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教案 北师大版.doc
22页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学习与探究学习主题说明19世纪中期,经历了“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生产规模成倍扩大,工业产品的数量急增,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需要越来越多的工业生产原料市场和产品销售市场于是西方列强瞄准了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国土辽阔的中国而这时的中国,政治上腐朽,经济上闭关自守,已远远落后于世界由于清政府在对外贸易上采取闭关政策,西方国家无法通过正常的贸易渠道打开中国市场,于是他们采用武力叩关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1840年6月,英国以林则徐禁烟为由派出舰队,进行武装挑衅,鸦片战争爆发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加上军事装备及技术落后,清政府战败1842年,在南京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这仅仅是一个开始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兵逼北京城,烧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系列不平等条约。
沙俄趁此时机,割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1894年,日本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定了《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势日益沉沦,而中国人民却顽强抗争着,他们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鸦片战争爆发前,林则徐积极从事禁烟运动,制止鸦片对中华民族的侵害太平天国运动在鸦片战争后风起云涌,不仅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而且有力地打击了外国的侵略势力70年代,我国边疆地区出现危机,左宗棠率领清军进入新疆,收复了新疆地区,巩固了边防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以邓世昌为代表的清军爱国将领面对日军的嚣张气焰,沉着冷静,奋勇杀敌八国联军侵占北京,遇到了义和团的英勇反击本主题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两方面介绍了中国近代初期的这一段历史这是一段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段民族的抗争史,更是一段民族的觉醒史1840年的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深远,中国从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鸦片战争被视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内容标准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 学习导引19世纪中期,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的西方列强尤其是英国商人,找到了“鸦片”这一特殊商品,迅速改变了中英贸易中英方不利的地位,贸易额巨增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一批官吏痛陈鸦片的危害,主张禁烟林则徐受皇帝指派,到广州查禁鸦片他到广州后,采取多种措施,查禁鸦片,捕捉烟贩,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捍卫了民族利益及民族尊严由此他成为我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一百多年来,林则徐这个名字,已成为鼓舞中国人民维护祖国尊严、抵御外侮的精神力量鸦片贸易中断,英国无法打开中国市场于是采用武力叩关,欲强行打开中国的国门禁烟成为英国政府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场战争及条约验证了当时清政府的腐败与腐朽,更严重的是《南京条约》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理解与探究一、选一选1、 19世纪上半期,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俄国2、 英国找到的改变了传统贸易中不利地位的特殊商品是: ( )A.烟草 B.瓷器 C.茶叶 D.鸦片3、 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 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是: ( )A.林则徐 B.道光皇帝 C.关天培 D.琦善4、 英军先派兵占领,然后通过《南京条约》正式割占的地方是: ( )A.台湾 B.香港岛 C.香港 D.澳门5、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 ( )A.封建社会 B.殖民地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二、练一练6、“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你能推测出这是谁说的话吗?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7、《南京条约》有哪些主要规定?请列举三、试一试材料一:“继葡萄牙人之后是荷兰人和英国人,他们也是由海路到达中国;而在北面出现了俄罗斯人,他们是从陆路到达阿穆尔河流域的中国人坚决避免同所有这些入侵者亲近他们将贸易关系限制在少数几个港口,拒绝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事实上,中国人对外部世界毫无兴趣这表现在他们对欧洲和欧洲人一无所知方面他们几乎不知道欧洲的位置,而且也很少问津。
关于欧洲的各个民族,他们完全混淆不清,只是笼统地称他们为‘长鼻子蛮族’ -------摘自《全球通史》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语,摘自《口岸开放与社会变迁》8、(1)材料一反映的是18、19世纪时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你认为材料一介绍的情况与史实吻合吗?(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归纳出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情况9、“《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请结合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谈一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和认识★ 相关链接中英《南京条约》赔款用的什么货币单位? 因为自16世纪起,西方商人每年都从中国购买大量茶叶、丝绸、瓷器等,而他们带来的呢绒、布匹、金属餐具销路不旺,很难打开中国的市场双方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西方商人每年都要用大量银元支付贸易逆差这样,大量外国银元流入中国那时候,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多达几十种,常见的有西班牙银元、沙俄、法国、荷兰、墨西哥银元等。
其中,西班牙银元是最先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始自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并且在19世纪中期以前,曾广泛流通于中国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因此,它也称为“本洋”本洋是西班牙从1535年至1821年期间在墨西哥铸造的,因币面铸着西班牙皇帝的肖像,所以称为“西班牙银元” 晚清时期,中国币制落后,银两成色不一,形制多样而外国银元制作精巧,大小及成色基本一致,便于计算和交易,所以,人们喜欢用它再加上西班牙银元19世纪中期在中国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流用面最广、最多这就是中英《南京条约》赔款用西班牙银元,而不用中国银两的原因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林则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这首诗是1842年,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在西安与家人告别时所做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这联佳句是第二首的第二联诗人气概昂扬,明确表示:纵是被贬遣戍,只要对国家有利,不论生死,也要去干;岂能因为个人祸福而避后趋前此时此境诗人深怀忧民之心,忠君之意,难忘报国 “下 摆”的 诱 惑 --—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 1839年8月5日,商船“迈尔本子爵号”返回英国,把中国禁烟的消息带到了英国。
第二年4月7日,在英国议会中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论题是对中国严禁鸦片的反应——是否对华宣战最后这场辩论在操纵会议的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鼓惑下,反战议案被否决了,巴麦尊的武力侵华政策通过 巴麦尊武力侵华政策是有深刻渊源的早在18世纪下半叶,英国就开始了产业革命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推动了工业生产的突飞猛进这种发展要求更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因此,他们瞄准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在当时有世界纺织之都称誉的曼彻斯特市,有一种意念久在场主们心头盘桓不去:如果每个中国人衣衫下摆长一寸的话,就够整个曼彻斯特纺织业忙上数十年但是中英贸易一直被限制在广州,又只能通过清朝官府特准经营对外贸易的13行的行商进行,结果英国在对华贸易上,每年都有二三百万两白银的入超,这与英国资产阶级向中国输出商品的初衷大相径庭 英国政府一次次派出使团,试图通过外交谈判拓宽对华贸易的渠道,都没有成功于是英国国内的侵华叫嚣再没有停止过,英国政府也着手战争准备只是由于鸦片贸易改变了入超的状况,英政府每年又可坐收300万英镑的税款,宣战之事才未立即提上日程 中国的禁烟运动再次引发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战争狂热从中国逃会英国的大鸦片贩子查顿,写了一本鼓吹侵华的小册子,在政府官员和英国商界广为散发,并四处奔波,纠集了300余家与鸦片走私有瓜葛的商行,一起敦促政府发动对华战争。
巴麦尊曾多次召见查顿,根据他提供的情报拟订了战略,并通过他的影响,使内阁和议院最终批准了对华作战计划内容标准2 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学习导引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更加动荡不安,清政府的黑暗统治和沉重的封建剥削,以及外国侵略势力所造成的灾难,激起人民进行反抗斗争影响最大的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金田起义后,太平军发展很快,1853年3月占领南京,影响达18个省,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因此,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洋枪队是清政府和英法侵略者相勾结,雇佣美国人华尔组织的它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反动势力之一太平军先后在上海附近的“青浦”、“太仓”等地的战斗中,大胜洋枪队,后来在浙江的一次战斗中击毙洋枪队的头目华尔这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典型事例★ 理解与探究一、选一选1、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人物是: ( )A.洪秀全 B.杨秀清 C.石达开 D.洪仁轩2、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京”是现今的: ( )A.北京 B.天津 C.南京 D.上海3、 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被太平军击毙的洋枪队的头目是: ( )A.华尔 B.戈登 C.勒伯勒 D.塔提夫二、试一试材料一:在1860年—1862年太平军试图攻下上海之时,那里的西方人组织了一支凶猛的反击力量。
——摘自《剑桥插图中国史》4、结合你了解的太平军的知识,分析材料中说的“西方人组织了一支凶猛的反击力量”指的是什么?这支反击力量在你眼中凶猛吗?6、 请你收集课外资料,说一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相关链接 “ 永 安 封 王”永安是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占领的第一座城市太平军在永安进行休整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