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新时期审计人员形象之我见.docx
14页新时期审计人员形象之我见第一篇:新时期审计人员形象之我见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审计工作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审计工作的责任越来越大,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作为一名审计人员,应该具备怎样的一个形象呢?笔者不揣认识浅薄,认为新时期的审计人员应该要具备五个“一” 一是有一颗对党忠诚的心对党忠诚,也就是对人民的忠诚作 为一名审计人员,只有忠于党的事业,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决与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才能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正确的方向;才能遵守党的纪律,努力为党的事业工作;才能大胆揭露问题,自觉当好领导的“参谋”,做好人民群众利益的“卫士”作为审计人员,只有怀有一颗对党无限忠诚的拳拳赤子之心,才能做到“矜持不苟,舍己为公”;才能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为党和人民把好经济监督这个关 二是有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审计人员们运用其经验和智慧,以及有效的审计技术方法,逐渐地将隐藏在深处的经济问题挖出来、弄清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审计工作更是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考验。
这就要求我们审计人员在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只有敏锐的“慧眼”才能一针见血的查出问题的要害比如象经济责任审计中,不能只是简单地评价一下经济指标、经济业绩等数字是否真实,还要学会把生态、环境责任等综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做出正确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对领导的科学决策负责,对群众的根本利益负责,才是一名称职的审计人员 三是有一个宽阔的胸怀只有思想上坦荡磊落,才能心态平衡、心智明晰,才能无私无畏、胸怀宽广审计工作涉及部门、企业与个人的切身利益,处于矛盾的焦点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既不能“独善其身”,更不能“明哲保身”特别是在对审计结果的撰写、使用和处理上,要求我们每一名审计人员要坚持原则,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要敢于讲真话,敢于报实情,敢于坚持正确意见,敢于排除各种不正之风的干扰只有在工作中真正做到求真务实,不掺杂个人好恶,秉公办事,领导与群众才会最终理解你、认同你、相信你此外,作为审计人员,还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干审计不仅要耐得住寂寞,而且要耐得住不为人知、无人喝彩、不被理解反而误解的寂寞只有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是是非非,才能让更多的人体会到审计人员的宽阔胸怀和内敛韵味。
四是有一股凛然正气审计人员由于工作性质使然,难免会看到许多不规范、不公平甚至违法乱纪的阴暗面,也难免要承受来自多个方面的各种压力、挑战和人情因此,更要求我们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都要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按照审计的规章制度办事当出现不正之风干扰时,不管这种干扰来自哪里,是什么背景,都要敢于抵制;当说情风刮来时,要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们就要敢于揭露一切违法乱纪行,不怕打击报复、不怕冷嘲热讽,真正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另外,审计人员更要严于律己,有些话别人能说我们不能说,有些事别人能做我们不能做,有些场合别人能去我们不能去只有这样,才能一身正气,让人信服 五是有一双清白的手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作为经济执法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我们更要严格管好自己的这双手要在作风上廉洁自律,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言、慎行、慎权、慎情,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必须要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把事业看重一点,把得失看轻一点,把名利看透一点作为一名审计人员,我们要能经受住糖衣炮弹的侵蚀,要能抵挡住金钱、美色等的诱惑,真正做到非分之利不谋,不义之财不收。
同时单位内要加强廉政建设,完善思想汇报、工作讲评、内外评议等规章制度,定期检查,强化组织监督与社会监督,从而真正树立起审计人员公正执法、严以律己的廉洁形象 第二篇:论新时期警察形象塑造之我见 新时期警察形象塑造之我见 : 学校: 【内容提要】本文叙述了当前警察形象建设的背景,阐述了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必要性;详细说明了当前警察形象的状况和表现形式,对影响警察形象的成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了警察形象建设根本途径是与时俱进,正风强警这一观点 【关键词】警察形象 建设 途径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22年共查处公安民警违反“五条禁令”案件491起、636人虽然较2022年的738起、988人,分别下降了33.5%和35.6%但违禁案件的绝对数仍在高位停留,不能乐观中新网2022年3月31日电公安部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祝春林在全国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暨队伍建设会议上表示,公安机关反腐倡廉工作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安民警违法违纪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与党和人民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 公安部党委提出了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奋斗目标:“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的不懈努力,使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明显提高;队伍的整体形象和纪律作风有较大改进,违法违纪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比较满意。
触目惊心的违纪数字和部党委对队伍建设的高瞻远瞩,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如何塑造新时期警察的新形象 一、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必要性 公安工作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公安机关是党委政府与群众间最主要的沟通桥梁民警是公安机关联系和伸向社会公众的触角,扮演着党委政府的公共关系人员的角色公安民警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的形象因此,建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意义重大 (一)加强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是新时期公安机关完成新的历史使命的需要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公安机关在新时期肩负的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没有良好的警察形象,公安工作就不可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不可能完成任务只有加强警察形象建设,才能造就出一批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合格人才,才能从容应对并正确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更好地完成公安机关的光荣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公安机关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是深入贯彻和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人民警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与其一脉相承。
通过形象建设,人民警察可以更好地为民、爱民,让人民满意 (三)加强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对人民警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警察的言行不当也越来越容易引起广大群众的误解或纠纷因此,只有良好的警察形象,才能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四)加强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是树立新形势下警察公共关系理念的需要加强警察形象建设,有利于不断促进警察与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沟通,实现警察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在与群众密切接触中树立和改善人民警察形象,在经常沟通与交流中达到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从而树立警察公共关系新理念,使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方针在新形势下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 二、当前警察形象状况及表现形式 (一)、总的来说当前的公安队伍是好的,警风状况良好,其主要表现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指针,贯彻三十项便民利民措施“大接访”等活动的重要精神,广大民警在工作任务繁重,执法环境恶劣,社会支撑力减弱,经费保障缺乏,侦破打击难度加大,群众期望值超高的情况下,仍然以积极的态度和高昂的斗志迎难而上,坚决贯彻公安工作的方针、政策,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学习,特别能战斗”的工作作风,积极投身与各专项打击治理工作和抢险救灾工作。
在打击犯罪第一线,面临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广大民警赴汤蹈火,舍身忘死,为保卫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凯歌2022年全国有492名民警牺牲,6920名民警负伤,天天有牺牲,时时有流血,与此同时,广大民警还不断加强政治、思想、纪律、道德、文化、作风等方面的学习与修养,推行便民利民措施,确保了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从而使民警的执法形象大为提升,社会威信大为增强 (二)、但另一方面,警风不纯,警纪不正,背离现实公安公作的要求,特别是以权力商品化,人情化,关系化为主要特征的腐败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和转变,仍在腐蚀部分民警的心灵,违法违“禁”的行为时有发生2022年共查处公安民警违反“五条禁令”案件491起、636人在全国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暨队伍建设会议上,祝春林列举了公安队伍中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损害群众利益的种种问题,突出表现在:极少数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安行政审批、执法办案等权力搞权力寻租、权钱交易;一些民警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意识不强,执法不作为;有的单位和民警受经济利益驱动,乱收滥罚,插手经济纠纷,滥用权力搞“创收”;个别民警执法犯法,导致队伍中“大、丑、恶”案件时有发生.有的谋财害命,有的因奸情杀人,有的利用职务之便买卖赃车,甚至有的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少数民警执行公安部“五条禁令”的自觉性不高,心存侥幸,明知故犯,顶风违令的案件屡有发生;一些民警特权思想严重,对待群众态度“冷硬横推”。
特别是仍有少数基层民警在办案过程中急功近利,作风粗暴,搞刑讯逼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损害了警察的形象,从而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三、影响警察形象的成因 近年来,公安机关一直在转变管理理念,强调树立新型的、更富人情味、值得信赖的警察公众形象,在加强队伍建设、改变警察形象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如执行“五条禁令”、开展“三项教育”、推出大接访等一系列活动,使警察的总体形象有了明显地变化,服务热情、工作规范、执法文明等形象,在人民群众中得到树立但是,公众眼中的警察形象还是不尽人意,有的甚至不堪入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来自公安机关内部的原因 1、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第一,由于人事管理上进口不严,出口不畅,导致少数素质低下的民警进入公安队伍,影响了队伍整体形象;第二,少数民警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动摇,反映到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等方面,出现了许多社会群众不满意的行业不正之风,问题虽然发生在极个别民警身上,但性质恶劣,后果严重,影响极坏,严重败坏了警察整体形象,破坏了警民关系。
2、日常执法工作不尽人意一是落后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大众的需求产生较大的距离,机械呆板的工作方法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造成群众对公安工作绩效不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声誉;二是部分民警执法不够规范,以罚代刑、以罚代教、以罚代拘等“三乱”现象时有发生,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三是公安宣传工作不力,未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3、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治警不严,惩处不力,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不能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一方面队伍中少数害群之马未能得到及时处置,不能使得后来者引以为戒;另一方面,无法约束民警的思想、行为,导致民警违法违纪现象屡禁不止 (二)来自群众方面的因素 1、期望过高,失望越大相当一部分群众把民警当作“神”而不是当作“人”来看,他们希望民警是万能的,既是侦察破案、打击犯罪的能手,又是排忧解难、保护社会安宁的卫士然而,一旦希望无法及时实现,消极的看法就会产生,进而可能转化为负面效应 2、认识偏颇,混淆视听在频繁的警民接触过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