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述重金属对水生生物毒性的研究 04生本 廖美英 04081109 近年.doc
3页综述——重金属对水生生物毒性的研究04生本廖美英 04081109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成了世人最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工业的“三 废、农业的杀虫剂以及城市的废弃物等等,使水环境受到各种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重金属离 子和放射性物质的污染,致使水生生物生存受到威胁重金属作为一•类主要的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 毒害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为海洋生物所必需如汞、镉、铅等不具备任何生理功能相反影响生物生长,以及如铜、锌、 竦等在高离子浓度下,具有明显毒性的元素所造成的污染又称为重金属污染海水中的过量重金属 除直接对海洋生物造成毒害外,还能经山生物体富集和食物链传递,通过海产品进入人体并造成危 害世界闻名的“水俣病”就是海洋汞污染引起的1重金属在水生动物体内的积累赵红霞等:指出重金属在水生动物内的积累,通常认为经过下列途径:一是经过蛆不断吸收溶 解在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然后通过血液输送到体内的各个部位,或积累在表血细胞之中;二是在摄 食时,水体或残留在饵科中的重金属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此外,体表与水体的渗透交换作用也可 能是重金属进入体内的一个途径他们还表示不同的重金属在同种动物类群中的含量存在差异,同 种重金属在不同动物类群体内的含量亦存在差异。
重金属在不同水生动物中残留量有所不同,以浮 游动植物为食的鱼类体内砰、镉的含量为高,以固肴藻类和腐屑为食的鱼类总铭、铜的含量为高, 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的鱼类锌的含量为高,铅和镣则是以杂食性鱼类为高;以沉积物为主要饵料 的杂食性底栖动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大于鱼类资件表明:我国沿岸80多个地点自然生长或人工养 殖的经济贝类(毛蛆、文蛤、贻贝、牡蛎、蛭子等)的检测结果表明,有近一半贝类体内有害物质 残留量偏高主要残留有害物有石油炷、伸、镉和滴滴涕近海10个地区的鱼类(鲂鱼、梭鱼、虾 虎鱼、兰点马蛟、躺鱼、黑躺、石鳏等)也有10%左右体内有害物质残留量偏高主要残留有害物 是滴滴涕和神2重金属对水生动物的毒害作用赵红霞等E表示重金属对水生动物的毒害,可能是与蛆、体表分泌的粘液结合成蛋白质的复合 物,覆盖整个蛆和体表,并充塞鲤盖间隙,使鲤丝的正常活动发生困难,导致窒息而死;或是抑制 了酶的活性,从而防碍机体的代谢作用;或是引起生理生化指标的改变,对水生动物的下丘脑一脑 垂体一性腺轴生殖内分泌调控系统产生毒害作用等•些学者对消化酶受里金属离子的影响进行过研究戴家银等⑶发现Ci?+、Zi?+对真躺组织中 的胃蛋白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且有剂最一效应关系,随着C『+、Zi?+浓度的增加,对胃蛋白酶抑制率也增加;Cu2\ Hg2+对灰星鲨(初皿如*・sg)肠道蛋白酶活力亦有抑制作用⑷。
胡毅等⑺ 研究了 Ag+、Cd"、Ca"、CuA、Fe3+、Hg"、Mg" xMn2+ xPb2+ 和Zn"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 ri tuberculatus中肠腺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梭肽酶A、•梭肽酶B、淀粉酶和纤维素 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Ca2+ ,Cd2+ ,Mn2+对淀粉酶均表现为激活作用, 低浓度的Zi?+、Fb+ ,Pb2+对淀粉酶有激活作用,高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其它金属离子均表现为抑 制作用,旦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Zn2+ ,Fe3+ .Mn2+ ,Cu2+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纤维素酶表 现为激活作用,其它金属离子均表现为抑制作用,旦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消化酶活力的 高低直接影响了其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程度,从而影响其生长速度王丽萍等厂研究了重金属Cu对两种海洋微藻中肋骨条藻和三角褐指藻的生长以及藻细胞超氧 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内•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 Ci?+对中肋骨条藻和三角褐指藻的生长都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两种海洋微藻的SOD、POD活力 和MDA含量的改变与添加的Ci?+浓度具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可以考虑作为监测重金属Cu污染的有价 值的生物标志物。
曾丽璇等⑴研究了镉和铜对河舰呼吸和排泄的毒性,结果显示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大,河舰的 耗皱率、排氨率均有明显的下降,不同重金属处理方式均对河蝴的耗皱率、排宾率产生抑制海水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胚胎期和仔鱼期对重金属污染最为敏感吴鼎勋等研规、铜、锌 和铭四种重金属离子对黄姑鱼(Nibecmiiichihioides)胚胎发育和仔鱼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鱼的 胚胎发育受阻,受精卵孵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初孵仔鱼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这些重金属对黄姑 鱼仔鱼的毒性强弱依次为Hg>Cu>Zn>CrFarag A M等的研究表明幼鲜暴露于六价铭浓度120ug/L 以上时,随着铭浓度的增加,其肾脏中出现DNA损害、脂质过氧化物增加等,从而引起生长和成活 率的下降3对水环境中有害重金属的防治对策黄琳「很〕等认为对水体中重金属的治理而言,一-方而要减少外源性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要 改善内源性环境对策为:减少外源性重金属的进入,大力控制污水中重金属的排放,建立污水处 理厂;调节水质的氧化特性和酸碱度,以控制河流中重金属向水体排放:对严重污染的底泥进行治 理,抑制底泥对河水的二次污染;进行水体生态修复与重建,栽植一些耐性较强旦速生的植物萃取 底泥中的里金属;开展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是减轻重金属污染、迁移扩散的途径。
参考文献:[1] 赵红霞,詹勇,许梓荣.重金属对水生动物毒性的研究进展(一)[J].内陆水产,2003,⑴:38〜40.[2] http://www. Irn. cn/basicdata/communique/200603/120060321 106523.htni[3] 戴家银,郑微云,王淑红.铜和锌离了对真躺幼鱼组织阳活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1998,19(5):60~62.[4] 陈清西,陈祥仁,颜青等.鲨鱼肠道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的初步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1994,33(6):843-847.[5] 胡毅,潘鲁清.10种金属高子对三疣梭子-蟹中肠腺消化悔活性的影响.热带海洋学报[J],2006,25⑹:52〜57.[6] 王丽萍,郑丙辉,孟伟.重金属Cu对两种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IJJ.2007,26⑴:6〜9.[7憎丽璇,陈桂珠,吴宏海.重金属镉和铜对河舰呼吸和排泄的毒性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1): 175-178.[8] 吴鼎勋,洪万树.四种金属对黄姑鱼胚胎和仔鱼的毒性[J].台湾海峡,1999,18(2):186-190.[9] Farag A M , May T, Marty GD , ct al. The effect of chronicchromium exposure on the health of Chinook salmon ( On2 corhynchus tshawylscha) [ J ]. Aqual Toxicol, 2006,76 (3 /4) : 246 *257.[10] 黄琳,蔡鲁居,贾莹.我国环境中有害重金属的来源与分布及防治对策UL科技情报开发与经 济,2007,17(7):189~ 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