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州评弹非遗文化研究.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17362336
  • 上传时间:2021-12-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8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苏州评弹非遗文化研究 钮惠清摘要:作为吴地传承数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苏评弹无论是在艺术实践还是理论研究方面均取了突出的成就,评弹艺术因此成为吴人至国人最喜爱的代表性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在传承数百年的历史演进程中,传统评弹理论积淀了厚的成果,为今天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源关键词:苏州;评弹;非遗;文化研究保护评弹仅有国家政策、法规、制度、经费、传承人和文化环境的支持是不够的,如果我们不重视评弹实践及理论研究,就无法弄清评弹生存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不能找到既往评弹理论实践研究的盲区,同时也难以发现影响评弹生存的症结所在,更无从找到解决问题的对应路径和方法一、拓展评弹地域文化研究以地域文化视角开展评弹研究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其关键在于如何将评弹作为地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加以整体考察和研究,而不是简单地将评弹视为孤立的特殊文化艺术形式或特有文化艺术现象作脱离地域文化的个案研究由于地域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与区域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因素关联密切,因此对评弹艺术的地域文化研究应分别或总体纳入综合地域文化系统中予以考虑,并在不同的层面或范围内展开比方说,从历史角度看,苏州评弹是通过方言化、地方化、民间化和民俗化的演变,促使北方说唱艺术在苏州落地生根,再经由吴地文化的滋养,逐渐繁衍、兴盛和趋于稳定,所以,通过对苏州评弹方言化、地方化、民间化和民俗化演变的考察,探究苏州评弹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演变、发展规律,是以地域文化视角研究评弹的理想着眼点。

      又如,评弹艺术是在与苏州方言、吴地文化、吴歌吴乐、民间戏曲、民风习俗、民众生活等诸多地域文化要素的融合中,逐渐确立其独有的艺术气质格调、品味、意趣,因此,从苏州评弹与地域文化要素的关系角度,探讨苏州评弹的文化艺术特点,是具有开拓意义的评弹学术研究思路二、探索评弹文化生态研究评弹艺术的存在方式与生存状况无不与评弹文化基础和环境因素相关,而以文化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评弹生存、发展的文化环境及其作用机制,就是要将与评弹关联的各种社会文化要素,视为有机的文化生态统一体,并对其相互影响和作用予以整体考察在文化生态学视野下,所有与评弹文化、艺术、社会关联的要素都不再是孤立地存在,因而需从整体文化环境层面对文化生态圈内的环境、资源、条件因素进行剖析,找到影响评弹生存的关键文化基础条件,并以此来引导我們的评弹艺术传承、保护研究开展评弹文化生态学研究,有助于我们从文化和环境层面了解评弹生存的资源、环境、状态等条件因素,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评弹所面临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生存、发展问题,使我们能够站在全局高度以更为宽阔的视野理性评价动态社会文化、生态资源、环境因素对评弹的作用机制,从而避免从评弹到评弹,从艺术到艺术,从表演到实践的简单认知和狭隘研究,以利于我们厘清单一文化艺术品种与整体文化生存环境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复杂关系。

      其实,不论评弹研究者是否涉足这一研究领域,评弹艺术与自然、社会、文化的和谐生态联系,永远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只是由于传统研究者的评弹从业者身份,及其自身理论、知识、能力素质的欠缺,最终限制了评弹文化生态理论研究的真正起步三、回归弹词音乐本体研究弹词艺术是兼有说唱的曲艺形式,体现了语言与音乐紧密结合的特点,虽然弹词与评话都是说书,但弹词在散文说表外增加了韵文歌唱和器乐伴奏,使之成为有别于评话的综合舞台艺术形式然而,正是由于音乐因素的介入,使弹词获得了音乐艺术的审美支持,确立了音乐文化的典型特征,也才有了唱腔、音乐、伴奏、唱法、技艺等音乐技艺变化不过,由于缺乏统一记谱法的约定,弹词历史文献几无例外地只保留了文字文本形式,而基本没有乐谱文献传世就连弹词艺人的歌唱、伴奏等技能教习,也因不涉及音乐理论和记谱训练,致使口传心授,手手教习成为弹词音乐模仿性、经验性传承的主要形式但弹词终究是语言与音乐结合的形式,弹词韵文唱词也只能在唱腔和伴奏的支持下演示,因而弹词不能脱离音乐而存在如果我们强行将弹词艺术纳入口头文学研究范畴,就意味着强迫弹词研究脱离音乐艺术本体,而缺失了本体研究的弹词理论终将是片面和不完整的,但这偏偏就是弹词理论研究的现实。

      弹词音乐本体研究应当成为今日弹词理论研究的重中之重弹词音乐研究应当结合音乐基础理论、音乐作曲理论、音乐形态理论、音乐学理论、音乐美学理论等专业理论知识开展研究,还应结合弹词音乐文化艺术现象及弹词音乐技艺和弹词表演艺术体系,开展弹词音乐现象和弹词音乐技艺研究等结语总之,我们应通过全面梳理传统评弹研究的既有成果,借助现代文化、艺术理论研究的帮助,突破传统评弹研究的思维和方法局限,尝试以创新理论指导评弹实践,为苏州评弹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参考文献:[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