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綦江农民版画的工艺特征与传承发展探究.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6257100
  • 上传时间:2021-1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2.69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綦江农民版画的工艺特征与传承发展探究 杨翠碧 宦书亮摘 要:綦江农民版画是巴渝地区独特的民族民间艺术,其取材与创作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采用SWOT方法,可以较全面地分析綦江农民版画的工艺特征及生存困境,提出綦江农民版画传承与发展的策略: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完善农民版画产业发展管理机制;抓住自身文化特色,打造农民版画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消费市场;探索农民版画传承方式,挖掘农民版画创意潜力关键词:綦江农民版画;工艺特征;传承发展:J217 :A :1009-8135(2020)04-0060-08素有“渝南门户”之称的綦江区位于重庆市南部,东邻南川区,西接江津区,南与贵州桐梓县相连,北毗巴南区区内少数民族众多,有彝、白、苗、壮、满、傣、回、高山、纳西、仡佬、土家、蒙古等35个少数民族[1]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人口分布孕育了丰富的传统民间艺术,綦江农民版画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被称为“中国现代民间艺术奇葩”2003年綦江农民版画被重庆市确定为对外文化交流礼品,至今已有1 500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省(市)博物馆、国外美术馆和中国驻外大使馆收藏,并应邀赴英国、美国、法国、日本和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2]。

      2011年4月,綦江农民版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文化艺术价值,入选第三批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农民版画与当代人们生活需求的距离日益加大,面临着发展受挫的局面2017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振兴民族民间文化”[3]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4]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民间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分析綦江农民版画的艺术特征和生存困境,探究其传承发展的策略就显得尤为必要一、綦江农民版画的取材与创作方法綦江农民版画最初由明清年间的木板年画演变而来,是一种用刀在木板上雕刻出图案,然后采用古代拓印的方式制作完成的手工艺品,在民间广为流传其取材来自农耕时代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如在春耕播种时农民的犁田插秧,秋收时农民的打谷装仓,农忙时妇女在田间敞开胸部哺乳,小孩牵牛和放牛,农民在地里挖红苕等场景,都充满泥土的清香,表现出独特的民间民俗特色。

      其创作艺术家都来自农村,对农村生活体验颇深,他们利用简单的绘画基础,吸收民间具有民族特色的绘画技艺,创作出具有浓郁淳朴乡间气息的生活印记,突现出夸张浪漫、古朴稚拙的艺术效果,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綦江农民版画的创作方式和其他绘画作品的创作方式不同,主要有绘画和雕刻两种创作手法,但主要还是以传统雕刻的方式进行创作创作过程主要分为六个步骤第一步是构思题材通过对平时生活的实践和体验,艺术家们在案板上比划,把对生活的感知融入到笔尖中这是用线条勾勒思想的过程,是灵感的激发过程,是艺术创作的“第一刀”第二步是草图有了创作的灵感之后,接下来是画草图,即艺术家在纸上进行作品的临笔和再构思过程第三步是木刻綦江农民版画的起源是木板年画,其创作方式和木板年画相似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艺术家用刀在木板上进行印刻,绘制出版画的总体面貌第四步是上色上色一定要均匀,不能破坏整体的结构性,特别强调要进行反复上色上色并不是根据所描写的物象实际颜色进行上色,而是根据艺术家的主观意识和想象,对版画内容的色彩进行调和黑色、大红色等对比鲜明的颜色都是常见的颜色用料,用什么颜色都是凭借艺术家的即兴创作和喜好而他们用的颜料也和其他版画的颜料不同,綦江农民版画多用粉色印版画,即用水粉、广告颜料等来印制,因为粉制颜料覆盖性强,色彩艳丽,可以反复多次重印,达到画面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效果[5]。

      第五步是印制把纸覆盖在上好色的木板上进行印刻,这一步需要艺术家进行细致地拓印,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毁掉整张版画作品第六步是检查验收把印制好的版画作品反复检查,确保颜色和线条的完美结合通過以上六个步骤的艰苦创作,一幅完整的版画才能呈现在人们面前綦江农民版画大多是“孤品”,这跟版画的创作手法有关传统的套色版画,一块版子只上一种颜色,画稿上有多少颜色就得制作多少块版子,每块版子标上序号,再按顺序逐块版子套印,最终形成一幅版画[6]綦江版画则要求画家在一张版子上进行多次反复上色,使画面色彩鲜艳,层次分明因此,按照这种创作方式,綦江农民版画很难做到规模化生产,但这正体现了每幅版画的独特价值,也促使版画艺术家们不断创作二、綦江农民版画的工艺特征及生存困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綦江农民版画在农民版画艺术家、当地政府和企业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在农民版画的产业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下文将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綦江农民版画的工艺特征及其生存困境进行分析SWOT分析法主要是将研究对象的各种密切相关的因素进行优势分析(strength)、劣势分析(weakness)、机会分析(opportunity)和威胁分析(threats),并系统地分析研究对象。

      一)优势分析(strength)1.创作主体和创作方式独特綦江农民版画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劳动和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普通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真实地反映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綦江农民版画的艺术家都是农民出身,未受过“学院派”的专业教育,在构思时少了一些教条式的束缚,多了一些自由奔放、天马行空式的想象与夸张的表现手法;他们也不是专业的美术从业者,创作时少了一些铜臭味和生计顾虑,而是纯粹出于对版画的热爱而进行自主创作在綦江,人们时常会看到画具的旁边摆放着农具,这是农民在创作版画他们前一刻还在田地里劳作,后一刻就拿起画笔,进行版画的艺术创作版画艺术家在创作中都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运用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握生产生活中获得的瞬息灵感,心之所想乃笔之所绘,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完全融入版画的创作中,使农民版画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2.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綦江农民版画在创作过程中选材于民间,取材于民间,艺术作品紧扣生活主题,表现农村、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用版画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它既迥于一般文人墨客的天地情怀,也异于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没有所谓“高雅”的小资情调和秾丽的生活色彩,集中表现的是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习俗与内容,使得浓郁的民间乡土文化气息纤毫毕现。

      民族特色浓厚綦江区内有苗族、回族、彝族、土家族、纳西族、高山族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綦江农民版画艺术家的大多数作品体现了少数民族的特有风情比如农民版画传承人李成芝创作的《苗乐图》,采用优美曲折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将人们带入綦江苗族人家的日常生活和农作场景诸如此类表现少数民族风情的版画作品还有很多,如《苗家跳歌会》《踩花山》《苗家八月》等巴渝文化特色鲜明綦江区位于巴渝文化带,綦江农民版画是巴渝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在版画中,观赏者能感受到巴渝农民稚拙淳厚、吃苦耐劳、热情好客、性情朴实等特点,如《打糍粑》《水车》《果满园》其中《打糍粑》是版画艺术家李方德的得意作品,描述的是西南普通农民家庭庆祝节日舂糍粑的情形,动感的画面让人对打糍粑的场景心生感慨,对农民质朴的心理产生敬重3.造型技艺奇特綦江农民版画善于吸收和融入木雕、剪纸、蜡染、刺绣、挑花等古老民间技艺,其工艺凝聚了綦江地区农民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意识同时,不同的创作艺术手法,展现出綦江农民版画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生动、亮丽、活泼、质朴、幽默等艺术特点造型夸张綦江农民版画中所描绘事物的造型都不是简单复制生活中的真实形象,而是作者在创作时将其进行夸张变形处理,使农民版画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7]。

      不管版画中的人物、动物,还是版画中描述的生活工具,都进行了夸张式的处理,带来浪漫的喜剧效果如表现农民新生活的艺术作品《打的》,作者笔下的出租车变形为农民挑水所用的水桶,形状夸张且怪异,对于了解和熟悉当地民风的读者来说,具有亲切而浪漫的感觉;赞美母亲伟大的艺术作品《母与子》,哺乳的母亲乳房和臀部十分夸张,一对乳房伸出体外,似乎马上要掉到地上,硕大的屁股犹如一座大山耸立在背后[8]画面如此夸张,让人叹为观止,也让人忍俊不禁变形的乳房和臀部象征着对生命的孕育,也赞美了母亲的伟大、慈爱与无私奉献的精神线条与用色生动许多作品形象是由各种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线条刻画出来比如一个圆加上一个点就构成一只鸟的头,整个身体也是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来,画法十分随意和大胆,不受拘束在颜色方面,綦江农民版画运用高度对比性的颜色进行配色,使人的视觉受到强烈冲击,更容易引起观赏者的关注,也让人感受到版画作品的活力和生机在法国图卢兹文化艺术节上,图卢兹市副市长马尤布萨尔看到綦江农民版画时,感慨地赞叹道:“我知道中国很多农民的生活都还很苦,没想到他们还能创作出如此欢快的作品[9](二)劣势分析(weakness)1.宣传力度不大綦江农民版画作为綦江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目前却没有受到太多綦江人的关注和了解。

      笔者通过走訪,对綦江104位当地人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发现90.38%的受访者表示只听说过綦江农民版画,对它并不十分了解;17.31%的受访者表示在电视或网络等媒体上没有看过綦江农民版画的宣传报道;84.62%的受访者表示没有买过綦江农民版画相关的产品;71.15%的受访者表示没有看过版画展览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綦江农民版画在业界的影响比较大,但对普通大众的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这导致綦江农民版画未能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得不到大众的普遍喜爱,制约了农民版画的发展2.市场开发度不高当代年轻人对著名的油画、国画等艺术作品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但他们对綦江农民版画的认可度并不高到目前为止,綦江农民版画的相关衍生品不多,大多只出现在旅游产品的包装及一些小型装饰品和民族服饰上究其原因主要是綦江农民版画对市场的开发力度不够随着当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部分人虽出生于农村,但生活在城镇,对农村生活的体验不深;还有一部分人出生在城市,根本没有经历过农村生活,体会不到农民版画带来的奇特艺术魅力和浪漫乡土气息綦江农民版画在市场开发方面尚未真正进入当今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导致市场对农民版画的认可度不高。

      3.产业链发展不完善与全国其他版画相比,綦江农民版画的发展比较滞后20世纪80年代以来,綦江农民版画注重的是版画的艺术创作和技艺交流,目的是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没有把农民版画当作一种文化产业来运营所以在版画的创作、生产和销售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优化的产业链,导致农民版画不能实现大规模的生产,无法获得较大经济效益在版画的创作、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也缺乏专业的销售人才,造成版画的销售渠道受到限制4.发展面临同质化目前綦江农民版画的发展和其他地方的版画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各个版画之乡基本上都是从建立文化产业基地入手,通过举办展览和旅游观光等为数不多的方式谋发展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产业发展同质化的结果,不能鲜明地突出綦江农民版画的主题性,容易给大众审美带来视觉上的疲劳,这也是綦江农民版画发展中的一个难点5.创作人才匮乏现在的綦江版画艺术家们都是20世纪80年代培养起来的,綦江农民版画核心创作人员还存在很大的缺口大多数创作艺术家来自农村,没有经过专业的美术培训,他们的创作是根据平时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进行,创作水平和创作技艺受到一定的限制尽管綦江农民版画协会自2006年9月成立以来,有协会会员238人,但骨干作者仅仅50余人[4]。

      况且协会会员大多只是版画艺术爱好者,若完全依靠他们进行作品创作、指导培训和传承綦江农民版画,可能会让农民版画失去原有的独特艺术魅力所以,创作人才队伍的建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