了这本书  本书正如我所意作者指出,要解决子女的问题,得先解决父母的问题——后者才是最重要的书中所言:“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本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把成长的权利还给孩子,真正接纳孩子”和“A—B陷阱,父母只要A,孩子就会B这两种观点都指出了我们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错误导向生活中,我们总以为孩子是我们的附属品,我们怎么教育他(她),他(她)就会什么样,也就是书中说的“A—B陷阱”  为此,我们就怕做得少而耽误孩子,更有很多家长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班,只为孩子多学点,免得将来后悔,实则这些班让孩子筋疲力尽而书中告诉我们:其实这是一个陷阱,我们应该把成长的权利还给孩子,真正接纳孩子,对孩子要有耐心。

      比如说遇到事情不要急于发脾气,不要轻易妄下结论;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深呼吸,给孩子留点余地,专心倾听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多考虑孩子的感受、想法与能力,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做事、出门打出提前量,可提前15分钟,给孩子留着足够的时间  其实读到每一个故事,每一种观点时都有自己的感受,或者是我正在进行的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又或者是我要学会并运用的教育手段总之,教育之路很长很长,需要我们不断学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使之逐渐顺应孩子的需要,孩子的发展  《遇见更好的自己》初中读后感3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是由三位美国教育专家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书中认为,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也正是父母心中的这些怕与爱,让家庭教育陷入误区比如,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孩子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种子都有不同的花开时间,大多数父母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与孩子共享快乐时光,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根据几十年的心理以及教育子女的经验,作者指出,要解决子女的问题,得先解决父母的问题——后者才是最重要的,正如书中所言:“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的确如此,作为教师,我接触过很多学生,每个学生兴趣爱好习惯各不相同,性格脾性品格更是截然不同然而在我的眼里,只有两类学生:家教好的,家教不好的彬彬有礼的孩子,他的父母必然也是温文尔雅;蛮不讲理的孩子,他的父母中必有不讲理的;爱打人的孩子,家里定有时常动手打人的长辈其实,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父母在潜移默化中给他的影响已是根深蒂固,如要改变,绝非易事所以,是时候,咱们家长得将目光转向自己,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是合格的家长  我们应该如何为人父母?有人总结了这样六个境界第一境界,家长舍得给孩子花钱,以为钱就是全部爱的表达第二境界,家长舍得给孩子花时间,陪在孩子的身边,见证孩子的成长第三境界,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我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第四境界,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自己去学习,积极进行干预和矫正第五境界,家长为了教育而提升和完善自己最高境界,父母真正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发现“我是谁”比“成为谁”更重要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这个观点,恰恰与《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本书的观点一致  你向孩子传递有价值的价值观念了吗?有责任感,诚实礼貌,有爱心,懂得尊重别人,能感恩,可以积极参与到家庭劳动中。

      这些良好品格和表现大都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养成的,这就需要父母持续的向孩子传递稳定的有价值的价值观念,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父母与孩子的相遇亦是一份来之不易的缘分,是孩子的纯真、无私、灵动洗涤了成人的浮躁、功力、自大的心理历程好的教育,应该是父母通过孩子这把镜子,不断发现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并用新我来为孩子做示范和表率我们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更没有天生的教育高手,孩子的到来给了我们修炼、完善自己的机会,让每个家长都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孩子的未来有无穷的可能性,真的不能以我们自己人生和才智的局限性去构想孩子的未来让我们从此刻开始,更多地尊重孩子,牵着孩子的瘦,一起成长  《遇见更好的自己》初中读后感4  “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打开这本书,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便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是啊,每一个孩子都是降临人间的天使,他们给家庭带来快乐,也给父母带来改变……  与孩子共同成长,需要你停下匆匆的脚步去倾听孩子内心世界的声音,在严与爱中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作为妈妈,我心存愧疚从幼儿园起,我与女儿相伴的时间仅仅是睡前,每天在她熟睡之际离开,在暮霭沉沉中归家女儿曾怯怯地问我:“妈妈,别人都是妈妈接,你也能接我吗?”而我只能报之以无奈的一笑忙忙碌碌的工作让我缺失了女儿成长中最为重要的陪伴所以当女儿字体写得难看时、英语单词不合格时,我用最严厉的语言去苛责而对于妈妈在成长中的缺席,女儿却从未有过抱怨想到这些,我为自己不曾走进孩子的内心而感到深深的愧疚陪伴是教育孩子最好的良方现在我依然早出晚归,但我会在孩子的书桌前陪伴她完成作业;我会在孩子睡前听听她的呢喃因为我知道陪伴有限,我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自己慢下来,听听孩子的心声,与孩子共同成长  成长总是少不了管教,而无情的管教只会招来孩子的叛逆该怎样把握家庭中的严与爱的尺度呢?“好的父母应该把慈爱融入对孩子的管教上,并且不偏不倚,始终如一的奉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该让孩子有足够的自由空间,但自由应该带有约束,而且约束一旦形成就不要破坏例如:孩子作业问题现如今,孩子作业成为了每个家庭每天都会上演的“精彩大戏”我们家也不例外,曾经也是鸡飞狗跳,一团糟但是制定规则会让家庭和睦不少,比如规定每天晚上9:00完成作业,超过时间,自行解决。

      因此,规则制定后,女儿有带着未写完的作业哭哭啼啼的进校经历;有不用提醒,早晨5:30就自己悄悄起床写作业的情况这便是严与爱并济  女儿的成长让我学会慢下脚步走进孩子内心的世界,女儿的成长让我知道每个人都应该在成长中遵循规则正如这样一句话“我第一次做你的母亲,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儿,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孩子的世界如此丰富,作为家长怎能错过?用书信的方式来沟通吧,孩子给父母倾诉衷肠,父母给孩子表达期望沟通让家庭其乐融融,让孩子充满自信  在孩子们身上我学会了沟通与赞美,学到了自律与关爱……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遇见更好的自己》初中读后感5  成功的定义不是唯一,认真过好每一天就是成功  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人究竟怎样才算是成功?拥有花不完的钱?能全世界各地去旅游?每天见识不同的风景,遇见不同的人?思考过很久都没有答案?  在我的眼中或许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不用花钱出版自己的一本书算是成功吧!  可是这样的成功对于我来说又很难到达,每次想到这个目标我就会从心底产生一种无力感出版一本书对我来说很是艰难,每一天我都在盼望着这一个成功的结果前,然而成功是困难,我在这个道路上接受着难以忍受的煎熬。

        盼望着,盼望着,就麻木了吧!是的,我就近乎处于麻木的状态,好像如果最后成功不了也没什么  在痛苦的抉择中,我遇到了这本书《乘风飞翔,遇见更好的自己》,在书中我看到了对成功的别样定义“别只盯着成功,做好当下的自己”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是这样认为的,做好当下就是一种成功既然我心目中的成功那么难以实现,何必盯着它呐  做好自己,认真地过好每一天,每一天都在接近自己心目中的那个成功,不也是一种进步吗?就算是到了生命的尽头,自己没有得到想要的成功,但是我为之拼搏过,奋斗过,起码在我生命的尽头,我不会因为每天的碌碌为为而悔恨  成功的定义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就如书中所说,想要成功就要把眼光放长远  有一个长远的眼光,并且在每天默默的为之奋斗也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别样的成功,不是吗?  《遇见更好的自己》初中读后感6  尤金·彼得森就曾说过:“做父母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世人展示长大成人的实质—丰满、有血有肉的人生懦弱似乎是父母、特别是有信仰的父母的大敌,因为在常人眼里,做父母的“理应是”强壮的人,有自制力,凡事都在自己掌控之中可是现实中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呢?一句话,这些品质我们并不具备。

      只要是人,就都是懦弱的,即便是那些在旁人眼里坚强、虔诚、有自制力的家长们其实大家跟我一样,心里都明白,我们都是懦弱的人,逞强是行不通的,这也是孩子渴望从父母身上得到的  彻底剥夺自由,取消自主权,对成长的孩子是没有好处的;家长应该做的,是让孩子顺利步入成年家长都会在必要的时候,把自由和责任逐步交还给孩子,一次一点点,同时静观其变如果孩子的责任感加强了,下一步就给他们更多一点自由,这样循序渐进地交还,不可一蹴而就万一(或者说假如)孩子又搞砸了,父母可以把先前的过程重复一次,一直到他们真正懂事为止有些孩子懂事早一些,有些孩子懂事晚一些,所以等待的过程往往是比较困难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  3岁孩童有3岁孩童的思维能力,青少年的大脑也有它的局限性,做父母的应该在了解孩子的发育情况和发展水平以后,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拿成年人的准则去要求,尽量现实一点儿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