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doc
6页环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求不断加大的背 影下,分析环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要求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新 时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在原室内装饰设计专业的基础上,融入了 外环境规划,园林广场设计以及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后,发展起来的综合 性很强的设计专业[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 求不断加大,在一系列高校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教 育资源,在理论科研与实际应用中取得平衡,探索一条符合社会需求的人 才培养模式,是摆在每一个环艺专业院系面前的一个问题1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及要求环艺专业在我国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认识不同,在各类不同高校中的 侧重也有所不同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 与高等教育中有关培养学术型(理论性)、工程型、技术性和技能型人才 相对应,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 会实践、熟练掌握社会生产、社会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主要从事一线 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高校教育应随着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内涵进 行不断更新,尤其是在当今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 化教育、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的背景下,高校教育应积极调 整思路,转变培养模式,根据自身特点,社会需求和应用型人才本质要求, 探索与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2目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相对于其它成熟学科和专业,或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定位, 本科阶段的环艺专业在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环艺专业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 21实际初才得到快速发展,因此,高校之间认识的差异与不足导致在培养 目标和教学内容上也各不相同,再加上环艺专业在实际操作中牵扯到建筑 装饰、园林景观、工学等方面的知识,是一个学科跨度较大、综合性较强 的专业,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专业老师可能更侧重于某一方面的研究,而 对全部知识的联系把握不够,所以很多学校往往以自身传统优势学科和专 业为依托进行发展,例如工科院校中的环艺专业偏重于技术,而艺术院校 中的环艺专业偏重于艺术结果,造成专业的不健全发展,学生的认识也 比较的片面和单一,综合应用能力较差,甚至有些院校环艺专业重新回到 以前室内设计的老路上其次,很多院校在环艺专业的课程设置、安排、实施及方法等方面借 助于纯属美术教学的模式方法,缺少对环艺设计所需基础训练的针对性, 没有理解设计的实质,为设计而设计[3]一些学校和老师对其培养目标 及主干课程认识不够或者存在偏差,依然沿用原有教学方法和模式,在大 一阶段没有很好的解决学生在步入设计课程时需具备的抽象、提炼、以及 快速表达能力,更谈不上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对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关 注度不高,没有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导致学生对专业定位模糊,学习方向 不明确,得不到应有的效果,事倍功半。
再次,环艺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技术性较强的专业,但目前很多高校 环艺专业忽视实践练习的重要性,实际施工操作的内容则少之乂少,缺乏 综合系统知识的能力和工程实际经验在师资配置方面,对高校教师一味 追求高学历,导致教师队伍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就不强,在涉及环艺设计、 在实际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几个软件的教学中存在问题,此外在环艺专 业相关的实验室,如专业机房、绘图室、模型实验室、材料工艺实验室等 方面投入和建设不足,毕业生没有动手能力,学的内容杂而不精,缺乏实 际的应用性3实践探索针对以上问题,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准确把握 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质,形成既有理论优势,又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本科阶段 环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3. 1准确定位专业在借鉴国外环艺专业教育,以及国内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模式的基础 上,本科阶段的环艺专业应定位于培养出具有一定审美、艺术化表达、同 时具有严谨细致精神、熟悉和掌握一般工程材料和工艺,能完成实际工程 项目的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同时从美学与工程、文科与工科两个方面, 理解环艺专业的实质,平衡二者的关系,使学生学会两条腿走路,不论艺 术院校还是工科院校的环艺专业,都应建立完整的环艺专业学科体系,防 止艺术院校中的环艺专业走向纯粹的美术,而工科院校中的环艺专业走 向纯粹的工程。
3. 2合理安排课程在传统环艺教学中,室内教学部分所占比重过大,室外课程的部分比 例过小,环境艺术是一个涉及到各方面人居环境改善设计的学科,尤其是 近年来随着国家园林城市的评比,园林式单位和小区的建设,人们对生活 的大环境的质量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应重视并适当加大环艺专业课 程中诸如小区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课程的比重,不断更新引入涉及 城市广场、公园、校园、滨水区等的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和课程,引导学 生不仅能做小的产品或居室,也能做大的宏观的规划设计或场地改造,为 学生的择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3. 3完善教师结构艺术是一个需要时间积淀的产物,但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个需要不断 更新和创新的领域因此,一方面,需要有经验的老教师在环艺基础课程 上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以深厚的艺术修养和精湛的艺术创作来感 染学生,使其具备基本的美学知识和审美技能;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中青 年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其自身优势,使学生能够接受最新的设 计理念和设计手法,保持知识学习的前沿性同时,应根据专业定位,在 建筑装饰、景观设计等领域引进多学科人才,既保证了较高专业化程度又 实现了环艺专业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各专业教师相互配合,形成优势互补。
3. 4重视实践实训相对于写生、摄影等传统实训课程的普遍普及,专业考察、项目实训等课程因场地、费用、人员组织和安排等因素制约并不是受到每个学校的 更视,而这些内容恰恰是专业学习和训练中关乎学生视野开拓、将理论应 用于实践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很多在校期间没有任何实践训练的学生工作 后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和转型,付出了比在学校学习大得多的代价所以, 在实践实训方面,参照职业技术院校广泛采用并获得良好反映的校企合作 模式,是现时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对专业定位和认识的有效 方法,一方面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了实习和就业的岗位,解决了学生就业 择业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企业对优秀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提高了企业 的知名度,达到了双赢3. 5提高综合应用能力首先,如前所述,应针对课程之间联系脱节的问题,通过教研和实践 总结经验,加强沟通,形成符合自身特点和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其次, 通过课程改革,增加综合性的专题设计内容,在案例方案的制作过程中发 现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加强,避免很多学生到毕业设计阶段,才将之前 学习的内容串联运用了一遍,结果由于时间仓促,留下很多问题和瑕疵 其次,增加部分专业适用性强,而传统教学计划未涉及的内容,如施工图 设计、合同和预算、动画漫游、方案汇报等,从实战出发进行学习和指导, 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顺利对接。
参考文献:[1] 黄寅.环艺专业课程建设的后现代思路[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09[2] 徐晶.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环艺专业教学改革的初探[J].新视觉艺术,2009[3] 莫武刚.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实践环境的营造[J] .艺术教育,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