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测量系统分析.ppt

59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96576191
  • 上传时间:2019-08-2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80.50KB
  • / 5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汽车行业质量体系系列培训教材(三),测量系统分析 MSA,2,课程目标,到本课程结束时,学员应能: 识别测量系统分析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完成并理解所有类型的测量系统分析3,测量系统分析,TS 9000 要求必须对控制计划中指示的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装置进行测量系统分析4,测量系统分析,什么是测量系统分析 (MSA)? 测量系统分析(MSA)是用于确定测量装置与公差相比的误差5,测量系统分析,测量系统分析 (MSA) 由哪些部分组成? 量具重复性 量具再现性 偏倚 线性 稳定性,6,测量系统分析,那么什么是量具双性? 量具双性(R&R)是量具 重复性 和 再现性 的首字母缩写7,测量系统分析,量具重复性的定义 重复性 当由同一操作人员多次测量同一特性时,测量装置重复其读数的能力这通常被称为设备变差 重复性=设备的变差,8,测量系统分析,量具再现性的定义 再现性 由不同操作人员使用同一测量装置并测量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之间的变差这通常被称为操作员变差 再现性 = 操作员变差,9,测量系统分析,有三种类型的量具双性研究 计量型 - 小样法 (极差法) 计量型 - 大样法 (均值和极差法) 计数型量具研究,10,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 - 小样法 (极差法),第1步 找2名操作员和5件零件进行此研究 第2步 每个操作员对产品进行一次测量并记录其结果,如,11,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 - 小样法 (极差法),第3步 计算极差,如:,12,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 - 小样法 (极差法),第4步 确定平均极差并计算量具双性的%,如,平均极差,计算量具双性(R&R)百分比的公式为:,容差,其中,假设容差,单位,13,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 - 小样法 (极差法),第5步 对结果进行解释 计量型量具双性研究的可接收标准是%R&R小于30%。

      根据得出的结果,测量误差太大,因此我们必须对测量装置和所用的技术进行检查 测量装置不能令人满意14,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 - 大样法 (极差法),第1步 在下表中记录所有的初始信息15,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 - 大样法 (极差法),第2步 选择2个或3个操作员并让每个操作员随机测量10个零件2或3次-并将结果填入表中16,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 - 大样法 (极差法),第3步 计算极差和均值,如:,17,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 - 大样法 (极差法),第4步 计算均值的平均值,然后确定最大差值并确定平均极差的平均值,如:,均值的平均值,18,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 - 大样法 (极差法),第5步 计算 UCLR 并放弃或重复其值大于UCLR 的读数 既然已没有大于3.70 的值,那么继续进行19,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 - 大样法 (极差法),第6步 用以下公式计算设备变差 :,重复性,设备变差(E.V.),20,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 - 大样法 (极差法),第7步 用以下公式计算操作员变差:,重复性 - 操作员变差(O.V),21,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 - 大样法 (极差法),第8步 用以下公式计算重复性和再现性:,重复性 和 再现性(R&R),22,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 - 大样法 (极差法),第9步 对结果进行解释: 量具 %R&R 结果大于30%,因此验收不合格。

      操作员变差为零,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认为由操作员造成的误差可忽略 要达到可接受的%量具R&R,必须把重点放在设备上23,测量系统分析 计数型量具研究,任何量具的目的都是为了发现不合格产品如果它能够发现不合格的产品,那么它就是合格的,否则量具就是不合格的 计数型量具研究无法对量具有多“好”作出量化判断,它只能用于确定量具合格与否24,测量系统分析 计数型量具研究,方法 - 第1步 选择20个零件选择这些零件时应确保有些零件(假定为2-6个)稍许低于或高于规范限值 第2步 给这些零件编上号码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在操作员不会注意到的部位25,测量系统分析 计数型量具研究,第3步 由两位操作员对零件进行两次测量确保零件为随机抽取以避免偏倚 第4步 记录结果 第5步 评定量具的能力26,测量系统分析 计数型量具研究,验收标准 如果所有的测量结果都一致,则该量具是合格的,即所有四次测量必须是相同的 请参阅下一页的示例27,测量系统分析 计数型量具研究 - 示例,28,测量系统分析 偏倚,偏倚的定义 偏倚被定义为 测量值的平均值 与 实际值 之间的差值29,测量系统分析 偏倚,偏倚与准确度有关,因为如果测量值的平均值相同或近似于相同,就可以说是零偏倚。

      这样的话,所用的量具便是“准确的”30,测量系统分析 线性,线性的定义 线性被定义为 在量具预期的工作范围内, 量具偏倚值间的差值31,测量系统分析 稳定性,稳定性的定义 稳定性被定义为 在某个时间段内, 过程变差的差值32,计算示例,用于计算 偏倚 线性 稳定性,33,测量系统分析 以示例说明如何测定偏倚量,第1步. 进行50次或更多的测量 示例: 用一个千分尺测量一根由自动加工过程生产的销钉的直径销钉的实际值为1英寸千分尺的分辩率为0.0050英寸表1中的所有读数是以0.0010为单位兑换而得的值,它显示测出的与标准值比较的偏差34,测量系统分析 以示例说明如何测定偏倚量,表1,35,测量系统分析 以示例说明如何测定偏倚量,第2步. 如果所有的读数都与实际值相等,则没有偏倚,量具为准确的如果所有的读数都似近于但不等于实际值,则存在偏倚为了确定偏倚的程度及量具是否合格,我们需进行下一步36,测量系统分析 以示例说明如何测定偏倚量,第3步. 根据表1中的数据确定移动极差37,测量系统分析 以示例说明如何测定偏倚量,第4步.为移动极差准备一份频率记录在本示例中,每个量具增量都等于一个单元,即:,38,测量系统分析 以示例说明如何测定偏倚量,第5步. 用以下公式确定“截止点”: 截止 = 使计数超过 50% 的单元的值 + 下一个单元的值 2.0 截止 = (50 + 100)/2 = 75.0,,39,测量系统分析 以示例说明如何测定偏倚量,第6步. 用以下公式计算截止部分:,40,测量系统分析 以示例说明如何测定偏倚量,第7步. 确定相对于截止部分的等效高斯偏离(EGD)。

      由统计表得出, EQD = 0.95,41,测量系统分析 以示例说明如何测定偏倚量,第8步. 确定估计的标准偏差42,测量系统分析 以示例说明如何测定偏倚量,第9步. 计算控制线43,测量系统分析 以示例说明如何测定偏倚量,第10步. 绘图 - 单值和移动极差 参阅附图44,测量系统分析 以示例说明如何测定偏倚量,第11步. 对图进行解释 如果所有的点都在控制线的范围之内,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认为量具是准确的,存在的偏倚没有影响45,测量系统分析 以示例说明如何测定偏倚量,第11步. 对图进行解释(续) 如果有的点落在控制范围之外,则结论是存在“特殊的”原因,此原因可能是造成变差的原因46,47,测量系统分析 线性,线性的定义 线性被定义为量具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值48,测量系统分析 如何确定线性的示例,线性示例: 一位工程师很想确定某测量系统的线性量具的工作范围是2.0 毫米至 10.0 毫米49,测量系统分析 如何确定线性的示例,第1步 选择至少5个零件用于进行测量,每个零件至少测量10次在本例中,我们将选择5个零件,每个零件测量12次 参阅下一页中的数据50,测量系统分析 如何确定线性的示例,,51,测量系统分析 线性,第2步 计算 零件平均值 偏倚 极差 请参阅下一页。

      52,测量系统分析 如何确定线性的示例,53,测量系统分析 如何确定线性的示例,第3步 对照基准值描绘偏倚 参阅下一页54,测量系统分析 如何确定线性的示例,55,测量系统分析 如何确定线性的示例,第4步.由图表确定在偏倚和基准值之间是否存性关系如果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则可计算出%线性如果不存性关系,则我们必须考虑其它的变差来源56,测量系统分析 如何确定线性的示例,第5步.用以下公式计算线性57,测量系统分析 稳定性,稳定性定义 稳定性被定义为在某时间段内 过程变差的差值58,测量系统分析 稳定性,用以下步骤计算稳定性: 第1步 取一个标准样品并确定其基准值 第2步 按固定周期对标准样品进行5次测量59,测量系统分析 稳定性,第3步 在 -R图上标绘数据 第4步 计算控制极限值并评估任何超出控制范围的情况 第5步 如果存在超出控制范围的情况,则说明测量系统不稳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