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办学历程与现状.doc
14页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办学简史1975-2013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二 O 一四年一月·1·目录一、历史沿革; 二、浙江财政银行学校(1975-1978) ;三、浙江银行学校(1978-2000) ;(一)规范基础,学校稳步促发展(二)开拓提高,教学评估上等级(三)适应转轨,探索办学新模式四、浙江金融职业学院(2000-2013) ;(一)办学升高职,迁址新校区(二)建设示范校,铸就新辉煌(三)确立新目标,扬帆幸福路五、历任校领导六、图片(反映不同时期校园风貌三张)·2·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历史沿革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 1975 年的浙江财政银行学校, 1978 年分设为浙江银行学校和浙江财政学校,1994 年被国家教委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00 年 6 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2002 年 1 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浙江金融职业学院2006 年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校 名时 间校 址1975 年暂借杭州市郊七堡蚕种场1977 年 2 月萧山县城厢镇临时过渡 浙江财政银行学校1975.4.30-1978.8.291977 年 6 月迁至文一街杭州师范学院杭州分校分部浙江银行学校1978.8.29-2000.61979 年 3 月迁至杭州清泰门外一堡定江路 32 号; 2000.6-2003.9杭州清泰门外一堡定江路 32 号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2003.10-至今2003.10 学院迁至下沙校区(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 118 号)其中成教学院、培训中心2003.10-2008.12 继续在老校区,2009.1 迁至下沙校区·3·浙江财政银行学校(浙江财政银行学校(1975-19781975-1978))1974 年,浙江省财政金融局向省革委会呈报开办“浙江财政银行学校”申请。
1975 年 4 月 30 日,经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建立“浙江财政银行学校” 浙江省财政金融局办公室副主任朱文伟同志负责学校筹建工作,并从财政、银行系统各地抽调 8 名同志一起组成学校筹建小组,开始了艰苦办学历程当时学校暂借杭州七堡蚕种场一幢三层楼作为教室和宿舍,面积约为 1500 平方米,教工与学生工作、学习、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学校教工只有一间办公室,教材由教师自编自刻油印;1975 年首届招收财政、银行两个专业各 60 人,当年 11 月 1 日,举行首届学生开学典礼,来自全省各地推荐的 120 名工农兵学生报到入学1976 年因国家招生政策调整,影响了当年的 76 级招生,直到年底才招收到 1976 级新生120 名(其中包括浙江籍在黑龙江支边的 40 名知青) ,仍是银行、财政专业各 60名,到 1977 年 2 月,76 级学生才报到入学,1978 年 3 月,77 级银行信贷、财政专业各 100 名学生报到入学建校之初,校舍定点步履艰难,东搬西迁,过了一段“游牧式”的办学1975 年至 1976 年,租住七堡蚕种场为校舍1976 年,学校在清泰门外一堡乌龙庙处调拨到 18 亩桑园地,成立基建组,开始建设新校舍。
1976 年底,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把萧山县城厢镇庵弄一所旧房拨给学校,改建修缮为临时校舍1977 年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同省财政金融局协商,将杭州文一街原杭州师范学院数学系房屋借于学校使用,萧山临时校舍交还省机关事务管理局1977 年 6 月,75、76级两个年级 240 名学生,又随同学校迁至文一街1978 年初,因杭州师范学院办公用房调整,学校又迁到正在乌龙庙建设中的新校舍当时学生宿舍尚未建起,食堂(兼礼堂)已建好,教师办公、学生上课和住宿合用在一幢刚建好的教学楼内,所以条件较以前有了改善1978 年,历时二年初期规划的 3000 平方米建筑校舍建成建校伊始,专任教师少,师资比较困难,学校除了内部挖潜,省财金局相关业务人员支援授课、外,还聘请浙江省委党校、浙江麻纺厂、杭州皮革厂、杭十中、杭四中等学校和企业单位教师兼课,保证了主干课程的基本开设从1976 年开始,浙江省财政金融局机关又陆续选调了一批富有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同志进校,分担行政、教学、基建、后勤等任务,1977 年开始从本校或期货高校的历届毕业生中,选择优秀毕业生深造培养,充实师资队伍,初步组成了一支基本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骨干队伍。
·4·浙江银行学校(浙江银行学校(1978-20001978-2000))(一)规范基础,学校稳步促发展(一)规范基础,学校稳步促发展随着财政银行体制的改革,银行恢复系统管理体制, 1978 年 8 月 20 日,经浙江省革委会(浙革发[1978]87 号)批准成立浙江银行学校,与浙江财政学校分设1978 年 10 月,浙江省财办党组任命艾兆信副校长、党总支书记(主持学校工作) 1979 年为解决海岛、山区金融人才尤为短缺的矛盾,分别与舟山、丽水人民银行合作办学,设立舟山、丽水分校,当年舟山、丽水分校分别招收 70 名、50 名学生,本部招收 150 名学生,共招学生 270 名随着金融事业的发展,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设立,各类金融专业人才的需要更为迫切,学校增设了农村金融专业,1980、1981 年每年招收农金和信贷两个专业200 名学生1983 年秋季又增设了保险专业,当年招生人数增加到 320 名1984 年 10 月,管彦福任校长、党总支书记82 级城金专业学生参加人行总行组织的《银行会计》课程统考并获第一名由教育部批准, 1982 年我校办起了全国第一个银行中专函授教育,学制三年,11 月省内招收首届中专函授生3348 名, 1985 年 7 月,学校首届函授中专有 2535 人毕业,同时招收了第二届函授中专生 3000 名。
为了对在职金融干部进行专业培训和提高,招收 50 名人行干部中专班1984 年 7 月受人民银行省分行委托,学校承办了二个在职干部电大班(党政类、经济类各一个班),学员 100 人随着人行、工行两行分设,1986 年,学校设立了农金、保险、金融管理、城市金融、外汇、基建财务信用六个专业,为省邮政储汇局委培了一个“邮政干部中专班” ,1986 年共计在校生 1147 人,达到建校以后在校生规模的第一次高峰期1987 年 6 月,学校成立首届党委,管彦福为党委书记1988 年 3 月,张民风任党委书记,浙江省人行宁波银行干部学校划归浙江银行学校管理,同时挂牌浙江银行学校宁波分校1989 年 2 月省人行副行长王长仁兼任校长1988 年,学校第三届中专函授设金融、保险二个专业,服务面扩大到甘肃、江苏、安徽等六省共招生 4520 名当年为浙江和新疆邮政系统举办《储蓄业务与管埋》单科函授,学员 200 名1988 年,先后与陕西财院、福建金融干部管理学院联办大专函授,学员 300 多名到 80 年代末期,学校己成为既有全日制中专,又有银行内部的干部中专,既有大专和中专函授,又有短期干训的多层次、多形式的金融人才培养基地。
在教学科研方面,1978 年为解决专业师资和管理干部的不足,省人行在系统内继续抽调富有银行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老同志任教和管理工作同时,自主培养师资,对历届留校毕业生采取保送、报考财经院校,参加短期培训等形式,积极进行培养提高,充实学校师资队伍,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到 1983年,学校已能按照人总行教学计划开设各门课程并自编教材近 20 种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加快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1980 年成立了金融研究小组,1983 年改为·5·金融研究会,重视金融科学的研究和教育规律的探索,并多次举办学术讨论会,使校园科研气氛十分浓厚1980 年创办了《金融教研活动简讯》 ;1983 年 5 月改为《金融教学通讯》 ,1984 年又改名为《浙江金融教学》 (双月刊) ,1990 年改名为《金融教学与研究》 1985 年后,在教育改革方面,确定以学校管理工作的改进为突破口,制订了《教师工作规范》 ; 1986 年有 12 位教师参加了人总行组织的 12 门学科统编教材编写,参编人数居各银行学校之首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启发式和案例教学,开辟第二课堂,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办起了模拟银行、货币陈列室、模拟保险公司、模拟法庭等。
在校园建设上,1978—1983 年的五年期间,学校征地面积又扩充了一倍,完成了综合楼、第一幢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和运动操场等基建项目1984-1989 年里学校完成了第二幢学生宿舍楼的建设,1984 年教工餐厅开始启用,学校又征用了二十亩土地,建起了 850m2的风雨操场,从而改善了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至 1989 年,学校占地达到 64 亩,建筑面积 23507m2二)开拓提高,教学评估上等级(二)开拓提高,教学评估上等级1990 年 1 月柯伯杰任党委书记、校长适逢国民经济进入“治理” 、 “整顿”时期,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省农行、省建行和保险公司自办中专教育,学校办学受到较大影响,1990 年仅招收农金、城金、国际金融专业学生 239 名,当年还招收第四届函授中专生 575 人,从而保持了在校生的基本规模1991 年 5 月,89 级城金专业学生参加人行总行教育司的《银行会计》统考并获得第一名1991 年根据总行智力援藏的计划,接受了初中中专西藏班(城金信贷专业)30 名学生,同时招收省内计划生 190 名;面向信用社系统,招收了一个信用合作班 36 名学员(干部中专),还设立了金融财会专业,面向社会招收了三个职高班,计 143 名。
1992 年经多方努力,分别招收计划生 181 名、委培生 209 名1993 年招收全日制学生 361 人,在校生达到 1082 名的高峰1991 年始学校建立并逐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当年 10 月学校召开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发挥民主管理作用1992 年 4 月张耀任校长、党委书记1992 年新建的 3500m2容纳千人的学生食堂和礼堂开始启用;学校还成立电教中心,学校摄制的电教片多次获得人总行电教中心的奖励1993 年 9 月学校在省人行的支持下与杭州大学联合举办了杭州大学金融学院分院1993 年 10 月,浙江省金融教育基金会成立随着我省金融事业迅猛发展,1994 年学校招生数急剧上升,不同层次的学生共招收了 1134 名,其中校内 11 个班,包括设在我校的杭州大学金融分院二个大专班 83 人,九个中专班 460 人,夜中专招收了三个班 153人招生结构有计划生、委培生、自费生等,由于新教学大楼尚未竣工,还在宁波人行干校,煤炭学校,水电干校,金华工行干校等校协办了八个班 438 名学生,学生总数达 1500 人,创建校以来的最高记录,学校开始一条面向市场拓宽办学渠道的新路子。
1993 年开始在教师中组织“基本功”竞赛活动,突出重点狠抓学生的技能教·6·学,激发学生勤学苦练的积极性,在人总行组织的全国银校珠算、点钞技能大赛中,我校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会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幕华先后两次来我校视察,充分肯定了我校办学成绩1994 年学校实施《教师教学质量奖考核办法》 ,进一步完善了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体系,被评为全国人行系统金融教育先进单位同年 9 月,学校被国家教委命名为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得到了普通中专学校的最高荣誉,学校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产助教,产教结合是学校管理和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更是学校贯彻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重要途径1984 年 6 月校办储蓄所开业, 1987 年办起浙银校印刷厂, 1988 年 5 月,浙江银行学校实验城市信用社开张营业,1992 年实验城市信用社更名为浙江银校实验银行(一级法人) ,设立三个办事处和一个代办所;1993 年学校和浙江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联合创办清泰证券交易营业部(一级法人) ,开展上海、深圳等证交所的 A 股和国债期货等委托交易;1999 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