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师大版八上生物第15-19章知识点总结1700字.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20728444
  • 上传时间:2022-07-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8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北师大版八上生物第15-19章知识点总结1700字    北师大版八上生物第15-19章知识点总结1、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徙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2、在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所以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在儿童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则这种骨的弹性大,硬度小;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多于2/3,则这种骨的硬度大,易骨折3、当神经传来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4、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5、学习是指动物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身行为发生的适应性变化的过程学习可以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做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6、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7、实验法以观察法为基础。

      8、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同时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9、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营养关系形成了食物链10、生物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有利于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11、动物对环境的影响:依赖→适应→影响→改变动物能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12、生物圈中生物物种的灭绝是个漫长的自然过程就地保护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13、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主要活动场所是土壤腐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寄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自养型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用于发酵馒头的是酵母菌,用于发酵泡菜的是乳酸菌,用于发酵醋的是醋酸菌抗生素是某些真菌和某些放线菌产生的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特点(异养、自养)以及极快的繁殖速度,使它们成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腐生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14、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生物体的体积增大、体重增加的变化,就是生长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就是发育15、人的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结构 功能 结构 功能睾丸 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 卵巢 分泌雌性激素,产生卵细胞输精管 输送精子到阴茎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到子宫,受精作用的场所阴茎 排出精液和尿液 阴道 精子进入和婴儿出生的通道附睾 促使精子成熟并暂储 子宫 胚胎发育的场所16、胚胎在子宫内的发育时间为280d左右,这个过程称为妊娠(怀孕)。

      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17、幼体到成体的形态、生理、习性等发生一系列的显著变化称为变态变态发育的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叫做不完全变态(蟋蟀、豆娘、蜻蜓等)如果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发育时期,则叫做完全变态(蜜蜂、蚂蚁、蝴蝶等)18、两栖动物:幼体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有变态发育19、鸟类的发育无变态发育,有早成雏和晚成雏之分鸟卵中发育成幼雏的是胚盘20、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优点:子代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且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21、绿色开花植物能利用其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这种无性生殖方式叫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22、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尽可能靠近,是植株成活的前提23、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在适当的离体条件下都具有重新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24、其他无性生殖的类型:分裂生殖(大部分单细胞生物)、出芽生殖(水螅、酵母菌)、孢子生殖(根霉、青霉、曲霉等)本学期生物学科的重点在后半部分(遗传学部分为初中阶段总重点),应重点复习第19、20章。

      本册重点图:P65图19-2;P67图19-6;P83图19-18;P87图19-22;P102图20-3;P116图20-11本册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处处是重点,所以在此不做总结,请认真阅读并注意理解记忆我自己打的,还算能简明扼要吧,顺便再说一句:生物属于理科,不能死记硬背,只有理解记忆才能学好生物第二篇:北师大版生物第8章知识点总结 1000字第8章 人类的营养1节 人类的食物一、食物的营养成分:检测蛋白质用双缩尿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吲哚酚试剂,呈现褪色反应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三大产热营养素”: 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作用:水:约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无机盐:占体重的4%,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糖类: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通常,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夜盲症—缺维生素A;佝偻病—缺维生素D;脚气病—缺维生素B1;口角炎、皮炎—缺维生素B2;坏血病—缺维生素C;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课本第8页、第13页的示意图★一、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从上到下):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具有容纳、磨碎、搅拌、运输的功能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大部分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这些酶促使消化管中的食物分解)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口腔: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胃: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小肠:胰腺分泌胰液,胃分泌胃液;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乳化脂肪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先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1)消化道中最长一段,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增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积;2)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3)含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可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3节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