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改革.doc
5页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改革在应用物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构建以基础课、专业课和拓展课为结构的课程体系,下面是一篇探究应用物 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探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1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开设与建设情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国家对 高等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国内很多高校都恢复或新开设了应 用物理学专业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4年底,我国有200 多所高校开设了应用物理学专业,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一 大批以物理学知识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1].开设应用物理学专业的重点大学有清华大学、北京大 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除此之外,很多普通本科院校近 年也纷纷开设应用物理学专业,如笔者所在的河南省就有河 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程学院 等10余所高校设有该专业相比重点大学,地方普通院校 人才培养条件稍显不足,所开设的应用物理学专业往往是在 物理学理论基础上,以本校其他相关专业为依托而设立的 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虽然就业渠道比较广,但也伴随着竞 争力不足的问题,就好像在物理学相关的任何方向都可以就 业,但在每个方向都泛而不精,最终造成无法顺利就业比 如某地方高校的应用物理学专业以超导材料作为本科生的 培养方向,但该专业毕业生对该材料的掌握程度远不如材料 专业的学生。
2应用物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改革 2.1课程体系应结构分明在应用物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构建以基础课、专业课和拓展课为结构的课程体系基础课为学生了解物理 学知识做准备;专业课涉及物理学的相关知识;而拓展课则 为学生教授与物理学相关的一些学科的应用知识这三类课Ui程的每类课程在学生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应根据时间先后顺 序设置固定的必修课时,同时也开设多门选修课,在学生掌 握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保证其有更加自由的选择这样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基础教育;另一方面 又能拓宽学科基础,增强学生到社会的就业能力基础课的课时应该力求精简,占总学分的20%左右, 给学生在其他方面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基础课应增 加一部分跨学科课程,比如一些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 文科课程和在社会上应用较多的工科课程,这两类课程可以 占到总学分的5%左右,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课的 课时应该保持其相对稳定,以便让学生打牢自身的物理学基 础,可占总学分的45%左右与物理学息息相关的拓展课程数目比例应该逐步扩大,可占总学分的30%,为学生提供 更为广阔的专业发展方向通过对基础课、专业课和拓展课 三级结构的优化调整,可以更合理地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物理学基础学科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以人为本培养高素质 物理学应用型人才。
2.2课程体系应夯实基础""I =1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其专业基础必须牢固学生在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相关理论后,能为更高层面的实际应 用打下坚实基础,以便更好地实现应用物理学专业的人才培 养目标以基础课、专业课和拓展课为三级结构课程体系可 以有力保证必修课的设置,每一类课程在设置必修课的同 时,还可以根据师资力量开设多门限选课和任选课,给学生 更多自由的选择同时,各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应该合理分配,注重因材施教,发挥学生自身的特长,培养其自学能力,充分体 现应用物理学专业以人为本的培养原则,加强理论教学,夯 实专业基础O2.3课程体系应强调应用一个好的课程体系,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其掌握如何能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因此,应 用物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更加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应用物理学专业在物理学知识的深度上应该比基础的物理 学专业适当降低,尤其是一些理论物理知识,由于其内容枯 燥且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解领悟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应当降低难度,要求学生能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定理即 可,不必要过多演示一些公式的数学推导此外,在应用物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必须加强应 用型课程所占的比例。
比如可适当增加计算机原理与技术、 微电子技术、工程光学、激光技术等在现代社会应用比较多 的课程实践教学主要由金工实习、实验课程以及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等组成这些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可以培养学生的就 业观念和创业精神除此之外,一些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 实验,比如传感器原理实验、电子电工实验等课程,也可以 放在实践教学课程中以增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的 能力2.4课程体系应鼓励创新一个好的课程体系,除了让学生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外, 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应用物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设置中,应该提倡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进行科技创新比 如鼓励学生参加每年度学院和学校举办的各类电子大赛、工 程设计等;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一些小发明申请国家专利;好 励本科生积极参与老师的学术课题和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在 国内外一些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等此外,学校和学院应经 常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开办各类物理学相关的学术讲座,介绍 各自领域内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 意识,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2].参考文献:[1] 王严东,胡勇,王显德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体 系的改革与实践[』.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30(4).[2] 罗艳伟,富笑男。
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实践[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9,28(5)./Physics/20160522/60773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