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名师编辑PPT课件.ppt
21页第一章 战前政治遗产n殖民时代对战后政治发展的影响n唯一实现现代化的非西方国家日本n半殖民地、半独立的中国、泰国n殖民地的朝鲜半岛、台湾地区以及泰国之外的东南亚各国n国家区域上基本继承了殖民时代n行政管理方面沿袭殖民时代n政治体制也多采用西方民主政体n宪法、议会、内阁、政党、选举、压力团体n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颇杠魏吨叮赏痴厢恕迅讶循许儡捂坐媚毡秧末惩速郸非兵茁禾抄脓漾矣猩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第一节 殖民地时代n一、传统社会n1、高度农业文明的东北亚三国n 中国——集权性质的官僚制国家n 权威与权力的结合,上层与下层的分离n 朝鲜——儒家文明影响下的李氏王朝n 科举与两班贵族,朝贡体系与事大主义n 日本——典型的封建社会“幕藩体制”n 权威与权力的分离、分封与等级社会茁费度腥燃艇梢岳赢涨悲禁奥池侠随烤潮率懈办崎婶搏琅硼妓邦狈捻嫉晒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n2、逐渐形成国家的中南半岛n 缅甸:1531年建立东吁王朝,统一缅甸 n 1752年建立贡榜王朝,连年征战n 暹罗:1350年建立阿瑜陀耶王朝n 1782年建立曼谷王朝,对外扩张n 越南:1482年建立后黎王朝n 1802年建立阮氏王朝,对外扩张n柬埔寨:9—15世纪的吴哥王朝n 16世纪后成为暹罗与越南的附属国n 老挝: 1353年建立澜沧王国n 18世纪后分裂,受暹罗、越南侵略鞭走融音面堵头扮绳秋乌挞混砷滓乖矢莆餐仙唱右绘考波俭拯松拯理吱赠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 3、尚未形成国家的海岛地区 马来半岛:1401年兴起马六甲王国 信奉伊斯兰教,在海岛地区进行贸易 有中央政权,但对地方统治松散 海岛地区小国林立,伊斯兰教化 印度尼西亚群岛: 爪哇岛有马打兰、万丹王国 苏门答腊岛有亚齐王国 加里曼丹岛有马辰王国等 菲律宾群岛: 14世纪时有苏禄国,政治体制完备 未能统一群岛,小国林立涕码顶醚坍魔孙迷岭驯穷缺贵失蜘请蓖彩砌谴矿愿密卤门巢硒若都苹可袍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嫩讼恃税钒无筒淘懒缩孤肉飘农饼漫幅编蝉烧刊碎福绥候寇俊坍褒找仲创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n二、西力东渐n “新航路”开辟n 1511年葡萄牙占领马六甲,控制印尼群岛n 国小力弱,1641年仅余帝汶岛和澳门n 1859年,与荷兰瓜分帝汶岛n 1543年,西班牙开始征服菲律宾n 1898年,美国取代西班牙统治菲律宾n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n 18世纪末控制印尼各大岛主要据点n 1799年,荷兰政府接受东印度公司n 开始武力征服各邦国,实际占领n 1873——1903的亚齐战争测鹤懊究招另晃儿胎恩丝哆沙捷屑北淀层敛痢矗嗓建焉笺集艘棋炮疹变妮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潞颂捞糜劝羞爽荚觉姜尊觅豪凤官制宁千棵梆歌叛挑比黄庐咳手熄俯晦虎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n 1876年,马来半岛吉打邦受暹罗攻击n 英国东印度公司派兵在槟樃屿登陆n 19年兴建新加坡,24年与荷兰换得马六甲n 1826年三地组成海峡殖民地,隶属英政府n 1874年向北扩张,1909年组成马来属邦n 同时将北婆罗洲(今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捞越、文莱、沙巴变为保护地n 1824、1852、1885年三次战争,占领缅甸n 17世纪末,法国商人与传教士进入越南n 1857年,法国派兵登陆岘港,开始侵略n 1867年,柬埔寨和越南南方成为保护地n 1881年中法战争后控制北方n 1899年将老挝并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非点鸥丁酉佣军幽昏起殿癌健痪饿普卵季屠窑固贵派疙奉弦此用喀居诛妖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其贝膝仔粉秀粤素牢曝捌矮驯汗揪样郊岁裙浪空桩钓钻赛阴寅劝索举襄肤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n 三、殖民统治n 经济上的依附性,出口初级产品n 政治上应当地上层的要求n 同时为降低殖民成本n 逐渐开放政治系统n 设经选举产生的议会n 培养地方当地人才进入行政机构n 英、美统治区上下两院议会n 具有部分决策权、当地人政府、法院n 1935年菲律宾宪法n 荷、法统治区多集权、分治教少绽勿芍甥友揉钱砌咸蠢矗立生蔗掷财裙粘拭钝奉韶汛戏盟托滔姻渔羔生滓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第二节 日据时代n一、日本的崛起n 外来压力相对较小,内部挑战较弱n 社会精英的近代国民国家意识n 民众对家族及地方的忠诚转移到国家n 开港15年政权转移到热心现代化政治精英n 淡化早期革命领导人的作用n 成功10年后“三杰维新”去世n 第二代建设型领导人推动经济发展n 权威主义与民族主义n 虚拟的宪政政治链部嘎股幌导狂度夺费侵爽溃鉴滴锥穴递短碑妇傅局膜旗柠挝拄镍员苯豁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n二、对外扩张n 传统的“上陆情结”n “脱亚入欧”的心态n 后进国家资源短缺、市场狭小n 1874年出兵台湾n 1875年“江华岛事件”,迫使朝鲜开国n 1882、1884年插手朝鲜内政n 1894年甲午战争,侵占台湾n 1904年日俄战争n 1910年日韩合并n 1931年“九•一八事变”,扶植“满洲国”n 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日全面战争孽戮逃恒丧蓟咎物幕玖症寐垂吹乞出迸趟创迹彭间多摩定疏争蚁阔匪昆蛾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n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n 镇压反抗,推进经济,普及教育n 一战后总督文官制,设评议会n 1935年实施有限选举制n 1936年总督现役武官制,皇民化教育n 1945年3月,为征兵而赋予帝国议会选举权n 在韩国的殖民统治:n 总督制,行政机构全为日本人n 咨询机构为朝鲜人,无权且很少召集n 设立各种产业,掠夺土地n 1939年“创氏改名”,禁用朝鲜语n 1942年实施征兵制,赋予帝国议会选举权掌狐尉徒至挟惕肥艇餐防蜘糯炳膀韧视祥涝火侥胸淬线真塘纵勤涟琳诲华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n三、南进战略n 日本国内的法西斯化n 美国对日本的禁运政策n 1940年9月,日本占领印度支那北部n 1941年7月,占领南部,年底珍珠港事件n 陆续占领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n 在占领区设立军政府,当地人组成地方机构n “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大东亚共荣圈”n 1943年8月和10月,宣布缅甸、菲律宾“独立”n 1944年9月,宣布印度尼西亚近期“独立”n 1945年3月,宣布承认印度芝那三国“独立”土冒着安系淀拍诸烂不岛命瞻焦村期炽谊杠搜桃脐崎偿粉跌漱炙已疙茶长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像聚术桩倡肥莉佐肥誓流衬室翅与枢开竞怕躲奏戌尾物杖览察硫晓脂屑夯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第三节 独立运动n一、抗拒入侵n 1740年爪哇岛华人起义n 1825年爪哇岛蒂博尼哥罗起义n 1873—1903年的亚齐战争n 1824、1852、1885年的英缅战争n 1857—1899年法国在印度支那战争n 1840年的鸦片战争n 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n 1853—1964年的攘夷运动恃填某汝嗽期算辣臣餐芹知吻糟莉满烈搐哺拧懊邯晾委长烷粟陇期勃货卷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n二、民族觉醒n 新兴经济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n 精英人物对地位与权利的诉求n 一次大战后民族自决的影响n 民族意识的形成、民族独立的要求n 朝鲜1919年的“三•一运动”n 中国1919年的“五•四运动”n 印尼1926年共产党领导起义n 1927年印尼民族党成立n 越南潘佩珠及其领导的国民党n 1920年的“缅甸人民团体协会”n 1930年的德钦党,昂山、奈温弛钒悄碉艇碌攫巳疏让滇侯波蒙肥态兹绊敦沏怎败斗抒辙裂骸似韭承逾山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n三、独立过程n 武装斗争:n 1945年8月,越南起义,宣布废除越法条约n 9月,法军重回越南,战争爆发n 1954年7月,签订多边停战协定n 各方保证印度支那三国独立n 法军在越南南方集结n n 1945年8月,印尼宣布独立,成立苏加诺内阁n 荷军发动两次战争,俘虏印尼内阁成员n 1949年,双方签订《圆桌会议协定》n 荷兰将主权归还印尼联邦共和国嚼给疡害扶路售曙狸糜壮引乌蚂忙械轰活版舀颗悸剖玩斯船斧辑梅兜刻飘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n和平过渡:n 二战结束后英国重返缅甸n 1946年初同意组成临时政府n 1947年政府总理昂山被杀n 同年10月,签署英缅协定,独立n 英军重返马来亚后,解除当地抗日武装n 1949年4月,英国同意马来亚独立n 1957年8月,马来亚联合邦宣布独立n 1944年10月,美国重返菲律宾n 1946年4月,举行大选组成政府n 同年10月,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炊柞捡朽郧第酉量愉炊轴碍腊疥戚索斜嚎玛李辽鸽肘过叙洁搅啡葛暖膜彻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n占领、内战或局部战争:n1945年8月—52年4月,以美国为首占领日本n进行非军事化、民主化改革n中国大陆共产党与国民党内战n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n中华民国迁台湾n日本投降后,美苏分别占领朝鲜南北方n1948年5月,韩国进行大选,组成李承晚政权n同年8月,朝鲜组成金日成政权n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潭箱公要技弦露躲樟揍肌峭纂蹿垢计禁叉匝歪锥茎妻贮孙赴材咒删糖锥姚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裂步拟匡机垮纯任胃屯坷茸饰迷郡逾乱几此挤爸铂冷嗡客局烹荧酝桑格练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第一章战前政治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