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雏鸡的饲养.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88364065
  • 上传时间:2019-04-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断喙时间鸡的断喙时间一般在8―10日龄时进行断喙前后应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和维生素C,以减少断喙而产生的应激二)断喙方法手术者一手握雏鸡的双脚,一手固定雏鸡头部(大拇指置于雏鸡头部后面,食指置于颈部下方轻按紧靠喙底的咽喉处,使雏鸡舌头缩回),使其略微向下倾斜将鸡喙插入适当的断喙孔,大约切去雏鸡上喙的1/3,注意切掉生长点,烧灼约2秒钟止血,剩余部分的长度离鼻孔要有2毫米切断部位横切面上呈焦黄色,精确断喙可以一直保持到产蛋期 (三)注意事项 1.禁止上下喙张开进入断喙孔,否则易将雏鸡舌头切断或烫伤 2.最好用全自动切嘴机刀片要锋利,刀片与断喙孔板结合处要严密刀片呈暗红色,温度大约在650℃时为断喙适宜温度温度低时鸡喙会被撕下而不是被切下;温度高时,鸡喙就会粘在刀片上,而使鸡喙受到损伤上述两种情况都会有出血现象,应及时处理,否则鸡群会发生互喙现象,造成鸡体失血过多而死亡 3.固定鸡头手指用力要适当,否则会造成上下喙不齐或是噪扭曲现象断喙不充分在产蛋后期易形成啄癖,鸡只互啄背部及后腹部羽毛,会发现鸡只的背部无毛或只有羽髓;鸡只食入羽毛会导致腹泻,引起产蛋量下降和浪费饲料;扭曲交叉状喙的鸡只,则因采食、饮水困难,影响生长发育,在鸡群中表现为个体较小。

      4.断喙后,饲料、饮水供应要充足 5.断喙有可能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应及时投入抗生素加以预防二)、第2-3周:启动免疫期在育雏的2-3周内,雏鸡母源抗体水平逐渐衰减到零,但雏鸡本身免疫产生的主动免疫抗体尚未上升而且此阶段的免疫多而集中,各种免疫应激因素多,为了保证雏鸡正常生长,必须加强舍内外环境的消毒,提高鸡舍内外卫生标准,有效降低舍内病菌、病毒的含量;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减少各种免疫因素对鸡群的应激;避免时间性疾病的发生,如:鸡球虫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Ⅰ、鸡球虫病温暖多雨的春夏季平养雏鸡易得,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下的鸡群,以15-50日龄的雏鸡最易感染发病率高,死亡率可达80%病愈的雏鸡生长发育受阻,长期不能康复 本病特点:主要表现为排血样粪便,羽毛松乱,鸡冠发白,生长停顿,腹泻剖检时见肠道高度肿胀或气肿,肠壁增厚,上有许多白色斑点和出血斑盲肠肿胀,比正常的肿大3-5倍,充满凝固的血液或是充满鲜血发病主要原因:①、垫料潮湿;②、饲养密度大;③、卫生条件差;④、垫料更换不及时;⑤、饲养管理不善等预防措施:1、改变饲养方式,由地面平养改为网上平养或笼养,避免雏鸡接触粪便2、搞好鸡舍和周边环境卫生;保持鸡舍垫料干燥;粪便及时清走,清扫出来的粪便及垫料要做发酵处理。

      3、加强饲料管理,增强鸡体的抵抗力4、药物预防:建议有发病史的在12-15日龄进行预防性投药,为避免耐药性的产生,要定期更换药物Ⅱ、传染性法氏囊病雏鸡阶段(3-6周龄)发病率最高,随着日龄增长,易感性下降,10周龄后的鸡群很少发病法氏囊病发病快、突然、死亡率高发病以后易出现免疫抑制现象,使其他疫苗免疫应答反应下降或无免疫应答,使患病鸡对多种病原的易感性增强本病特点:鸡群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顿,嗜睡,双翅下垂,羽毛无光泽,肛门有刺激,病鸡不断啄咬自己肛门剖检时,法氏囊肿大、出血,外观呈胶冻样或紫葡萄样,粘膜出血或有出血点;腺胃、肌胃交界处出血;腿部、胸部肌肉有条状或斑状出血;肾脏肿大有尿酸盐沉积 发病主要原因:①、鸡场和周围有法氏囊病史;②、母源抗体参差不齐;③、雏鸡舍内外环境控制不好;④、免疫时机不当控制策略:1、疫苗免疫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方法2、环境控制法氏囊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可在发过病的鸡舍存活很长时间,造成对下批鸡的威胁,因此在做好免疫的同时还应采取严格的卫生防疫措施首先对雏鸡舍或患过病的鸡舍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消毒液以碘制剂、福尔马林较好;其次要加强进鸡后雏鸡舍的隔离、卫生、消毒,严防通过饲养员、饲料、饮水、器具等将病原带入鸡舍。

      3、发病后的处理对发病鸡群及早注射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有较好防治作用同时应改善饲养管理,提高鸡舍温度;充分供应饮水,在饮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减轻对肾脏的损害;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含量,提高维生素含量;投服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等法氏囊病免疫的关键点控制:1、疫苗选择有活苗和灭活苗两种,灭活苗主要给种鸡使用,目的是为后代提供母源抗体活疫苗的毒力有高、中、低之分,高毒力疫苗突破母源抗体的能力强,但对法氏囊损伤严重,很少使用低毒力疫苗对法氏囊损伤轻,但突破母源抗体的能力弱,不能抵抗超强毒株病毒的感染针对当前一些地区流行强毒与超强毒株,必须使用中等毒力疫苗免疫才能有效控制,如:M65、VIRG072、免疫日龄的选择首次接种应于母源抗体降至较低水平时进行,这样才能使疫苗少受母源抗体的干扰,但过迟接种,强毒会感染无母源抗体的雏鸡造成发病正确做法是采血测定雏鸡的母源抗体(琼脂扩散法),当母源抗体降至60-70%时首免,间隔5-7天后二免,这样可保证所有鸡群获得良好免疫没有检测条件时,可参考种鸡场提供的免疫程序,结合当地的疾病发生状况去落实免疫3、免疫方法滴口或饮水免疫饮水免疫是指将疫苗充分溶解到饮水中供鸡饮用,使鸡群获得免疫的方法。

      4、饮水免疫的注意事项:1)免疫前根据舍温停水2-4小时;2)饮水器要准备充足,能保证2/3鸡只同时饮水,免疫前用清水洗涤饮水器;避免使用金属器具饮水免疫;3)根据鸡的日龄、舍温,计算免疫所需要的水量,要求在1小时之内,全部鸡只都饮到足够量的疫苗;4)水中需不含氯及其它消毒剂,可在疫苗水中加入03%的脱脂奶粉,对疫苗有一定的保护作用;5)免疫45分钟后,观察鸡群的饮水情况,饮水量不足的鸡只给予第二次免疫 4-6周龄(抗体上升期)的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 进入4-6周龄,母源抗体消解为零,自身免疫抗体逐渐上升,但尚未具备坚强保护力,因此鸡群非常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是疾病发生的“高危期”此阶段防控疾病的关键点是:1、做好鸡群的隔离饲养、卫生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最好对育雏区封锁隔离,防止经人员、物品、车辆、其它鸡群等传播疾病保持鸡舍内外环境的卫生;坚持带鸡消毒与舍外环境消毒,无活疫苗免疫时,保证每天消毒两次,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含量2、加强饲养管理,避免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任何应激因素的发生都会影响到鸡群的抗体上升,严重时甚至激发各种疾病的发生此阶段的鸡群由初步具备调节体温的能力到完全能够调节体温,因而在温度与通风的关系上,要由0-3周的以保温为主逐渐过渡到温度与通风并重,最后到以通风为主。

      即在0-3周龄当通风与保温发生矛盾时,要先保证育雏的温度,然后再考虑通风;4-6周前期在保证温度的基础上适量通风,后期当通风与保温发生矛盾时,要先保证鸡舍的通风换气,然后再考虑温度在光照的控制上,要降低光照强度到10勒克斯以下,防止啄癖的发生3、继续供给鸡群高营养、全价、均衡的饲料,保证每只鸡获得均衡的营养,保证鸡群体质、免疫器官的良好发育4、雏鸡的免疫器官基本发育成熟,能够很好产生免疫应答,要加强对禽流感、传喉、鸡痘的免疫,以确保产生良好、持久的抗体5、仔细观察鸡群,及时发现、诊断、控制疾病的发生对鸡群的精神状况,采食、饮水情况情况,粪便,呼吸道症状等每天至少保证仔细观察一次当有疾病发生的迹象时,要及时确定疾病类型,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此阶段要重点防控新城疫与鸡痘病的发生,同时做好传喉病的免疫Ⅰ、新城疫新城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春初、秋冬季节为易发期,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达90%,鸡群临床症状表现:缩脖闭眼,张口伸颈,拉黄绿色水样稀便,病鸡常出现脚、翼麻痹,头颈扭曲,转圈等神经症状剖检可见气管、心冠部脂肪、腹腔脂肪、内脏浆膜面脂肪有出血点,腺胃乳头或粘膜出血、溃疡,腺胃与食道交接处或腺胃与肌胃交接处出血,肌胃角质膜下有出血斑。

      十二指肠及小肠黏膜,有出血和溃疡,肠道淋巴组织发达部位形成枣核状溃疡,产蛋鸡出现不整形卵泡、血肿卵泡和卵泡漏出等变化防治措施:1、及早实施免疫,提前建立局部粘膜抵抗力由于雏鸡免疫系统不健全,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免疫程序,都难于保证产生良好的体液抗体,因而在雏鸡阶段,主要靠活疫苗免疫产生的局部粘膜抗体给鸡群提供良好保护在当前的国内环境中,雏鸡出壳后随时面临新城疫病毒的威胁,考虑到局部粘膜抗体的产生受母源抗体的影响很小,因而要及时免疫接种新城疫活疫苗,及早产生抵抗疾病感染的局部粘膜抵抗力最好是1日龄,最迟不能晚于3日龄2、活疫苗与灭活苗联合使用,可以做到优势互补,产生抵御疾病的坚强保护力活疫苗免疫的作用有:①、产生局部粘膜抗体②、激活灭活苗免疫应答,可使免疫后产生的抗体更快更高③、产生体液抗体,拉平鸡群中的抗体水平,低抗体鸡群获得相对更好的免疫应答,抗体上升幅度大,减小了鸡群中个体之间的差异而油乳剂灭活苗加入油佐剂后免疫原性显著增强,受母源抗体干扰较少,能诱发机体产生坚强而持久的免疫力一般接种后10-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后产生的抗体高于活疫苗且维持时间长雏鸡阶段的免疫要保护整个育雏育成区,产蛋前的免疫所产生抗体需要保护整个产蛋周期,因而这两个阶段的免疫要做到活疫苗与灭活苗联合免疫。

      3、根据抗体水平,加强补充免疫当前鸡新城疫发生主要以非典型新城疫为主,原因是鸡群抗体不均匀有效,因而监测鸡群的抗体水平非常重要,要保证HI抗体水平育成期不低于6,蛋鸡不低于9,还要做到产蛋期2-3个月免疫一次弱毒疫苗4、一旦发生新城疫后,可以采取大剂量弱毒疫苗紧急免疫接种,并辅以抗菌素治疗,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注射免疫接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注射部位:1)颈部:应将颈后表皮提起,使皮肤和颈部表皮之间产生气窝,将注射针头扎过皮肤刺入该气窝,注射针头应朝向鸡只身体注射部位应在颈部正中线下1/3处2)胸部:注射人员选用左右胸腔入口起距胸骨嵴3cm水平的长方形用手将胸部羽毛拔开,针头呈15度角将疫苗注入,同时用拇指按压注入部位,使疫苗扩散,防止漏出,且面积在2~3个cm2不外流3)腿部:如两侧胸部都已经注射过疫苗时,可选择腿部内侧皮下注射4)腿部肌肉注射:在利用腿部肌肉注射疫苗时,应在膝关节下部的腓肠肌侧面进行注射注射针头向近身体中心刺入应避开主要血管、神经、关节和骨头2、要点:1)、注射器与针头要严格消毒,并在免疫前需校正注射器量是否准确2)、接种前24小时将疫苗从冰箱中取出恢复至室温,有利于减轻免疫应激。

      3)、疫苗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应充分摇匀,保证每只鸡获得抗原量均匀4)、应避免将疫苗注射到颈部肌肉中或靠近头部或胸部体腔中,否则会造成死亡与肿头5)、不在同一个部位连续注射疫苗,会影响疫苗的吸收,进而影响免疫效果6)、免疫不准确时鸡只通常表现为皮肤损伤、出血、羽毛湿润,要重新补注疫苗7)、每注射100只鸡至少更换一次针头Ⅱ、传染性喉炎传染性喉炎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寒冷季节症状表现严重,死亡率10-20%,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易继发大肠杆菌、支原体病等病鸡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流鼻汁,流泪并伴有结膜炎;鸡冠发紫,笼具上常见咳出的血痰剖检时主要病变集中在气管和喉部粘膜充血、出血,气管内有多量渗出物、血样物或血块各种病毒的感染、寄生虫的侵害、营养不良、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密饲、通风不良均可使病情加剧防治措施:1、发病鸡舍与未发病鸡舍严格隔离,彻底消毒,加强饲养管理,防止扩散2、免疫:1)、5-6周龄首免,13-14周二免,可保护整个产蛋期2)、免疫时要慎重选择疫苗厂家,严格控制疫苗用量选择免疫效果好、副作用小的疫苗使用,免疫剂量不超过1头份3)、为预防免疫反应,可在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