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doc
62页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 录第一部分 前 言... 1一、课程性质... 1二、基本理念... 2三、课程设计思路... 4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6一、总目标... 6二、分目标... 7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9一、语言技能... 9二、语言知识... 13三、情感态度... 14四、学习策略... 15五、文化意识... 16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18一、教学建议... 18二、评价建议... 23三、教材编写建议... 27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28附 录... 30附录一、语音项目表... 30附录二、语法项目表... 31附录三、功能意念项目表... 33附录四、话题项目表... 35附录五、教学案例... 38附录六、评价方式与方法举例... 51附录七、技能教学参考表... 78附录八、课堂教学用语... 84附录九、词汇表(建议词表)... 93第一部分 前 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文化科技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使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主要桥梁。
同时,英语对我国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也具有很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有利于提高整体国民素养,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交流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的选择和职业发展机会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信息化奠定基础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一)注重素质教育,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职业选择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英语课程有利于学生体验中外文化差异,丰富思维方式,增进国际理解,提高人文素养英语教育应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能够学会如何学习,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合作意识,学习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形成创新意识,发展科学精神,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性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课程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个性化的活动,学习者由于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 因此,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到灵活多样,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益。
三)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语言学习持续时间长,而且需要逐渐积累《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与之相衔接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为九个级别,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特点,保证英语课程的整体性、连续性和渐进性英语课程应按照学生的语言水平及相应等级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四)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要通过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并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跨文化意思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日常教学中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六)丰富课程资源,丰富和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教师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为学生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三、课程设计思路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最终目标,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从五个方面设计整体课程目标和分级目标,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使英语课程既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注重优化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较强的文化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根据上述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以初中毕业为终点(即义务教育9年级),并与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相衔接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含义务教育和高中两个阶段)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形成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课程设置分级课程目标借鉴了国际上通用的分级方式,力求体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使英语课程具有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在九级目标体系中,一至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相当于3~9年级)的目标要求其中,一级为起始级别,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五级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六至九级为普通高中(相当于10~12年级)的目标要求其中,七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八级和九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中学生设计的目标在九个级别的目标中,一级、三级和四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过渡级别,六级为高中阶段的过渡级别分级目标的设置有利于在课程实施中对各阶段的教学和评价进行指导,同时也为课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提供了依据英语课程分级目标结构如图1所示八级七级六级普通高中毕业应达到的要求九级高中阶段课程五级义务教育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要求义务教育9年级结束时应到达的要求二级四级三级一级义务教育阶段课程—————————————————————————————— 图1:英语课程分级目标结构课程目标级别不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各个年级。
但是,分级目标对3~6年级、7~9年级和高中各年级的教学和评价以及教材编写提供了循序渐进、稳步上升的指导性要求,有利于课程的整体实施在义务教育阶段,从3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 4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 6年级完成二级目标;课时安排应尽量体现短时高频的原则,保证每周三至四次教学活动,周课时总时间不少于80~90分钟7~9年级分别完成三、四、五级目标;周课时按照国家课程计划执行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师资条件、资源配置等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课程实施方案确定小学开设英语的起始年级及小学和初中毕业时应达到的级别要求,特别是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要充分考虑师资力量的配备和教学条件等因素各地教学研究部门应加强对教学的分类、分层指导和评价,帮助学校因地制宜地落实本地课程实施方案,并注意做好学段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尤其要做好小学与初中阶段的平稳过渡,促进地区英语教育的均衡发展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诸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的英语课程总目标,既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其人文性;既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课程目标结构如图2所示图2:课程目标结构二、分目标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各个级别的目标是指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应达到的综合行为表现表1是对课程总目标一级至五级的分级描述表1:课程总目标一级至五级的分级描述级别目 标 总 体 描 述一级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动作、做游戏、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感觉和情感能模仿范例书写词句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二级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并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短剧,演唱简单的英语歌曲和歌谣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初步形成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乐于了解外国文化和习俗三级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交换信息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书面材料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能根据提示简要描述一件事情,参与简单的角色表演等活动能尝试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