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声音是什么学教案.doc
4页课题1.1声音是什么时间2012年8月29日,周三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主备徐汉兵教案第一步:【解读课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声音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方法通过学生经历用多种方法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过程,鼓励学生的思维形式向开放性和独特性发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使用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物理实验的习惯,从中感受到物理学的真实性以及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教学难点: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第二步:【引领探新】【设置情境】 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声音.请同学们讨论: 如果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突然变成一个无声的世界我们的学习生活又是一个什么样子?引出课题“声音是什么”学生分析讨论回答问题.【新课教学】请学生设计方案:一张纸、一杯水,一个笔帽、一根橡皮筋,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你能不能设计方案使其他的物品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各组提出活动方案、讨论实验探究】探究“声音的产生” (1).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实验:将一只长尺沿着桌边放好,拨动直尺露出桌子的一边,然后再使其停止振动.(3).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总结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
再看一看图1-1(a)、(b)两个实验,在此基础上归纳得出结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4).介绍什么是声源?并让学生举出哪些物体是声源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1).提出问题:“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吗?” (2).教材图1-2所示的实验,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3).教材图1-3所示的实验,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4).教材图1-4所示的实验,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5).小组讨论:还有哪些实验或事实支持上述结论?声音是一种波,声具有能量【演示实验】→烛焰舞蹈教师设疑:声源的振动会引起其他物体的振动,它是以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呢?【投影】→水波信息快递】声音是一种波投影】声波碎石等声音具有能量的生活实际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小石头…这些都表明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声能拓展】指导学生阅读“用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石头”第三步【总结提升】 让学生归纳小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反馈评价】对学生的“当堂反馈”进行评价 【反思教学】学案第一步:【温故而知新】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什么第二步:【师生共探究】一、声音的产生【科学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 活动:用各种方法使物体发出声音。
信息快递】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2. 小组交流:物体发出声音时,(发声处)的共同点是 3.探究结论:声音是由于声源的 产生的信息快递】人们在研究物理问题时通常会选用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我们把通过转换研究对象间接获取信息的研究方法叫转换法二、声音的传播(一)【科学探究】→传播声音的物质有哪些1. (猜想)→我认为 也可以传播声音2. (走进生活)→生活中的这些事实可以证明我的猜想3.(探究活动)我还能设计这些实验来进一步进行研究 我做了 活动 我观察到 现象4.(小组交流)我们根据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认为: 可以传播声音5.(信息快递)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6.(结论)声音的传播 (需要/不需要)介质声音 (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二)声速【小组合作】1.猜一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需要时间吗?2.走进生活:哪些现象或事实支持你的猜想?【信息快递】声音的传播快慢用声速表示。
它的单位是m/s,表示:每秒钟传播几米读一读】人们在很早以前就进行过多种测量声速的实验:早期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用枪来做实验的助手a拿着枪站在一个量好的距离外,助手b拿着秒表站在原点看到信号后a对空鸣枪,b看到烟和火花就开始记时直至听到声音是再按秒表停止记时看到火花和听到声音之间的时间就是声音通过这一段量好的距离之间所用的时间信息快递】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速度约为1500 m/s;在钢铁中传播得更快,速度可达5200 m/s阅读材料】一、物理上的真空 本指没有任何物体存在的空间,但什么都没有的空间是不存在的真空的含义是指在给定的空间内低于一个大气压力的气体状态人们通常把这种稀薄的气体状态称为真空状况二、理想化方法 理想实验,又称思想实验或思维实验, 在研究真空能否传声的时候,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的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越来越弱,可以得到结论:_________实验中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但可以通过铃声的变化趋势,推测出真空时的情况,这种方法称为“理想化实验法”三、能量 宇宙间任何地方的任何变化,从宇宙大爆炸到眨一下眼睛都意味着有能量存在。
能量可以导致事物的发生,引起物质的变化,它无处不在,并有多种形式第三步:【小结与评估】 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当堂反馈】(8-15分钟)相互交换批改(1).教材P10 WWW . 1.(2).将拨响的琴弦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原因是 ( )A 声音被手挡住了 B 声音被手吸收了C 琴弦的振动变小了 D 琴弦的振动停止了(3).在月球上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这是因为 ( )A 说话时声带没有振动 B月球上没有传声介质C 产生的声波被月球吸收了 D耳朵失去听觉(4).下列实验与实例,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 )A 用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BP机,BP机显示号,却听不到BP机呼叫B下雷时,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听到远处的雷声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交谈(5).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大声呼救 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C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D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6).人说话、唱歌时发声靠的是_____________的振动,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___传播的.(7).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这说明__________能传声.(8).歌中唱道“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面涉及到的声源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隔墙有耳”这句谚语主要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学后反思】同学们,今天的新课学习即将结束,你收获了哪些?还有哪些还需通过努力得以实现呢?不妨写下来吧!!!你的疑惑:目标达成:1. 结合生活经验,初步了解声音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2.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方法 )3. 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了解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了解声波具有能量 )4. 经历用多种方法探究声音产生的过程,逐步形成思维的形式向开放性和独特性发展 )5. 逐步养成善于使用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物理实验的习惯,从中感受到物理学的真实性以及物理和生活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