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讲义(doc 23).doc
23页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讲义概 述第一节 关于准则的总体介绍第二节 鉴证业务的定义、要素与目标第三节 业务承接第四节 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第五节 鉴证对象第六节 标准第七节 证据第八节 鉴证报告第一节 关于准则的总体介绍一、本准则的制定背景★注册会计师职业是一种依附型职业 ★执业环境的不断变化 ★受托责任范围的扩大 ★会计市场的激烈竞争 ★国际趋同的需要二、本准则的规范目的、主要内容、框架结构本准则的规范目的: ★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 ★规范鉴证业务的目标和要素 ★区分鉴证业务与非鉴证业务 ★区分不同类型的鉴证业务★为制定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和其他鉴证业务准则提供依据 本准则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 本准则共9章60条 ★第一章总 则 ★第二章鉴证业务的定义和目标 ★第三章业务承接 ★第四章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 ★第五章鉴证对象 ★第六章标准 ★第七章证据 ★第八章鉴证报告 ★第九章附则第二节 鉴证业务的定义、要素与类型一、鉴证业务的定义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捉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主体:注册会计师★用户:预期使用者★目的:适当保证或提高鉴证对象信息的质量★基础: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产品:书面鉴证结论二、鉴证对象信息的定义鉴证对象信息是按照标准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和计量的结果如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标准)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鉴证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包括披露,下同)而形成的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鉴证对象信息应当恰当反映既定标准运用于鉴证对象的情况如果没有按照既定标准恰当反映鉴证对象的情况,鉴证对象信息就可能存在错报,而且可能存在重大错报三、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的区别区别(1)业务涉及的关系人不同业务关注的焦点不同工作结果不同独立性的要求不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不同 区别(2)如果客户就某一事项寻求建议或意见,此业务应当作为相关服务如果客户需要注册会计师对特定事项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供保证,此业务应当作为鉴证业务四、鉴证业务的要素(1)三方关系;(2)鉴证对象;(3)标准;(4)证据;(5)鉴证报告五、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和直接报告业务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责任方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信息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获取。
例如:财务报表审计在直接报告业务中,注册会计师直接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或者从责任方获取对鉴证对象评价或计量的认定,而该认定无法为预期使用者获取,,预期使用者只能通过阅读鉴证报告获取鉴证对象信息例如:验资两类业务的区别:★预期使用者获取鉴证对象信息的方式不同★注册会计师提出结论的对象不同★责任方的责任不同★鉴证报告的格式和内容不同六、鉴证业务的目标合理保证的目标是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具体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捉出结论的基础,并对鉴证后的信息提供高水平的保证有限保证的目标是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具体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并对鉴证后的信息提供低于高水平的保证但该保证水平应当是一种有意义的保证水平,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的信任七、合理保证业务和有限保证业务的区别 1.目标不同 2.证据收集程序不同 3.所需证据多少不同 4.鉴证业务风险不同 5.鉴证对象信息的可信性不同 6.提出结论的方式不同 7.责任大小不同 8.业务收费不同八、如何确定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为了了解现行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如何对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进行区分,IAPC(2003)挑选了12个国家,在每个国家各挑选5家“五大”和5家“非五大”,以此为样本,就事务所在各类鉴证业务中提供的保证水平进行问卷调查。
IAPC将保证水平分为三类,分别是:合理保证、有限保证以及介于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之间由于财务报表审计早已被公认为是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此次调查没有包括财务报表审计样本总量为120家事务所,共收回有效问卷56份,有效回收率为46.6%调查结果如下:八、如何确定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变量相互影响观”∶认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某一业务确定所提供保证水平时,需要运用职业判断,考虑以下4个变量的相互关系:L.鉴证对象2.标准(如定性或定量、正式或非正式)3.证据收集程序4.可获取证据的数量和质量“工作努力观”∶确定某一业务的保证水平,首先要考虑鉴证报告使用者的需求,例如客户是需要高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保证、成本方面的考虑等注册会计师据此确定为执行该业务付出的努力水平,这会影响证据收集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及所提供的保证水平我们认为,确定保证程度应当考虑:◆法律法规和执业准则的规定◆业务约定书的要求◆预期使用者的需要第三节 业务承接一、注册会计师承接鉴证业务的条件1.初步了解业务环境业务环境包括业务约定事项、鉴证对象特征、使用的标准、预期使用者的需求、责任方及其环境的相关特征,以及可能对鉴证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交易、条件和惯例等其他事项。
2.满足相关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3.拟承接的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所有特征:◆鉴证对象适当◆使用的标准适当且预期使用者能够获取该标准◆注册会计师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以支持其结论◆注册会计师的结论以书面报告形式表述,且表述形式与所提供的保证水平相适应◆该业务具有合理的目的二、标准不适当时的处理方式在执业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职业判断,评价所选用的标准是否适合于具体的鉴证业务,以及标准各项特征的对重要程度如果拟承接的鉴证业务所采用标准不适当,注册会计师不应承接该项业务下列情况下,可以考虑将其作为一项新的鉴证业务予以承接:◆委托人能够确认鉴证对象的某个方面适用于所采用的标准(如内控)◆能够选择或设计适用于鉴证对象的其他标准三、已承接鉴证业务的变更1.对于已承接的鉴证业务,如果没有合理理由,注册会计师不应变更该项业务的类型2.变更业务类型的两种情况:◆将鉴证业务变更为非鉴证业务◆将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变更为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3.变更业务类型的三方面原因:◆业务环境变化影响到预期使用者的需求◆预期使用者对该项业务的性质存在误解◆业务范围存在限制 如果有迹象表明该变更要求与错误的、不完整的或者不能令人满意的信息有关,注册会计师不应当认为该变更是合理的o4.如果发生变更,注册会计师不应忽视变更前获取的证据。
第四节 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一、鉴证业务涉及的三方关系人三方关系人: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三方之间关系:注册会计师对由责任方负责的鉴证对象或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在某些情况下,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来自同一实休,并不意味着二者就是同一方责任方可能是预期使用者之一,但责任方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二、注册会计师本准则所称“注册会计师”,是指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有时也指会计师事务所实务中通常难以明确区分注册会计师个人和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准则中的“执业者”、“审计师”三、责任方责任方的界定与所执行鉴证业务的类型有关在直接报告业务中,责任方是指对鉴证对象负责的组织或人员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责任方是指对鉴证对象信息负责的组织或人员,该组织或人员可能同时也对鉴证对象负责四、预期使用者预期使用者:预期使用鉴证报告的组织或人员责任方可能是预期使用者,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注册会计师识别预期使用者的方式:◆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确认预期使用者;◆根据与委托人签订的协议确认预期使用者;对预期使用者范围的界定:那些与鉴证对象有重要和共同利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五、责任方声明注册会计师通常提请责任方提供书面声明,表明责任方已按照既定标准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无论该声明是否能为预期使用者获取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注册会计师对责任方认定出具鉴证报告,责任方通常会提供有关该认定的书面声明在直接报告业务中,当委托人与责任方不是同一方时,注册会计师可能无法获取此类书面声明六、鉴证业务约定条款的确定鉴证业务开始之前,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预期使用者或其代表,与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共同确定鉴证业务约定条款如果委托人与责任方不是同一方,委托人可以被视为预期使用者或预期使用者的代表无论其他人员是否参与,注册会计师都应当负责确定鉴证业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对鉴证业务中发现的、可能导致对鉴证对象信息作出重大修改的问题进行跟踪 第五节 鉴证对象一、鉴证对象与鉴证对象信息的形式1.鉴证对象可以是财务业绩或状况,此时,鉴证对象信息是财务报表;2.鉴证对象可以是非财务业绩或状况,此时,鉴证对象信息可能是反映效率或效果的关键指标;3.鉴证对象可以是物理特征,此时,鉴证对象信息可能是有关鉴证对象物理特征的说明文件;4.鉴证对象可以是某种系统和过程,此时,鉴证对象信息可能是关于其有效性的认定;5.鉴证对象可以是一种行为,此时,鉴证对象信息可能是对法律法规遵守情况或执行效果的声明。
二、鉴证对象特征鉴证对象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定性或定量、客观或主观、历史或预测、时点或期间当鉴证对象为法规遵守情况时,其特征是定性的;当鉴证对象为财务业绩时,其特征是定量的;当鉴证对象为预测性信息时,其特征是主观的、预测的;当鉴证对象为历史信息时,其特征是客观的、历史的;当鉴证对象为注册资本的实收情况时,其特征是时点的;当鉴证对象为内部控制过程时,其特征是期间的鉴证对象特征将对下列方面产生影响:◆按照标准对其进行评价和计量的准确性产生影响◆证据的说服力一般而言,如果鉴证对象的特征表现为定量的、客观的、历史的或时点的,评价和计量的准确性相对较高,注册会计师获取证据的说服力相对较强,获得的保证水平也较高注册会计师应当在鉴证报告中说明与预期使用者特别相关的鉴证对象特征三、适当的鉴证对象应当具备的条件适当的鉴证对象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鉴证对象可以识别;不同的组织或人员对鉴证对象按照既定标准进行评价或计量的结果合理一致;注册会计师能够收集与鉴证对有关的信息,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以支持其提出适当的鉴证结论第六节 标准一、标准的定义标准是指用于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的基准,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
在本准则和相关准则中,列报还包括披露标准是鉴证业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要素需要指出的是,对同一鉴证对象进行评估或计量,并不一定要选择同一个标准二、标准的类型“标准”的分类:正式的规定;非正式的规定正式的规定:通常是一些“既定的”标准,是由法律法规规定的,或由政府主管部门或国家认可的专业团体依照公开、适当的程序发布的非正式的规定:通常是一些“专门定制的”标准,是针对具体的业务项目“量身定做”的三、适当的标准应当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