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大行星的故事.docx
12页九大行星的故事 九大行星 水星的英文名字Mercury来自罗马神墨丘利符号是上面一个圆形下面一个交叉的短垂线和一个半圆形(Unicode: ?). 是墨丘利所拿魔杖的形状在第5世纪,水星实际上被认为成二个不同的行星,这是因为它时常交替地出现在太阳的两侧当它出现在傍晚时,它被叫做墨丘利;但是当它出现在早晨时,为了纪念太阳神阿波罗,它被称为阿波罗毕达哥拉斯后来指出他们实际上是相同的一颗行星中国古代则称水星为“辰星” 中国古人称金星为“太白”或“太白金星”,也称“启明”或“长庚”古希腊人称为阿佛洛狄特,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而在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是维纳斯,因此金星也称做“维纳斯”金星的天文符号用维纳斯的梳妆镜来表示金星的位相变化金星同月球一样,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位相变化),但是由于金星距离地球太远,用肉眼是无法看出来的关于金星的位相变化,曾经被伽利略作为证明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有力证据 地球是太阳系中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三它是太阳系类地行星中最大的一颗,也是现代科学目前确证目前惟一存在生命的行星行星年龄估计大约有45亿年(4.5×109)。
在行星形成后不久,即捕获其惟一的天然卫星-月球地球上惟一的智慧生物是人类 因为它在夜空中看起来是血红色的,所以在西方,以罗马神话中的战神玛尔斯(或希腊神话对应的阿瑞斯)命名它在古代中国,因为它荧荧如火,故称“荧惑”火星有两颗小型天然卫星:火卫一Phobos和火卫二Deimos(阿瑞斯儿子们的名字)两颗卫星都很小而且形状奇特,可能是被引力捕获的小行星英文里前缀areo-指的就是火星 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五颗它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自转最快的行星中国古代用它来纪年,因而称为岁星 在西方称它为朱庇特,是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 土星是一个巨型气体行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木星的第二大行星土星的英文名字Saturn(以及其他绝大部分欧洲语言中的土星名称)是以罗马神的农神萨杜恩命名的中国古代称之为镇星或填星 天王星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排列在土星外侧、海王星内侧而名列第七,颜色为灰蓝色,是一颗巨型气体行星(Gas Giant)以直径计算,天王星是太阳系第三大行星;但若以质量计算,则比海王星轻而排行第四天王星的命名,是取自希腊神话的天神乌拉诺斯。
海王星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第八个,是一个巨行星海王星是第一个通过天体力学计算后被发现的行星因为天王星的轨道与计算的不同,1845年约翰·可夫·亚当斯和埃班·勤维叶推算了在天王星外的一个未知行星可能的位置1846年9月23日柏林天文台台长约翰·格弗里恩·盖尔真的在这个位置发现了一颗新的行星:海王星 目前海王星是太阳系内离太阳第二远的行星海王星的名字是罗马神话中的海神涅普顿(Neptune) 冥王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离开太阳最远、最小的一颗行星,1930年被发现因为它离太阳最远,因此也非常寒冷,这和罗马神话中的冥王普鲁托所住的地方很相似,因此称为“Pluto” 什么样的天体才能称其为行星?传统的观点是建立在我们最熟悉的九大行星上,而且已存在了几个世纪但是随着近五年不断发现一些新的星体,这种观点显然已过时了 获悉,对“行星”的定义将由世界权威机构重新定义估计时间可能在十一月中旬国际天文协会被认为对星体进行分类,事实上,它从未对行星下过定义,因为大家都知道行星是什么 但是自从1995年以来,不断发现其它恒星周围的巨大行星,以及既不是 行星也不是恒星的新的星体,这使得国际天文协会必须将其进行分类。
随着近几周发现了一些类似行星的自由漂动的星体,国际天文协会的定义显得尤为重要 太阳系以外的行星,棕色矮星 自从1995年发现首颗围绕另一颗恒星旋转的行星以来,又发现了50多颗太阳系以外的行星它们与我们熟悉的行星不同,体积巨大-往往超过木星的许多倍-一些更象另一类星体,棕色矮星 棕色矮星在1995年被证实存在,它们体积巨大,但不足以促成热核反应形成恒星这些棕色矮星象行星一样不发光,也可绕恒星运转尽管这些自由漂动的星体可能是棕色矮星,但没有多少行星的特征,它们比木星大5-15倍,大小范围很类似行星由于这一系列以前从未探测到的星体,我们对于行星构成和星体质量的观点正在彻底改变 许多科学家认为,冥王星本不应被称为行星冥王星的体积比任何其它行星要小许多,而且它距离其它行星绕太阳旋转的轨道平面有一个很明显的角度冥王星也远离海王星的轨道,研究人员认为它很可能是Kuiper带的一部分,Kuiper带是一个遥远的冰冻岩石区,在1992年被证实存在 1999年初,国际天文协会试图将冥王星给予双重身份-既是行星也是一个 通过海王星轨道的物体,但由于人们的反对而搁置下来。
在太阳系中的更小的物体,包括彗星也被称为小行星而且其它比冥王星体积大的物体很有可能也围绕太阳旋转 那么课本上的定义是什么?查阅各种文献,你会惊奇地发现根本就没有对行星的定义 在棕色矮星的存在得到证实以前,人们往往认为分辨行星与恒星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目前,在阿兰·博斯领导下,一个由13人组成的国际天文协会专家小组正在致力于"行星"的定义工作这些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了行星状的自由漂浮物体,这一发现证明,人们以前在定义行星以及恒星方面有些过于乐观了天文学家认为,在行星与棕色矮星之间尚有3个疑问需要解决,即它们的起源、轨道、及其体积 如果依据教科书来给行星下定义的话,一般的表述是:在恒星形成后,由其发散出的气体以及固体尘埃所组成的涡旋逐渐形成了行星我们就是这样解释太阳系的9大行星的形成过程的 但是,曾经于1975年提出"棕色矮星"这一概念的塔尔特认为,不能单纯从形成过程来定义行星她建议,在定义行星时还应当考虑行星围绕某个恒星轨道运行这一因素 问题是,棕色矮星即符合上述的两个"行星"标准它们经常围绕恒星的轨道运行,这意味着棕色矮星是由气体和固体尘埃形成的目前人们所争论的焦点在于星体的体积方面。
如果棕色矮星的体积比木星的体积大13倍,它内部的压力就足以引起氘的燃烧但是行星却无法燃烧氘由此,人们通常会以是否有氘的燃烧来划分恒星与行星的界限 但是,这样也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对于那些体积小于行星的棕色矮星又该如何解释呢? 恒星之所以成为恒星,是因为它能够通过热核反应将氢转化为氦这一过程发光而棕色矮星,尽管它们能够通过燃烧氘来进行一种"内核熔融"反应,但是并不能达到恒星所具有的热核反应所需要的熔融过程但是棕色矮星能够象恒星一样,是另一种无序的气体或尘埃云雾由于重力原因导致该云雾的坍塌而形成 即使是恒星的定义也有模糊不清的地方 有专家认为,恒星与行星一样,也是由涡旋所形成的这往往出现在双星体系当中,当一颗恒星形成后,另一颗恒星又通过其剩余物质而产生再看看有关行星的定义最近,天文学家为自由漂浮行星的形成过程提出了两种假说 一种是,这些行星形成于恒星周围的行星系,在其形成后脱离了这一星系另一种是,这些星体是单独形成的,或者在其行成过程初期没有依附于任何恒星天文学家认为,无论对于哪种形成方式,目前已有的解释和定义都是不充分的需要提出新的解释并作出新的定义,以帮助人们更加清楚、准确地在行星与其它星体之间进行区分。
现在,我们可以为行星下这样一个定义:“行星是不能进行内核熔融的球状星体,形成并运行于另一个有时发生内核熔融的星体轨道上 看来,人们再也不会那样简单地认为用不着为行星作出任何定义了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本身能发光的天体;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行的,本身不发光的较大的天体;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本身也不发光的天体,例如,月亮就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的行星,而太阳则是恒星 2022年07月30日新浪科技: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30日报道,天文学家在我们所在的太阳系里新发现了一颗星体,它比冥王星还要大,并把它称为第十大行星,可是这一声明立即在天文界引起广泛争论这颗新星的大小不是问题,但如何准确地给行星下定义却成了问题 众多未知行星中的一颗 自从75年前发现了冥王星后,这是首次在我们所处的太阳系中发现如此巨大的星体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迈克.布朗在29日傍晚宣布发现 了这个比冥王星大的星体,巧合的是,仅仅几个小时前另有一个比冥王星稍小的新天体也被发现,这真是让天文学家和媒体最目不暇接的一天 最新发现的天体被临时命名为“2022 UB313”,它与太阳的距离是冥王星与太阳的距离的3倍,也就是大约97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指的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它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太阳系中最远的星体,是“柯依伯星带”里亮度占第三位的星体它比冥王星表面的温度低,是一个非常不适合居住的地方 行星天文学教授布朗说:“这个新星体明显比冥王星要大布朗在29日傍晚美国宇航局主持召开的紧急远程电信会议上对记者们说,这个星体呈圆形,最大可能是冥王星的两倍他估计新发现的这颗星星的直径估计有2100英里,是冥王星的1.5倍 这个星体与太阳系统的主平面保持着45度的夹角,大部分其它行星的轨道都在这个主平面里布朗说,这就是它一直没有被发现的原因,直到现在才有人观察那个地方一些天文学家认为它是一个“柯依伯带” (Kuiper Belt)而不是一颗行星,库伊伯尔带是海王星以远的冰块星体区,许多天文学家也把冥王星称为一个库伊伯尔带星体 布朗本人过去也曾表示,冥王星太小、而且是在古怪的倾斜的轨道上运行,因此冥王星不够行星的资格可是今天他有了一个不同的发现布朗在远程电信会议上说:“冥王星很长时间以来就被称为行星,整个世界对此已经习惯了,对我来说有一个合乎逻辑的延伸,那就是任何比冥王星大而远的星体都是行星 布朗还给出了其他的理由,他说,“2022 UB313”看起来表面上覆盖着甲烷 冰,这跟冥王星一样,可是其它的大的库伊伯尔带星体上没有甲烷冰。
他说:“新发现的天体在级别上非常像冥王星美国宇航局在一份官方声明中称“2022 UB313”是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从而对布朗的观点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认可 5年前,布朗普与朋友打赌:在2022年1月1日之前,天文学家肯定将发现比冥王星大的星体今年1月8日,他们发现了“2022 UB313”布朗说:“我的第一反应是,‘哦,就因为多出7天,我输给了那位朋友’ ”布朗研究小组已经向国际天文联盟递交了给这颗新行星命名的建议,但在该组织作出决定之前,他们不会对外界透露为这颗新星取的名字 提前宣布新发现事出有因 这颗新星是天文学家在帕洛马尔天文台用萨穆尔·奥琴望远镜发现的布朗表示,由于无论是职业观测者还是天文业余爱好者都可以观测到这颗星星,所以它将成为一个非常令人激动的观测星体布朗说:“在未来六个月里,它都可以看得见,如果是凌晨的话,目前它几乎就是就在我们的头顶上,在鲸鱼座布朗透露,他是与吉米尼天文台的查德·特鲁吉洛以及耶鲁大学的戴维·拉比诺维兹于今年1月8日发现了这个星体 在此之前,这个研究小组一直希望首先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然后再宣布发现了这颗行星,但他们不得不将宣布的时间提前到美国当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