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的思考.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5758643
  • 上传时间:2021-10-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5.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的思考保持人口性别结构平衡特别是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平衡, 是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确保人 口安全的重要内容,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和谐 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中央领 导对此高度重视,国家有关部门和我省制定了一系列规定, 各级也做了大量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地方出 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状况未能得到有效遏制经过深入调查研 究,现就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原因、应采取的主要对 策和需建立的工作保障措施作以理论探讨一、原因分析 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原因很多,是经济社会矛盾在人口再生产领域的集中反映具体来讲,可以分为直接原 因和根本原因两个层面一)直接原因 第一,从主观上看,大部分群众期望生育男孩的愿望非常强烈据XX年我省人口计生委组织的育龄妇女生育力调 查发现,希望生育男孩的人数是希望生育女孩人数的3. 45 倍,充分说明部分群众具有选择性别生育的思想动机第二,从客观上看,科学技术发展使鉴别胎儿性别和选 择性别终止妊娠成为可能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特 别是超声波 染色体技术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既大大提高 了诊断疾病的能力,也被一些人非法用以鉴定胎儿性别。

      第三,从社会环境来看,存有法制观念淡薄和道德失衡 行为失范的问题一些卫生医疗机构特别是个体诊所及非法 行医者缺乏法制观念,唯利是图 见利忘义,利用一些群众 想生育男孩的心理,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别和选择性别终止 妊娠,大发不义之财另外,一些地方仍存有溺弃、虐待 拐卖女婴问题,造成女婴死亡率畸高,进一步加剧了性别比 失衡的程度第四,从公共管理服务的角度看,相应的法制不健全和政府监管不到位目前,关于禁止和打击非医学需要鉴别胎 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够完善, 存有法制“空当”非法鉴别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 带有很大的隐蔽性,当事人双方存有“周瑜打黄盖,一个愿 打一个愿挨”的现象,致使调查难、取证难、查处难一些 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 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打击不力,公共管理、市场监管功能 缺位,致使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屡禁 不止,在一些行政区划边界地区、“三不管”地带尤为严重二)根本原因一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 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前,传统耕作方 式在农业生产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致使男性扮演农村劳动 力的主要角色。

      另一方面,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 以家庭为主仍然是养老的主要方式依靠生育男孩增加劳动 力和“养儿防老”,是一些农村群众偏好生育男孩的经济基 础二是受传统保守文化观念的影响人类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以后,家族观念日益强化延续香火的保守文化观念 和习俗在广大农村地区仍然根深蒂固,“重男轻女、男尊女 卑”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封建残余思想在一些地方 仍很严重,有些地方女孩不能进家谱、进祖坟,不能成为家 族继承人这是一些农村群众偏好生育男孩的文化基础三是社会性别歧视仍然存在在现实社会中,女性实际 上仍然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在升学、就业 选举、报酬 晋职 退休等许多方面,一些地方和单位设定了许多限制措 施,造成了事实上的男女不平等还有一些地方,特别是农 村家族、宗族观念严重,社会风气不正,“家里没有男人就 缺少顶梁柱”,外来户 “倒插门”受欺负和排挤这是一 些农村群众偏好生育男孩的社会基础总之,出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现象,是诸多因素纵横 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解决这一问题,任务十分艰巨二、主要对策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 工程,必须在党委 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动员社会各方面力 量,实行多措并举 合力攻坚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治标措施 一是要加强对B超、染色体鉴定等技术设备和米非司酮等流引产药物的监管,特别是对行业医院、企业医院、民营 医院、个体诊所拥有的B超、染色体鉴定等技术设备的管理这是从源头上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客观要求要广泛 宣传并在B超检查室、染色体鉴定机构的醒目位置张贴《山 东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 规定》,让工作人员和检查对象人人皆知要建立完善加强B 超、染色体鉴定等技术、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如实行双人 执机制度,强化互相监督等同时,要制定B超执机责任制 及责任追究制,对违反规定的,坚决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和 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二是要加强孕期随访服务,杜绝正常怀孕情况下私自终 止妊娠的行为改进完善孕期随访和保健服务制度,加强优 生优育指导在正常情况下,禁止27周以上的大月份引产确需流产和引产的,要出具医学检查证明或县级以上人口计 生部门的证明三是要严厉打击“两非”案件建立非医学需要鉴定胎 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有奖举报制度,强化社会监督 公安、卫生、工商、人口计生等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严肃 查处非法鉴定胎儿性别、非法终止妊娠案件对实施“两非” 的医疗机构和工作人员,坚决没收其非法所得及设备,吊销 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触犯刑律的 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持二胎《生育证》私自进行流引产 的,坚决取消其再生育资格同时,公安、检察院、法院等 司法机关要加大对拐卖、残害妇女儿童及遗弃、溺毙女婴案 件的查处力度,各相关部门要依法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积极制定出台有利于妇女发展和女孩健康成长的社会经济 政策,积极营造关爱母亲、关爱女孩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治本措施一是要大力加强宣传教育,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要深 入开展以“宣传教育进村、婚育新风进家”、“建设新型生育 文化 建设文明幸福家庭”为主要内容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 动和“关爱女孩行动”,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大力宣传保 持性别平衡的重大意义 性别比失调的严重危害以及当前我 省出生婴儿性别比的严峻形势,宣传《宪法》、《婚姻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山东省 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规定》 等法律法规,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和生男生女一样好、 女儿也是传后人等科学 文明 进步的婚育观,宣传女性成 才的先进典型,大力加强新型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建设,深 入开展遵纪守法光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进一步提 高全社会的思想认识法制意识和道德水平,引导广大群众 树立社会主义婚育观和荣辱观。

      二是要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妇女地位解决出生人口性 别比失调问题,最根本的是靠加快经济发展,加快教育科技 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由以体力为主、分散经营的传统耕作方 式向现代化、机械化 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转变,增加妇女的 就业岗位和机会,提高妇女的经济地位大力发展教育科技 文化事业,降低女童失学辍学率,提高妇女受教育程度, 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 市化进程,积极推进“厨房和家政革命”,把女性从繁琐的 家务中解放出来,引导她们积极参与生产经营、社会管理 公共服务大力整顿社会风气,推进男女平等,提高妇女的 社会地位三是要健全完善利益导向和养老保障政策体系,解除群 众的后顾之忧认真落实独生子女家庭奖励费和计划生育“四术”免费政策,提倡对农村终生只要一个女孩的家庭给 予重奖全面建立农村60周岁以上的独生子女户 双女户 夫妻给予每人每月50元的奖励扶助制度有条件的地方, 提倡对农村独女户和双女户夫妻自落实长效节育措施之日 起至60周岁,每人每月给予一定数额的节育措施落实奖 积极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对农村独女户、双女户家庭在 宅基地划分、分配住房、集体收入分配及子女入托、升学 就业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在扶贫开发、小额贷款 致富信技术指导、劳务输出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在城乡低保、新型合作医疗、社会救助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大力发展老 年事业,健全城市养老保障和农村“五保”集体供养制度, 兴建老年公寓和老年社区,积极推动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 转变,切实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三、保障措施一是领导保障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治理情况纳入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 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决策目标 执行责任 考核监督 “三个体系”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县(市、区)实行重 点监控、重点帮促、限期整改对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 的县(市、区),在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优 质服务先进县评选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气二是法制保障继续加快立法步伐,对非医学需要鉴定 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行为,从《刑法》上制定给 予刑事处罚的规定,加大打击“两非”力度进一步完善提 高妇女社会地位、实现男女平等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要制定 完善对性别歧视政策的具体处罚措施,增强针对性、实用性 和可操作性三是队伍和投入保障坚持“稳定机构、精简人员、提高素质、规范服务”的原则,在深化乡镇综合改革和推进事 业单位改革中,保持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和工作队伍的稳定, 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政治、业务素 质,增强宣传咨询、科学管理、依法行政、优质服务的能力。

      认真落实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十一五"投入规划, 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奖励优惠政策及时足额兑现,人员 待遇得到落实,既定人口发展目标圆满实现四是部门保障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任务复杂艰 巨,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要进一 步明确公安、工商、财政、卫生、人口计生、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的职责,落实责任,各负其责加大对相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考核力度,真正形成党政领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合力机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