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羌族特色建筑碉楼PPT课件.ppt
18页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羌族特色建筑羌族特色建筑-碉楼碉楼羌族羌族 羌族 20万人四川占99.1%,主要聚居区在川西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古老民族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通用汉文字主要从事农牧业,擅长打井和石砌建筑技术传统工艺有挑花刺绣、编织等羌族人民能歌善舞,伴奏乐器中的竹笛,称羌笛,是我国著名的古乐器之一北京中奥之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羌族特色建筑羌族特色建筑-碉楼碉楼 羌族碉楼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已经存在和盛行了《后汉书·西南夷传》载:羌族“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一丈约合3.33米),当时这种建筑称为“邛乱”,意为碉楼建造碉楼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防御和贮存粮食柴草,后来碉楼逐渐成为羌族居住的普遍形式 羌族碉楼以石、土为建筑材料,基本上是平顶,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专门用于瞭望观察、防御作战的碉楼,一般高达10余丈,10多层,用于自卫和通报紧急信息,遇有来犯,可在碉楼顶上燃烧烟火,向村民和邻寨求援;一类是主要供居住用的碉楼,多数为三层,富裕或有权势的人家建四层;还有一类是居住和防御相结合的混合式。
羌族特色建筑羌族特色建筑-碉楼碉楼 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 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下而上向内稍倾斜每座碉楼离地2.05米的地方有一个大窗户,是碉楼的入口处,通过梯子方可进入碉楼 碉楼内有经堂、卧室,底层是饲养牲畜的地方碉楼与碉楼之间可搭木板互相往来建筑碉楼过程中没有图纸,只凭借精湛的技术与经验,令人叹为观止 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县羌族乡水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八角碉楼 六角碉楼 四角碉楼 “创意中国”-民居小建筑(羌族碉楼)羌族碉楼套材制作辅助图制作碉楼第一层小木块 3个10mm 4个20mm 1个45mm 1个制作碉楼第二层10mm 3个20mm 2个45mm 1个制作碉楼第三层10mm 3个40mm 1个45mm 1个制作碉楼第四层40mm 3个45mm 5个制作碉楼角门10mm 1个30mm 2个制作碉楼第五层小木块 1个10mm 6个制作碉楼小楼10mm 6个15mm 3个20mm 4个楼角将10mm长的小木条通过打磨或截断的方式制作成5mm长的小木块 10mm长的小木条碉楼涂装示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