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小凉山彝族姓氏文化.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16021034
  • 上传时间:2021-11-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3.3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小凉山彝族姓氏文化 黄兰摘要:姓氏是人类文化进程中标志的人群血缘系统的遗传性符号四川省乐山市的马边县和峨边县是彝族聚居地区之一,这一聚居地的彝族,多是从大凉山搬迁过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部分彝族姓氏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主要介绍马边县、峨边县的彝族姓氏概况,当地部分彝族姓氏的来源以及部分姓氏变迁关键词:小凉山彝族;姓氏概况;来源;变迁姓氏是人类文化进程中标志人群血缘系统的遗传性符号,而姓氏文化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姓和氏在先秦时期代表的意义各不同《说文解字》中解释:“姓,姓者,人所生也”,由此可见,姓字从女从生,其出生的血缘关系清楚说明同姓的人是同一位女性祖先的后裔,所以姓是母系氏族社会同一血缘关系人群的标志而氏是由姓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分支,是由于人口增多,氏族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发生的分解,是地位身份的象征,主要指代的是父系社会而到秦汉时期,姓与氏才逐渐合而为一由此可以看出,姓氏文化源远流长研究姓氏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能对部分即将消失的姓氏进行保护这有利于同一宗族的人对祖辈根基的认同,促进同宗族人的团结,也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彝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其姓氏形成的历史也相当悠久。

      其起源时间可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而且彝族的社会等级制度十分严格,姓氏在制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别婚姻、别等级”的重要依据但在解放之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彝族的奴隶取得解放,出现了一些新的姓氏,有的家支的姓氏也因各种因素而发生了改变2018年,笔者率队赴四川乐山周边的马边县和峨边县等地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初步了解乐山马边县和峨边县等地的部分彝族人民的姓氏起源,以及加之姓氏而发生改变的影响因素,为深入了解彝族文化提供一些参考一、马边县和峨边县彝族姓氏的概况彝族是一个内部等级森严的民族,等级分类有黑彝、白彝、红彝以及安家奴隶或锅庄奴隶等在峨边县和马边县,主要分布的是黑彝和白彝虽分有黑彝和白彝,实则是一家传说黑彝家的祖先因为误娶了丫鬟为妻,为了不影响其社会地位,便将丫鬟所生之子贬为白彝其次,峨边县与马边县的彝族人民都是古侯、曲烈的后裔,是从大凉山迁居而来一)马边县黑彝和白彝概况彝族不论黑彝还是白彝,其家族都是以家支相称,彝族语译为“此威”家支是“家”和“支”的总称,“家”下分若干“支”,“支”下有“房”1.黑彝家支及分布马边县的黑彝家支有同属于古侯系的乌抛家、恩扎家、水普家和阿紫家和同属于曲烈系的水洛家。

      具体概况如表1:2.白彝家支概况白彝家支又称吉伙家支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吉伙家支遍及县境内例如:木古惹古、俄木惹古、鲁旗惹古、吉立惹黑、吉克惹石、伙俄惹石、黑波惹石、俄其曲别、啥马曲别、阿侯底惹等等以木古惹古家支为例木古惹古是彝族祖先古侯的后代,来自云南昭通昭阳区滋滋普乌阿普笃慕来到凉山的子孙木古惹古共育有九代:(见表2)在彝族的家支中,当一个家支经过数代发展壮大后,可选择自成一支而独立出去,独立出去的家支的姓以当家人的名来定木古惹古家支的长子紫曲这一支分支四次:(见表3)其中三子克惹家支中的三子克惹吉俄后又两次分支,以父亲的名“吉俄”为姓,第一次为吉俄惹夫,第二次为吉俄甲巴从这里不难看出,当一个家支独立出去后,其姓则是来自于名与此一样的还有木古惹古的第四子莫恩家支,莫恩家支共育有七子,其中第五子莫恩布萨指木古布萨独立出去后,以名“布萨”为姓,后育有五子:(见表4)马边县的另一大家支央古书布央古书布家支是彝族沙玛土司后裔的统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为彝族文化的发扬和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彝族地区流传这樣一句话,天上的鸟儿多,地上的央古书布后裔多央古书布是一个大家族,因此家族分支后有许多姓氏,比如:沙玛曲比、沙玛俄比、沙玛诺布、吉则、吉觉、吉嘎、菩提、哦史、吉木等有28种姓氏,而且这些姓氏都是直接由人的名字转变而来。

      央古书布由于误娶了下等级妻子,为了自己的尊严和社会言论,就将其后裔贬为曲伙,即就是所说的白彝但毕竟是自己的后代,也有血缘关系,央古书布为了让后人不受委屈,就让后人从事毕摩工作现在许多央古书布的后裔依旧从事毕摩一职,祖辈的的姓由名转化而来,后辈取名时则多与毕摩有很大关系二)峨边彝族概况峨边彝族是一个整体的民族,但其中也分为不同的家支在峨边,家支的彝族语叫“此威”,意为同祖先的弟兄,即是父系血缘集团现居峨边的彝族主要有十三支黑彝家支主要有甘家、海格家、水落家、乌抛家、马家、底底家、阿陆家等七个家支白彝家支主要有穷木、鲁子、列克、曲别等十多个家支峨边彝族也是从大凉山迁来,以黑彝甘家为例甘家的祖先是普铁,是古侯系传到第三十二代分出来的一支普铁传到十六代至娘俄,娘俄生二子,一子为毕日,这是梅格家的始祖,另一子是顶本,是甘家的正宗彝族老人中还流传这样两段史话:甘家最早原居住在甘洛,后逐渐从甘洛搬迁到美姑一带有一年秋,几个猎人从美姑越过垭口进入勒乌一带,即就是今天的峨边县勒乌乡打猎看到一禾秆上结满了粟子,一只鹰站在上面啄食等鹰飞走后,猎人摘下剩下的粟子,就地撒播第二年,这几个猎人又来到勒乌,看到去年播下的种子结满了粟子,他们掌握了勒乌能种庄稼的依据,于是决定迁居。

      从此,甘家就在峨边定居下来,并逐渐发展到西河另一个传说是:甘家未进入峨边以前,就有彝族在西河居住,他们能开垦水田、种植水稻,被称为布谷家后来由于疾病的传播,人口几乎死绝,甘家称这里为“斯合”,意为不吉利的地方,后来就一直称作斯合,汉族成为西河不管是第一种传说还是后一种传说,不可否认的是甘家经过不断发展,家族不断壮大,一些家支就独立出去,现在已经发展到金岩、大堡、杨村、白杨、新林、杨河等地虽然家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独立出去,但并不是意味着从此就斩断联系彝族习惯法中的婚姻法规定:“除非已出六代以外,亲戚不能结婚也就是说彝族相隔七代以后经举行一定仪式就可以开亲,开亲之后的两家就可以结为亲家虽然相隔许多代人,但他们都认同自己是古侯系的子孙,所以在大、小凉山两边都有空的时候,有的家支会举行家族大聚会,进行交流近期情况,促进各个家支的相互了解二、部分彝族姓氏的来源上文对马边县和峨边县的彝族姓氏进行了是整体介绍但在实地调研中,有的彝族家族的姓氏与家族传说和图腾有关,有的则以家族世代相传的职业或某一特点有联系一)图腾成为家支姓氏图腾是原始民族在大自然崇拜的基础上产生的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图腾具有团结群体、密切血缘关系、维系社会组织和互相区别的作用。

      彝族是一个有图腾崇拜的民族,每个家支都有自己的图腾,它是整个家支美好、崇高的象征,是一个家支的精神信仰在乐山的峨边县,白杨乡月河村一组的彝族居民普遍相信姓氏起源的这一传说:在天地初形的时候,世界充满了灾难,而只有一片遥望无际的大海上有一座小岛那座小岛才是最安全的地儿当时所有的人们都只能岸边,远远的望着那座岛,要想过去只能乘船而海上只有一艘船,在这艘船的主人姓“司杜”,他可以护送岸边的人去那个小岛,但过河的条件却是要承认“司杜”家族是他们的主人,过去之后甘愿做“司杜”家族的奴隶为了去最安全的地方有些人就卑躬屈膝,承认“司杜”是主人而另外一部分人,则不愿甘为奴隶,所以不接受“司杜”家的护送但也为了去到最安全的小岛上,他们想尽办法,最后在各种动物或工具的帮助下,渡过海去为了感谢那些事物帮他们渡过海,就将那些事物作为他们的图腾所以后来的图腾各不相同,虫鱼鸟兽各种工具都有如“简马”家族据说是由雄鹰载过河去,就将雄鹰作为图腾,“本史”家族是有由山羊渡过河,就将山羊作为图腾等而有的家支干脆也由那些图腾作为他们的姓氏例如:依靠磨盘渡过海去的家支将磨盘作为图腾,磨盘翻译为“恰尔”,就将其作为姓氏依靠公牛渡过海去的,将公牛作为图腾,翻译过来的“勒布”作为姓氏。

      二)职业或某种特点成为姓氏自古以来,有一手好技艺,就能安身立命,在彝族也是如此在古时候,彝族中若是一个人有一手技术,会受很多人的重视,有的人就会用这一手艺来称呼某人,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家支的姓氏,因此就有了以职业为姓的来源1)以职业为姓在彝族,有的家支是姓是根据祖辈的工作而定的这些手工艺人和工匠因为一技之长在身,到处受人尊敬,而以此自诩,久而久之所操的职业便成为其代名词,后来逐渐演化为姓氏例如“阿鲁”家支其祖辈的职业是为贵族制定服装,专门制定有“龙”形图案的服装,因此“龙”图案对整个家支来说有着特殊意义,但其又不是龍姓家族,因此为了纪念其祖辈的功劳及意义,就取与龙字的近音字------鲁作为其家支的姓但因为彝族家支的姓是双姓,故取语气字“阿”,组成为“阿鲁”,并将阿鲁定为后代子孙的姓同时将“龙”作为整个家支的图腾与此类似的还有“比者”,这个姓氏意味着教诲者,因为其祖辈的工作是毕摩,所以后辈取其工作性质为家族的姓“比者”另外还有“恰尔”意味磨盘,也是因其祖辈是制造磨盘之类工具的能工巧匠,所以后代便也以其作为家支的姓2)以某种特点为姓有的彝族家支本身有很多特点,而周边的人就习惯用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来称呼,久而久之这一特点就成为了这个家支的姓氏。

      比如苏呷,其本意是富有、富裕之人,由于这些富裕人家有一定的财产,有的人便隐去其真名实姓,称呼为苏呷,后来就成为了姓氏三、部分彝族姓氏的改变姓氏是一个家族的根,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但在历史发展中,有的家族的姓氏会发生变化比如在汉族中被抱养出去的孩子,他和他的子孙的姓氏,都只会随抱养的那户人家而在彝族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也会因为某些因素导致家族的姓氏会发生改变一)被本源家支认领而改回原姓白杨乡瓦洛村的牟丛达惹改为邛莫达惹牟丛达惹家支只是牟丛这个家支里的一个小的分支改姓是因为邛莫达惹及其先辈都是牟丛家支的仆人,为牟丛服务,便随主人的姓直到解放之后,由邛莫达为了扩大家支便将牟丛达惹这一支认领回归,改为邛莫达惹与此类似的还有月河三组的“尼黑黑尔”一支改为“沙库黑尔”也是因为沙库家支为寻找同族成员,扩大家支,便寻根问祖,找到“尼黑黑尔”一支原为“沙库”的一个分支,由于历史因素成为“尼黑”一支的附庸为此,“沙库”和“尼黑”的德古老人聚在一起,由“沙库”出面,付出一定的钱财,“沙库”将“尼黑黑尔”一支收回,改为“沙库黑尔”二)因打猎中的事而改姓峨边县的尔惹家支原本也不姓尔惹,其家支改姓是因为一件很小的事件。

      因为有一位黑彝和尔惹家支的祖先有一次在外面一起放羊,然后黑彝就想用一只羊来招待尔惹家支的祖先,还没杀羊,尔惹祖先就拿着他的箭去打鸟,同行的还有一位他的兄弟,由于尔惹祖先打鸟特别厉害,他的一只箭就可以同时射下两只鸟,一连射出了三只箭,就已经射下了6只鸟,于是他就转过头对他的兄弟说,“我要么不射,一射就是特别厉害”(厉害的彝语为“尔”),他兄弟听到这句话,也由衷的佩服他,就笑嘻嘻的说到,“那既然这样,你以后就姓“尔惹”吧”,尔惹祖先一听,觉得挺对的,于是就在黑彝的见证下,将姓氏改为尔惹自此之后,整个家支的姓就改变了三)因姓氏遭皇帝忌讳而改姓有一个家支的姓,现在姓卢,但他们的祖先不是这个姓还在封建时期,皇帝是真龙天子而祖先的姓的音近nong或long,当时皇帝看到这个姓与龙相像,皇帝非常忌讳,就下令让他们改姓,于是祖先就随便取了一个跟原来的姓发音相似的姓-----卢,此后整个家支的姓就改变了四)因为历史事件而改姓峨边彝族自治县基按乡的阿红家支其祖籍地是大凉山一带其祖辈是阿红家支的仆人,也随主人的姓但因为主人没能给仆人足够的食物,他难忍饥饿便将主人家的牛杀了彝族的习惯法对仆人是很严厉的,所以为了逃避主人家的惩罚,就搬迁到小凉山并且定居。

      由于祖辈因长期做工有一定积蓄,为了隐姓埋名,不被找到,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