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考复习知识要点提纲.doc
8页八年级地理上册中考复习知识纲要八年级复习提纲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的热带,没有寒带;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带,气候温和,适于人类生存海陆兼备,有利于对外贸易,海陆交通方便 2.我国陆地面积以及在世界的位次: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3.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我国两个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4.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位置、简称和行政中心: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镇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34个省级行政区域位置、形状,几个主要的省区形状如黑龙江(形状独特)、武汉(长江W经过的地方)、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北回归线经过的四省区)等要牢记;简称和行政中心要牢记5.我国的人口分布的特点: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东多西少以黑龙江的黑河、云南的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我国总人口14.4亿6.我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汉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汉族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集中在东北、西北、西南;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是云南省蒙古族传统节日是那达慕大会,傣族传统节日是泼水节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一、地形、地势:1.我国的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1)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3)山地占我国面积1/3,山区占2/3,山区多发的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山区发展的产业:林业、旅游业、畜牧业2.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及其界线:(在右图连出三级阶梯分界线)第一、二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东北-西南走向)3.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及其相对位置(P24):青藏高原地表特征:远看是山,近看是川黄土高原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内蒙古高原地表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际云贵高原地表特征:地面崎岖不平,喀斯特地貌广布4.东北平原--黑土地;华北平原--黄土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5.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柴达木盆地(聚宝盆);四川盆地(紫色/红色盆地)二、气候: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气温由南向北递减;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影响因素——地形因素冬季的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2.我国的五个温度带划分:从北向南: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青藏高原区3.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受海陆位置影响,我国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4.我国的干湿地区划分:湿润区(>800mm)、半湿润区(400-800mm)、半干旱区(200-400mm)、干旱区(<200mm) 分别对应的景观(植被)为: 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5.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6.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山高原气候我国气候的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7.我国温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季风区。
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同温带季风气候相比,季节变化基本相似,只是冬天温度较高,年降水量增多,共同特点都是雨热同期三、河流和湖泊1.主要河流和湖泊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所在区域为外流区,湖泊为外流湖,为淡水湖我国第一大河是长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最大的人工运河是京杭运河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所在区域为内流区,湖泊为内流湖,多为咸水湖;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最大的内流湖(咸水湖)是青海湖2.列表对比长江、黄河 项目长江黄河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海洋东海渤海上中下游划分宜昌、湖口河口、桃花峪流经省区青、藏、川(蜀)、云(滇)、渝、鄂、湘、赣、皖、苏、沪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主要支流雅大岷嘉乌;汉江(最长支流),湘江(洞庭湖)、赣江(鄱阳湖)(配合口诀记忆)洮河、湟水、汾水、泾河、渭河(最大支流)上游——“水能宝库”中下游——“黄金水道”“塞上江南”是指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引黄灌溉形成。
问题及措施上游--水土流失--还林还草/植树种草中游--河道弯曲--裁弯取直 围湖造田--退田还湖中下游--水污染--防治水污染上游--土地荒漠化--还林还草/植树种草 凌汛--------引爆中游--水土流失----植树种草,保持水土下游--地上河--加高、加固大堤3.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的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解决地上河根本措施: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除此外,建设大型水库、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输沙清淤也是黄河的整治措施4.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因为长江上游落差很大,水流湍急,水能蕴藏量很大自西向东流的过程中又有多条支流和湖泊汇入,加之二、三阶梯间地势落差比较大,故长江中游的水能资源也比较丰富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5.能够在长江水系图上,找到三峡、葛洲坝水利的位置:提示:在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宜昌前,位于二、三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可再生资源:土地、水、森林等。
非可再生资源:各种矿产资源,特别像煤、石油、天然气等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2.我国土地的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难以利用的土地3.耕地分为旱地和水田,大致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南方是水田,北方是旱地土地利用类型季风区/非季风区干湿地区主要地形类型耕地(旱地/水田)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区东部的平原、低缓丘陵、盆地林地季风区湿润区山地草地非季风区半干旱区高原难以利用土地非季风区干旱西部的盆地、高原4.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土地荒漠化等针对我国土地存在的问题,国家把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5.我国的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和地区分布特点:(1)季节(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解决办法:兴建水库2)地区(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解决办法: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等工程补充:华北地区春旱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春季降水少社会经济原因: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6.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污染和水浪费现象非常惊人。
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节水、保水)7.南水北调工程及其重要性:南水北调是将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和西北地区,缓解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工程规模巨大,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8.中国的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空间资源 海洋污染是引发赤潮的主要因素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1.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第一产业我国的农业部门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南方和北方地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西北和青藏地区);我国的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林业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三大林区;渔业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河地区2.我国的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和棉花等主要类型总结:粮食作物:南稻北麦(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油料作物:黄淮花生区和长江油菜带;糖料作物:南甘北甜;(最南的甘蔗和最北的东北平原的甜菜);三大棉区: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热带作物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包括橡胶、椰子、咖啡、油棕等。
3.利用自然条件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山区——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发展种植业西部地区——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地势低洼,河湖较多的地区,适宜发展渔业4.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是第二产业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的共同特点都是沿海地区,从北往南依次为:(1)辽中南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发展的优势条件:①矿产资源(煤、铁、石油等)丰富;②交通便利;(2)京津唐工业区: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优势条件:①交通便利②资源丰富③科技发达等(3)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优势条件:①交通便利 ②市场广阔4)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优势条件:①临近港澳,地理位置优越; ②侨乡众多,带来资金、 技术和管理经验5.我国主要能源: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省;石油是我国第二大能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我国所需的铁矿石主要是从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进口6.北京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中心发展的有利条件:科技和人才(知识)7.交通运输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官”1)现代化的运输方式主要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五纵三横),结合教材P103的铁路干线图来记忆五纵: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三横: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2)比较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点和缺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见课本105-108页)运输方式特点适宜运输公路运量较小,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到门”的运输鲜活的或易变质的货物,运距较近铁路运量较大,速度较快,运费较低,受天气影响小长途大宗货物运输航空运量小,速度快,运费高,受天气影响大急需或贵重的货物水路运量大,速度慢,运费低,受自然条件限制大时间不受限制的大宗或笨重货物管道运量大,速度较快,运费低气体或液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