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学本科专业自考论文.doc
9页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从小悦悦事件中浅谈媒体的社会功能专 业: 新闻学(本科)指导教师:XXX职称:教授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 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 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 □,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 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2011年10月23 □,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 点悼念〃小悦悦〃,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o 2011年10月29日,没有追悼会和告别 仪式,小悦悦遗体在广州市殡仪馆火化,其骨灰将被带回山东老家此次小悦悦事件 在媒体的宣传报道下引起社会道德拷问的轩然大波因此,本文将从小悦悦事件的宣 传报道中,将媒体的社会功能的重要性作进一•步阐述,论证媒体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 占据的重要地位,媒体不仅仅是传播信息的媒介,更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关键词:小悦悦事件;媒体的社会功能;社会责任;AbstractOn October 13, 2011, 2 years old littleYueYue ( Wang Yue ) was rolled by two cars successively in Hardware City, Guangfo, Huangqi, Nanhai, Foshan. In 7 minutes, 18 pedestrians passed by, but they were indifferent to this girl and left, finally a gleaning woman Chen Xianmei gave a helping hand, this thing had caused a hot discuss by netizens. On October 21st, 2011, little Yue Yue passed away in 0:32 after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n October 23rd, 2011, 280 citizens gathered at the location to memorize little Yue in Guangdong Foshan, and they promised "not to be indifferent Foshan people". On October 29th, 2011, no funeral and farewell ceremony were held, little Yue Yues remains was cremated in Guangzhou, her ashes would be taken home in Shandong. The little Yue Yue events had caused a great repercussions of social moral questioning by media.Therefore, from the little Yue Yues event, this paper will has a further discussion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medias social functions, and demonstrate the medies important role in modem social life. Media is not only a kind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ool, but also undertakes important social responsibilities.Key words: Littleyue Yue; media!s society func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中文摘要11英文摘要引 言 1一、媒体在“小悦悦事件”报道中的表现 1(-)媒体报道内容片1:1(二) 媒体论述观点偏激 2(三) 媒体议题设置偏差 2二、 媒体在“小悦悦事件”报道中社会功能的发挥失灵 3(一) 社会环境监测失灵 3(-)社会协调失灵 3(三)社会遗产传承失灵 3三、 媒体在社会事件中社会功能发挥失灵的原因及对策 4(-)媒体在社会事件中社会功能发挥失灵的原因 41、 议题设置无序 42、 信息选择单一 43、 “目噂经济勃所致 4(二) 媒体面对社会事件报道社会功能发挥失灵的对策 41、加强议题设置能力 42、 加强深入性报道 53、 增强报道互动性 54、 提高社会责任感 5引言处在传播生态日益变化的信息时代的今天,小悦悦事件经媒体报道后,迅速便在 媒体上引发了激烈的社会道德争议。
一时间,媒体对小悦悦事件争相报道,观点各异 如佛山日报的《这一天,他们令佛山蒙琴》、广州日报的《看客心态是道德之癌》等, 重在报道路人的冷漠行为,谴责路人的道德冷漠;光明日报的《再问小悦悦事件:责 任到底在谁?》,报道开始分析事件的责任问题,乂将视线转移到孩子父母和肇事司机; 联合早报的《浅谈“小悦悦事件”》和《华西都市报》的《“小悦悦事件”体现恻隐 之心的缺失》则开始在报道中剖析小悦悦事件发生的原因,开始将事件的注意力从事 件本身转移到社会问题上来……媒体在报道小悦悦事件中,将事件一步步升级,从路 人表现冷漠的议题设置,强调谴责路人的行为,将一部分社会人群的道德行为过分夸 大,并将该事件的路人冷漠引发成全社会的道德冷漠,造成人们对社会道德沦陷的社 会心理压力和恐慌,助推了消极舆论在社会芟延,阻碍了社会和谐发展,媒体也脱离 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没有发挥媒体应有的社会功能,脱离了媒体正确引导舆论的轨道一、媒体在"小悦悦事件”报道中的表现在“小悦悦事件”的媒体报道中,媒体在事件报道、观点论述、议题设置等方面 均存在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错误的社会舆论引导,引起较为严重的社会危害)媒体报道内容片面在“小悦悦事件”的媒体报道中,媒体一开始就片面的将视线集中在行为冷漠的 十八名路人身上,然后以道德冷漠和谴责作为报道的新闻框架,引导受众在社会上形 成对道德冷漠的口诛笔伐,而对“小悦悦事件”本身的事件真相和当事人的信息,对 事件发生时的各种细节,如事件发生时周围的环境、小悦悦的处境、肇事司机的追踪、 小悦悦父母事发时的心情和想法等等,报道甚少。
一般社会事件发生后,媒体的报道内容的倾向会引起民众的恐慌和猜测,容易引 起社会事件恶化,带去社会事件的后遗症因此,媒体在进行社会事件报道时应该尽 量寻找新闻的眼球吸引力和社会责任的契合点,避免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过分偏向新闻 的眼球吸引力,应该尽可能的进行客观全面的报道媒体在对“小悦悦事件”的报道中,内容片面,不能全面呈现事件的全貌,反而 将视线片面的集中在道德冷漠上,造成了受众注意力的模糊判断,形成人们对社会道 德沦陷的心理恐慌二) 媒体论述观点偏激在“小悦悦事件”的报道中,媒体一开始报道就进行隐性的观点论述,认为18 名路人是“罪魁祸首”,对路人的道德冷漠行为进行大肆抨击,诸如《这一•天,他们令 佛山蒙羞》、《看客心态是道德之癌》等等实质上,“小悦悦事件”的发生与2006年 发生的“彭宇案”有相当大的关系,当时在法院未给出最终判决的情况下,媒体发表 如《扶人却被判撞人,南京小伙好心没好报》、《法律不能逼人当“小人”》等观点极具 偏向性,将帮助别人反遭被帮助的人诬陷这-一事例过分放大,引起社会上不要轻易帮 助人的社会心理暗示,使得社会上相继出现发现老人摔倒也无人敢扶的现象媒体在进行报道时,由于报道内容的方向和侧重点不同,会出现一定的倾向性, 因此,媒体在报道中容易出现立场鲜明的观点论述。
在面对重大社会案件时,由于媒 体在开庭审判前就对案件或涉案的当事人做过多的报道和渲染,容易影响陪审团的公 正投票,从而间接影响判决的公允,形成一定意义上的媒介审判①,阻碍司法公正和受 众正确判断在“小悦悦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对18名路人“道德冷漠”和“见死不救”的 指责,用词很偏激,导致媒体给受众感观上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对事件的判断和事 实了解出现先入为主的偏差,造成受众对社会道德争议认知的偏激三) 媒体议题设置偏差“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媒体的关注点依次是:冷漠路人和肇事司机、救孩子的陈 婆婆、给小悦悦所捐善款的去向这些关注点可认为是媒体本身所进行的议题设置, 这些议题设置以电视连续剧般的形式对“小悦悦事件”进行了具有较强阅读性和娱乐 性的报道,以吸引眼球为目的,大肆随意无序的进行议题设置,阻碍了引导舆论的正 确导向面对社会事件,媒体应该对事件本身和与普通群众联系紧密的信息进行报道,给 予充分的客观公正的报道,明确报道方向,最大限度的实现新闻价值的同时,也进行 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形成良性的舆论引导机制媒体一开始谴责冷漠路人和肇事司机,使注意力从小悦悦转移到社会道德问题, 吸引大众进行深度关注,而后又过多关注救孩子的陈婆婆,将本该属于人之本性的扶 人之举吹捧成了英雄和社会道德的亮色,使受众注意力一直紧跟媒体,而忽视了本该 受关注更多的小悦悦以及儿童安全问题。
最后对给小悦悦所捐善款的去向进行追踪报 道,更是有意满足受众的好奇心理,没有能抓住关键议题因势利导,议题的设置严重 失衡二、媒体在“小悦悦事件”报道中社会功能的发挥失灵按照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一文,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 能三个方面②根据上述媒体在“小悦悦事件”报道中的表现,我们可以推知作为大众 传媒的媒体在“小悦悦事件”报道中,存在一定的的社会功能的缺失一) 社会环境监测失灵自然和社会都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人类必须了解并适应这些变化和发展,才 能使自身适应并生存下去因此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 “瞭望哨”的作用媒 体对整个社会大的环境监测,关系到媒体对事件报道的倾向性,如果媒体合理的全面 把握好社会环境状况,那么报道就会“惩恶扬善”,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促进社会和 谐发展;反之,则会造成错误的舆论引导,引发社会危机,阻碍社会和谐发展在“小悦悦事件”的报道中,媒体仅通过18名路人的道德冷漠行为就推测整个社 会道德状况,是对社会环境状况片面的估计和监测,没有担当好社会发展的“瞭望哨” 媒体缺乏对社会全局的环境监测,片面的过分夸大18名路人行为,将其作为整个社会 道德的风向标来予以报道和抨击并广而告之,使人们错误估计整个社会道德面貌,引 起社会道德争议,随后媒体乂先入为主的对“小悦悦事件”陈述观点,片面的将观点 强加给受众,造成报道事实的失衡,脱离了正确引导舆论的轨道。
二) 社会协调失灵社会是一个建立在不同分工基础上的有机体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发展才 是保证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大众传播正是执行联络、沟通、协调社会各组成 部分的功能媒体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利益协调和社会意 见引领的功能,直接而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引导社会舆论向理性和客 观的方向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安 全阀“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媒体通过谴责和抨击18名路人的道德冷漠行为,弓|领社 会思考社会道德建设,这本身是符合社会协调功能要求的,然而,媒体在对“小悦悦 事件”中过多过重通过18名路人的道德冷漠行为来推测整个社会道德状况,极大的影 响了社会大众对社会道德的判断和理性思考,造成人们对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