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A企业的运用.doc
18页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A企业的运用学院(系): 管理系 专 业: 会计专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术学院工作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设计(论文)题目: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A企业的运用设计(论文)主要内容:本文整合并分析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产生的原因,完善了实质重 于形式原则的运用还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基本完善主要说明了真 实性与合法性相互矛盾时经济实质必须重于法律形式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 查阅不少于5篇的相关资料,根据毕业实习(调查)积累的资料和检索的国 内外资料,写出所选题H的H的和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完成开题 报告2、 根据现有条件,确定设计(或研究)内容和分析框架,应实事求是,思路清 晰,内容翔实3、 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完成设计(论文)任务,分阶段完成论文内容,并确定论 文终稿必读参考资料:[1]刘永顺•浅析对会计核算实质重于形式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01)・【2】杨晓红,王文哲,朱为泽•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分析【J】•财会通讯,2009, (01)・[3]刘瑞芳•浅谈会计人员工作中的困境与改善【J】•会计之友,2010, (02).[4]陆建英•浅议对会计核算实质重于形式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J】•科技信 息,2010, (02).【5】王培娴.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J】.商业经济,2009, (02).[6] 吴燕.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会计职业判断【J】•现代商业.2010, (01)[7] 姚晓娟•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体现【J】•西部会计,2010, (03)・【8】纵实•实质重于形式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探析【J】•商业会计,2009, (02).【9】柏小燕.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和注意的问题【J】.半代经理人,2010, (01) [10]藤绍娟•从相关会计处理看实质重于形式【J】•商业经济,2009, (04) 【11】谢海娟•售后回购会计理之完善【J】•财会刀刊,2010, (02)・ 【12】张超•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J】•科技与经济,2009, (02)・ 【13】蒋启东•试析售后回购的确认和计量【J】•财会月刊,2010, (04).【14】邪敏•售后租回融资租赁的会计核算分析【J】•财会经济,2009, (04).【15】杜利民.浅析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01)・【16】赵晓娟•新旧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准则的比较【J】•现代商业,2010, (03). 【17】李巧云•论新企业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思考【J】.现代商业,2009, (01)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补充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会计确认和计量是一般原则,我们通常在确认收入和费用 时要遵循这一原则。
但是由于各个企业处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中,金业的现金 流量也许在某些方面更能反映其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以后的发展前景这也就 是为什么在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和计量原则的基础丄,我们仍然需要编制现金流 量表的原因所在因此,我们有必要明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权责发生制原则在 此会计确认上的区别权责发生制是用以确定期间收益,是费用和期间损益的基 本原则其含义是企业的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权利已经形成或义务已经发生 为标准按照这一标准:对于收入不论款项是否收到,以权利形成确认其归属期 可见它是针对时间确认的一个确认标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主要是针对会计确认 的前两个功能的标准,它与权责发生制不同,更不矛盾,而是相互配合2、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一贯性原则的补充—•贯性原则要求金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但是,如果某种会计政策更能反应企业的经济实质,能更恰为地反映金业的财务 状况和经营成果时,可以恰当地变更这正是有意无意地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 体现比如企业原先对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也许加速折【口法更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我们就不必拘泥于一贯性的形成,而应看其经济实质,采用加速折旧。
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相辅相成对资产计提各种跌价准备,一方而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原则由于资产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减值,在年度终了时,其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发生背离,原账面价值己不能反映金业资产的真实状况,根据发生吋所作的记录也只能作为形式丄的参考因此,对于企业的 一些资产应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计提减值准备,对原有的账面记录作调整,能真实、恰为的反映资产的经济实质国际会计准则有关《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 中指出,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包括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而可靠 性包括真实性和实质重于形式2、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现象越來越复杂,经济现在的表现形式也口趋多样化, 从会计的职能来看,会计必须反映交易或事项的真实,保证会计核算信息与客观 经济适值相符,同吋也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尊重,而不是简单的依据法律形式 在具体会计核算中表现在一下方面:(一)资产的定义与内涵方面新会计制度中规定:“资产,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有企业拥有或控制 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首先,制度规定资产必须由企业拥 有或控制,所谓控制是指虽然本金业并不拥有该项资产的所有权,但该资产上的 收益和风险已经由金业承担,例如融资租入固定资等。
企业虽然不拥有、但行使 控制权的资产纳入会计核算的范畴,反映客观经济实质,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 具体体现其次,制度规定资产应该预期给企业带來经济利益,按照这一规定, 并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企业的一些资产已经不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 入的项H,如陈旧毁损的实物资产、已经龙望收回的债权、己经盘点财产损失但尚未处理的资产等,都不能再作为资产来核算和陈报二)融资租入固定资的确认与记录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本所有权关系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其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金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承租期间内,虽然其所有权在法律形式上扔属于出租方,但由于资产租赁期包括•了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承租方因拥有该资产可获得经济利益,和应的也承担了和关风 险,从其经济实质上属于承租方因此,融资租入固定资应作为只有固定资产进 行管理与核算,并按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中两者较低者, 作为入账价值折I口政策与只有固定资产相一致三)自建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企业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到底从何时起计提折旧,其长期借款利息何吋停止 资木化,何吋从“在建工程”科FI转入“固定资产”科是关系到企业会计信 息真实与完整的一个方面。
以前是根据形式丄的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为准新会计 制度规定,这些核算方法将取决于“达到预期可使用状态”这体现了实质上的完 工四)收入的确认原则新会计准则规定,收入的确认应满足4个方面的条件: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 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②企业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 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出售的商品实施控制;③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 企业;④相关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计量从这些条件分析,在商品交易中,强调 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应从实质上判断商甜所有权的主要风险与报酬的转移,不在注 重形式上是否已经取得收取价款的权利3、进度安排第1—4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所需资料确定方案, 完成开题报告第5-8周:完成一稿交给指导老师审阅第9-12周:根据修改意见完成二稿,交给指导老师审阅第13-16周:根据修改意见完成三稿,交给指导老师审阅,确定论文终稿后打印 上交指导老师第17周:准备论文答辩4、指导教师意见该学生调研比较充分,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已明确已经具备开始设计(论文) 的条件,同意进入论文写作阶段指导教帅签名:年 月 日二、开题报告撰写规范开题报告应根据教师下发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 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设计开始后三周内完成。
内容应包扌匚%1 目的及意义:根据毕业实习(调查)积累的资料和检索的国内外资料,写 出所选题H的H的和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语言应精练1 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案:根据现有条件,确定设计(或研究)内容和分析框 架应实事求是,思路清晰,内容翔实1 进度安排:至少应分3个以丄时间段安排丄述设计或研究内容1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必须是指导教师本人亲口书写并签名应明确表示“同 意”或建议作何修改、注意什么问题等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荔森纸业有限公司的运用目录摘要 1Abstract 丄1绪论 22田林荔森纸业冇限责任公同的介绍和说明 2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概述 33.1实质重于形式的定义及其内涵 33.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适用范围 43.3制定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意义 54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荔森纸业有限公司中的运用 64.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融资租赁核算中的运用 64.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收入确认中运用 75结论 8参考文献 9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现象越來越复杂我国设计了一•套公认会计原则和惯 例,主要ri的是为了防范会计核算小的风险ri前国内的公认会计原则已经增加 为13项比较重要的准则,其中便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作为一项新的会计准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概念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又将如何应用它呢?本文结合无形资产等会计案例,从理论的实践说明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这个 概念的演变过程、定义及其内涵、必要性和重要作用,以及它的出现对会计人员、 会计工作将來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并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的出现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实质重于形式的定义和内容第二部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三部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准则、会计实务、会计1绪论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现象越來越复杂,表现形式也口趋多样化因为会计 的职能要求会计必须真实反映交易或者事项,所以会计人员的工作也跟着复杂起 來为了保证会计信息与其所反映的客观经济事实本质上相符,会计人员应运用 自己的经验和专业技能认清交易或事项的实质,而不能简单的依据其外在表现形 式或法律形式做出判断例如关联方交易的确认,在新会计准则制度中规定,企 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 一方施加重大影响,着重于实质上的处理与企业的交易时是否存在着有碍公平交 易的因素,以及交易的结果是否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等问题,而不是单纯从形 式上如比例等数据简单加以判断。
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交易或者事项在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方面 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甚至是背离这一•方面给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带来 了困惑,另一•方面也使会计人员对于可供选择、操作的空间更为需要例如,企 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租期未满之前,从法律形式上讲其所有权并没用发生转 移,仍属于出租人而不是承租人所有但是从经济实质上讲,与固定资产相关的 收益和风险已经转移给承租人,承租人实际上也能行使该固定资产的控制权因 此在会计处理上,承租人应该将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