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_2.doc
1页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临高中学桂月玲 宋人好发议论,无论是吃饭喝茶,还是穿衣戴帽,亦或是游山玩水,应该是特别是游山玩水,总要考据根源,探究其理,因为他们尚理,所以很多的宋朝诗文当中无不透露一种理性的思考和智慧的闪光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之所以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不是在于他的游记过程之畅快、风景描述之精彩,而是在于这篇游记中透过记游而引发王安石深入的思考:对人生处事的感悟,以及对治学严谨的心得读来真如和智者对话,启人心智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体裁,产生于六朝时期,至宋时期,内容充实拓展,形式稳固严谨记〞可叙事、写景、状物,亦可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比方叙事的有?桃花源记?,写景状物的有?小石潭记?,既写景又抒发情怀,阐述观点的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等,而?游褒禅山记?就属后者,符合宋人考据阐议之性游褒禅山记?全篇一共五段,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第一和第二自然段属于第一局部,是记游局部,第三四自然段是文章第二局部,是议论局部,第五六段是第三局部,补叙同游朋友及写作时间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授第一二自然段,我的教学设想是这样的:首先是导语引入,介绍“记〞的文体、作者及写作背景,然后第一段采用串讲法,由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重点的字、词以及特殊句式,在讲解过程中教给学生阅读陌生文言语段的根本方法和技巧,然后第二段给十分钟时间,由学生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原有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自己去试着理解和翻译,或是同桌合作学习,然后找学生提问,说出自己学习后的困惑和不解之处,最后教师解答。
设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又是另一种景象本节课上完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总结反思:一是课堂当中时间的安排分配,除去课前演讲、导入局部,时间已无多,再加之教师课堂的拓展,更有学生自学的时间又消耗不少,所以课堂略显仓促,本想自学完让学生提问,结果由于时间不够,干脆每人一句直接翻译啦;二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诵读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读,读多久,也是个问题;三是一节课上完,学生掌握多少,真正掌握了没有,也就是所谓的课堂效率问题针对以上几个方面,在评课讨论时,给出几点建议和意见,针对第一个问题,学生自学可以放在课下,作为一种作业的形式来完成,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学情,于是想到前些日子中央一台播放的?刘伯承?中,有这样一句话“战争中,时间、地点、任务、敌情、我情是谓‘五行’,‘五行’不明,必输不赢〞我想课堂亦是无硝烟的战争,只有“五行〞全明,这样的课堂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重难点突出,课堂时间也就有适当节约,课堂容量亦可加大;针对第二个问题,明确读是必须的,可以在讲前读,讲后作为总结亦可再读一次,视情况而定;针对第三个课堂效率的问题,本节课重点的字词句,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到两个检测题,当堂检测,检查效果当然,有好的建议,关键还要看课堂具体的操作,缺乏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尽量去弥补,使之更加完善。
最后想到,文言文的教学还涉及一个“文〞与“言〞的关系,如何处理这二者关系,也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后多向其他老师听课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