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三作文教学案:审题指导与训练(共5页).docx
5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初三作文教学案:审题指导与训练【训练新目标】1、了解审题的内涵、意义和步骤,明了准确审题的重要性;2、字斟句酌,把握题意,明确限制和自由,学会准确审题的技巧导写零距离】古人说:“一题到手,如射之有鹄能者一箭中,不能者百箭不中审题犹如射箭,审题正确了,就为写好作文奠定了基础如审题错误,必然一错百错,全军覆没审题就是反复咀嚼提供的文字,字斟句酌,弄清题目的词句的意义和它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正确地把握题目提供的条件和对作文的限制,整体地理解题目对写作的要求和规定到底怎么才能审好题呢?1、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一般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就可确定所给题目应写或适合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如以时间、地点、人物、场景、事件的其中一项或两项以上为题目的(如《发生在双休日的故事》),或题目的开头或末尾带有“记”、“忆”、“访”、“传”、“事”、“记事”、“故事”、“见闻”、“漫步”、“游”等词的(如《美好的回忆》)一般要写记叙文;有“颂”、“赞”、“唱”等字眼的(如《小草赞》《生活的赞歌》),宜写成抒情散文现在的作文命题往往淡化文体,所以有的题目适宜写多种文体,如《学会感恩》《理解》《责任》《选择》等。
对于没有明确文体限制的作文考题,同学们就要选择最适合自己、最好把握、最易写好的文体来写2、审清要求,确定文章范围审题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有时题目对时间、空间,写人、记事,数量、景物,抒情议论等都有明确的范围要求因此,要学会反复推敲,确切掌握这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的每一个词语,弄清它的中心词、限制词特别是关键词,从而明确写作范围和重点如《我家的一件趣事》,“事”是中心词,“我家”、“一件”、“趣”是限制词,“趣”又是关键词关键词往往是选材和立意的重点所以在作文之前,要认真揣摩命题的语法结构和语言内涵,抓住题眼(即关键词,有时也是作文的文眼),并围绕它框定选材范围,确定写作重心记叙文的题目范围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写人记事写人的记叙文要侧重于人物形象的描绘,要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性格特征等,并适当地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穿插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来刻画人物如《我的老师》《我尊敬的一个人》等题目都可以写成写人的记叙文记事的记叙文要把记叙的诸要素交待清楚,把事件的脉络及发展过程叙述明白,使读者有个清晰完整鲜明的印象如《童年拾趣》《挫折》《难忘的一节语文课》等题目都可以写成记事的记叙文。
3、审清题眼,确定文章重点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目的“题眼”,“题眼”是题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如《我钦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的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但“题眼”不同,就决定了选材重点不同前者的“题眼”是“钦佩”,后者的“题眼”是“喜欢”,两篇文章的选材和写作重点就要从“钦佩”和“喜欢”入手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赞成这件事》,“题眼”是“赞成”,重点就要扣住“赞成”来写,文章也要围绕着“赞成”展开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动词上如《过生日》,“题眼”是“过”,文章就要写清“生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气氛中“过”的,是怎样“过”的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是定语或状语如《课余生活》,“题眼”是“课余”,要写出课堂学习生活之外还有哪些生活及这些生活带来的乐趣4、审清材料,确定文章内容一般作文题都有提示语或引题的材料,要认真透彻地阅读这些材料,理解出卷者意图,明确写作重点,确定文章内容有些题目所给因素较少,表意也比较概括宽泛,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如盐城市近两年都是以“裸题”的形式命题,去年是以“歌声”为题,今年是以“眉头舒展了”为题。
这类题目常常是由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构成,学生遇到此类题目往往无从下手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关连的新的因素,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如《眉头舒展了》这个题目的已知因素比较概括笼统,如果在这个因素上增加几个相关因素:谁“眉头舒展了”,为什么舒展了,出现了怎样的问题让人眉头紧锁,事情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最终找到了怎样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文章的写作内容就具体了同样《笑容》《忏悔》《欢乐》《渴望》等题目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审题误区会诊室】学生作文时在审题方面可能出现的误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误区之一:不辨文体应试作文中,如果作文题后的要求中已规定了文体,自然不存在辨析该用什么体裁的问题,如果未作要求,则必须仔细分析,以防“文不符体” 如福州中考作文《从此,我不再 》这个题目可以写记叙文,继续自己不再任性、不再害怕困难、不再迷恋网络等等,但一定要以继续为主也可写成散文,表达自己告别某种个性上的弱点、走向成熟的情感但切不可写成说明文或议论文,既偏离了文章重点,又偏离了文章体裁 要克服这种毛病,当然还得从题目入手,明确其所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以此来确定文中用什么方式来配合。
如果文题中没有标志性的文字,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来辨析:以人物、事件、时间、场景、地名、物名为题的,一般写记叙文:如《笑声》、《关怀》、《我的好朋友们》念起来情味浓、意味深者,一般写抒情文:如《让我们再说一声:老师好》、《我想化作 》……当然,这些都是一般规律,题目与文体的规律不是僵死的,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误区之二:不明题眼我们常说“据题辨眼”,即从题目中找出写作的重点,这个“重点”就是“题眼”应试作文的题目中往往暗示了重点写什么,有些考生在审题时,忽略了这些暗示如盐城中考作文《 改变了我》 这个题目的题眼是“改变”,这就决定了在写作本文时“改变”之前的情况是次要的,而“改变”之时和“改变”之后的情况是主要的,要详写如果反之,就偏离重点了要克服这种重点偏离的毛病,关键是要明确重点写作阶段的内容,从而略写别的阶段,以作为铺垫烘托,来突出详写的重点阶段一般地,题眼总是处于题目的逻辑重音位置上,也就是我们在默念题目时,自然感觉到的那个最响亮的字眼,如《同学,你不能这样》,中心词是“不能”,那么重点是要论述“为什么不能”又如《生活告诉我》,中心词是“生活”,首先要理解“生活”的含义。
在这里,“生活”是指自己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告诉了“我”什么?“我”又从中悟出、提炼出什么道理来?因此,这篇文章要写成夹叙夹议的以叙为主的文章 误区之三:站位不准在审题时,考生往往会出现主次失衡、角度失准的失误,我们称之为“站位不准”一是主次失衡指文题要求表达内容较复杂时,由于作者对题意理解不周,未从整体着眼分清主次,致使作文主次失衡,不合题意如以《父辈》为题作文,有的考生在审题中有闪失,作文中只写了父亲,“辈”这个主体就明显不足了父辈”是个群体性的概念,以此为对象就不应只写其中某一个具体的亲人,而应着眼于“我”父亲一辈的人们,把父亲一代人的某些共性或普遍性的事物写出来9二是角度失准审题时,对题意把握失准,着眼点、思考点有误,人称使用不当,或角度弄错明明是正面写的题目,文章却站在反面来写,或者反之如文题《发生在家中的一件趣事》,有位考生写一位老师儿子“失踪”的事,“惊险”有余而“趣味”不足作文题目限制发生的趣事“在家中”,所以文章宜用第一人称,以“我”的眼光去叙事,而该文以旁观者的口气来叙事,显然采用的角度失当了又如《美在课余》,这显然是一道正面命题,可有的考生却从反面来构思,写一些女同学在课余时间过分讲究穿着打扮的情景。
再如《我经历的一次小波折》,这是一道中性命题,可有的考生从反面角度,把它当作“挫折”来写,结果当然只能得低分要克服站位不准的毛病,最好的办法是在写作之前确定好角度,然后再动笔,就不会出现写写停停、有悖文题角度的现象如要写《我心中的灯》灯”是一种寓意,比喻在“我”失望、痛苦或迷失方向时给过“我”温暖和帮助、指引“我”前进方向的人和事,因此应从正面来行文F误区之四:厚此薄彼一是只重材料、不顾标题或只重标题、不重材料考生面临既给材料又给题目的作文时,忽略哪一方面都是不切题意的,必须要二者并重二是只重题目,不顾要求要求是对文章的限制性文字,一般有表达方式、文体、字数等方面的要求,考生因审题不周,忽略要求,结果写好的作文不尽合题意,误区之五:挖掘不够有些题目的命题意图,并不在外表,而在深层或题外,考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寻觅题外之意,倾听弦外之音,这种命题,一般文字简洁,没有什么提示,审题失误率也最高如《心愿》、《意外》、《温暖》、《书声》等题目,以《心愿》为例,是谁的心愿,是什么样的心愿,是一个还是几个心愿……可任选一个方面来写,但重点写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这才是深层内容,才是题外真意可是有的考生,只静止的写有个什么样的心愿,极力渲染“心愿”变成现实的心情,对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的原因却写得很少,虽也能扣题,但只抓住了题目的外表,而影响了文章的深度,又如文题《村边的那座小桥》,有位考生写自己四岁时在桥上玩耍不慎落水,后来在大人的鼓励下重走过那摇摇晃晃的小桥,也不怕它了,结尾写道:“昔日的小桥如今早已不再了,伴同我那次的落水一起成为了历史。
就桥写桥,在审题时未作深层的审视和思考,未能赋予文章以深刻的内涵如果能从中悟出点如“昔日的小桥成了我人生的一个起点,我学会了不断的尝试”的哲理,文章就有了深度,就有了“闪光点”超越无极限】母亲的一句叮咛,老师的一个眼神,朋友的一声问候,陌生人的一次热情相助……都让我们备感亲切、备受鼓舞,也是我们走出风雨,走向远方的勇气和力量请以“点点滴滴都是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少于600字 【佳作连连看】点点滴滴都是爱很多人都说:父爱如山父亲予以子女的爱永远是含蓄内敛而伟大雄厚的可是这句话所表达的父爱却与我父亲给我的爱不尽相同我的爸爸总是于细微处毫不遮掩地表达着对孩子的爱妈妈说我这个任性的性子都是因为爸爸管教不严的错听见这句话,正在报纸上乱涂乱画的我一挑眉,停下了手中的笔我们是哥儿们爸爸先我一步说出这句话,于是我夸张地赞许道:“知我者,某人也妈妈不满:“这个某人谁知道是指谁啊?”“说法,一种说法而已爸爸阴阳怪调我趁机插上一句:“所以,别在意或许我和爸爸之间的关系不像多数家长和孩子间的“尊卑有别”,但是我叫爸爸“某人”,爸爸叫我“朋友”却是经过商量决定的。
我们一致认为这样的称呼很好,这才是健康的亲子关系,顺便嘲讽了一下古人定的各种乱七八糟且极其苛刻的礼仪规矩爸爸拍拍我的肩膀,对妈妈说:“她是我的好朋友,所以我正大光明地支持她继而把头转向我:“是吧,朋友?”“是的,某人父爱,就是要这么张扬老爸对我的学习可以说是看重,也可以说不看重他常常说:“朋友,你自己的路是由你自己决定的无论是好是坏,当然我当然希望你过得很好不过都挨不着我和你妈妈的事等我和你妈老了,我们就两个人自己住妈妈却不留情面的拆台道:“等我老了,我就和孩子一起住,你就自己一个人过吧某人只好摆出一副没听见的样子继续吃饭可是每次考试过后,老爸总是特别关心我的成绩,并美名其曰“关心你的未来”于是我无奈地表示他的话前后矛盾某人没有丝毫不安和局促,反而借此机会向我大讲特讲,说人都是矛盾体……我假意听得很认真,但实际上确实左耳进右耳出某人明知我没有听,但还是乐此不疲地讲着父爱,就是要这么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