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常态课三种模式教学探究7100字.docx
14页小学语文常态课三种模式教学探究7100字 小学语文常态课三种模式教学探究郜家店小学 2010-3-1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文中,主要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下面就精读课文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及略读课文三种模式的教学流程做一探究精读课课时的分配:一篇精读课文的教学要分成一课时或二到三课时,人们习惯的把初读文本,识字学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的教学称为第一课时;把读懂课文,品词析句,体会情感,领悟表达称为第二课时或第三课时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优美的文章可用一课时完成;篇幅较长又难懂的课文可用二至三课时的时间进行教学,但原则上以两课时为主)正确划分课时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制定学习内容,确定恰当的、合适的学习任务,是上好小学语文精读课的关键各年段精读课的教学重点:低年段:字词教学是重点,应该尽可能多的识字,规范的书写应知应会的字 中年段:在低年级字词教学的基础上,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句段的学习上,中年级的识字是为阅读做基础的高年段:重点是篇章教学,字、词、句、段是学习篇章的基础,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要贯穿学习的始终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模式:激趣导入,揭示课题随文识字,整体感知研读文本,品味感悟指导写字,验收总结(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导入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间接导入,二是直接导入间接导入,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提出本节学习目标要求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譬如,利用课文插图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预习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疑问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等等前六种导入法其导入和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游戏导入法可以和教学内容无关,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直接导入,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也可让学生读课题)提出本节学习目标要求,学习新课说明:1、教学中采用哪种导入方式,要结合不同年段及教学内容而定,切忌生搬硬套2、低年段教学目标可直接提出;中高年段可直接提出或以小黑板等多种教学手段出示3、导入前可进行相应的教学反馈如:交流预习情况,听写生字等二)、随文识字,整体感知由随文识字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有以下几个环节:1、读课文,圈画生字,指导学生识字此环节首先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初读课文,找出或圈画本课的生字、新词然后通过自主或同桌小组合作,通过借助拼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正确认读生字新词,了解部分生字新词的意思;还要根据课文篇幅的长短、生字新词的多少适当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等。
最后教师检查反馈学生识字情况,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如:低年级:1、运用卡片、小黑板或课件等带音节读,2、、去音节读,注意纠正字音,如平翘舌3、学生互读,4、出示卡片读(或学生互用卡片读),组词、扩词中间要穿插识字方法,新教材识字量大,根据语文课标要求“多认少写,认写分开”的特点,识字方法可以扩展为如熟字加偏旁,减一减,换一换,形声字,谜语,故事识字,利用姓氏识字,利用实物识字等但教师要发挥主体作用,一定要有度,不要面面俱到中年级:1、运用卡片、小黑板或课件等认读生字,组词、扩词2、理解词义,3、检查句子,学生读带生字、生词的句子高年级:教师可直接检测生字、词,理解词义可采用学生汇报的形式,要体现通过课前预习及课上我学会了什么?一定要体现学生的预习和自主活动,生生之间可以有质疑,有评价2、再读课文,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流利、通顺此环节要体现出“过程性和指导性”地有机结合,教师在检查学生读书时不能停留在学生读完全文后纠正“字音对错和通顺不通顺”上,应让学生按自然段去读,或根据不同年段、不同内容带着问题去读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以及学生应注意倾听读者的读书情况,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遇到难读的句子或长句子教师要通过范读指导学生将句子读通顺流利。
低年级在此环节主要是教师指导读文,运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把短文读通顺,读流利要有范读,要有评价,可以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对部分短小的课文反复朗读吟诵能达到背诵的程度3、课堂反馈,初步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此环节主要是验证学生读书的效果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环节重在鼓励学生谈及收获,反馈问题,敢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中、高年级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汇报老师读文前提出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学生汇报收获时, 中年级可以交流对词句的理解及方法,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高年级可交流对词句的正确理解,掌握文本的主要内容说明:1、以上三个环节可以进行整体教学,即,读书——识字——感知内容一体化,不要油水分离,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随文识字随文感知内容2、低年级暂不安排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进入中高年级后,对前两项要求主要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反馈予以落实3、每篇课文都配有适量的插图,在读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图文对照,以便更好的理解、感悟文本的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三)、研读文本,品味感悟此环节目的是在学生初读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一两个非重点段落,或课文的前一部分,分析段落,进一步研读语言文字,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以减轻第二课时的压力对要解决的段落教师要采用读中感悟的教学形式,一段一段带着问题朗读,问题的呈现方式可以是对话交流式,或利用小黑板、课件等教学手段学生可采用自主探究,小组交流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重点句段,进行汇报,集体交流,教师释疑,进行评价教师适时进行朗读指导,要指导学生读出感情,使学生品读语言文字,体验思想情感,积累语言材料根据文本和年级特点,将轻声读、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读、速读、略读、中年级以上默读、高年级浏览等读的不同方式分散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让读贯穿教学的始终,将个人读、小组读、全班齐读、师生领读、范读等读的不同形式,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如好的句段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背诵说明:在低年级教学中不必突出重点段落的学习,也不要安排让学生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让学生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四)、指导写字,验收总结低年级:先认读,再组词,后写字写之前要让学生先观察生字的形体或教师提醒写字时应注意什么教师要指导一个写一个,学生要会评价,同时注意字的音、形,二年级可适当的理解字义如果课文要求写的字多可分配到第二课时去写。
中年级:先认读,再指导一两个难写的字来写,其他的可照着教师来写 高年级:可以不用指导写字学生写字要带词,照样子抄句子写字之后要进行当堂检测根据不同的年段或不同的课文,检测的内容也不同,可以是听写生字、生词,组词,造句、抄句子等,也可以是背诵或朗读等 根据实际布置适当的作业,最后要做好归纳总结可以让学生谈谈收获,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梳理学习内容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模式:复习导入,明确内容合作探究,解读文本积累运用,练习验收规纳总结,课外延伸一)、复习导入,明确内容第二课时的教学导入主要是起到一个承接上课连接下课的过渡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环节:1、复习:课前听写字词,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2、明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提出教学目标要求二)、合作探究,解读文本此环节是第一课时第三步流程“研读文本,品味感悟”继续和补充,解读课文余下的段落其方法同上大同小异,研读过程中可结合课后阅读题,抓重点字、词句、段,联系上下文进行课文的理解,加强文章的朗读指导三)、积累运用,练习验收课文整体分析结束后,可以进行一下积累,目的是梳理学习内容,进一步明确课文的主旨可以有感情朗读全文;背诵课文要求的段落;读或背自己喜欢的的句子或段落。
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及各年级段的特点灵活安排写字练习、读写结合的片段练习、课后部分习题、练习册习题以及教师搜集的习题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检测内容以字词为主四)、归纳总结,课外延伸对整篇文章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明确优点,提出努力方向布置作业后,可根据实际布置一个实践性活动,向课外延伸(譬如,小练笔,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收集和教学内容有关其他阅读材料等)略读课文教学流程的探讨郜家店小学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教师只重视精读课文的教学,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甚少,因而不能很好地把握它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出现两种倾向,要么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要么就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大家都知道修订后的教材,略读课文的篇目大幅度增加,每一单元一般有1——2篇三、四年级的教材, 32篇课文中有15篇略读,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28篇课文有14篇略读课文,则是五五分成,精读、略读各占50%略读课文作为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应该忽视精读课文的教学固然是基础、是关键,略读课文是学生独立进行阅读的范文,是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应用于阅读实践的最好素材。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略读课文的学习那么,略读课文怎么教?一节课40分钟,什么可以略,什么不可以略?然而,“精”、“略”到底怎么样分?下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一、略读与精读课的区别(一)从内容上区别1.精读课有识字和写字任务,略读课只有识字任务2.精读课有课后导思、导学、导练的练习题略读课没有练习题,但在课前有一段提示语,提示了略读课的学习要求和方法3.随着年段增高精读课文数量在减少,略课文数量增多二)从课时分配上区别精读课需两至三课时完成,略读课只需一课时三)从教学方法上区别1.识字方面的区别精度课的识字要在教师指导下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新词,高年段还要括词,理解词义,对难写的生字教师还要指导写字略读课的识字是在学生运用了精读课文的识字方法后,采用学生自学完成,教师直接作以检查,时间分配上明显少于精读课的识字时间,只对多音字、难读准的字稍加指导2.阅读方面的区别精读课要通过自由朗读、轻声读、范读、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生对度、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中年级还要增加默读、高年级还要有浏览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要读懂课文,有所感悟,要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还要重视结合课后的练习题进行朗读、背诵、积累、体会思想感情,要抓住关键词语或段落带动全文理解,感受句子表达的情感效果及段落表达的效果体会用词的准确、体会观察细致和表达生动的写作手法;还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如中年级默读方法的指导,要求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嘴唇的基础上加快默读的速度,还要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再如高年段的浏览要指导学生在浏览中有一个重要目的,即根据需要收集信息,根据需要快速的看。
可以先看标题,再看正文,可以一目十行的读,与需要无关的略去不看,相关的要比较认真的看,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最终为我所用略读课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一般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要求二是从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略读课文教学主要教学目标1、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尤其要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读懂文章的大意略读课上,要更注重略读方法的运用,如,默读、浏览、跳读等,训练学生快速默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当然也不排斥精读方法的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