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苗是基础壮苗是关键.doc
7页1全苗是基础,壮苗是关键(一)“有苗三分收,无苗一场空”,这是农民们长期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生动总结我们知道,构成农作物产量的三要素,即单位面积的株(苗)数×穗数×粒重如玉米亩产量的构成是株数×平均单株产量或亩穗数×平均单穗重棉花亩产量的构成是株数×平均单株铃重这三个构成产量的因素中,株(苗)数是最基本因素,也就是基础因素,而且在栽培管理中也是比较容易抓到的如果单位面积株(苗)数抓不住,那亩穗数、粒重都是空中楼阁,无米之炊因此,抓住单位面积的足够株(苗)数,才能谈得上抓穗数、粒重在农业生产中有人曾经靠稀植大棵去夺高产,结果是以失败而告终以玉米来谈,一般每棵玉米只结 1 个果穗,种常规玉米品种,每亩需有 3000 株,种耐密型品种,每亩需有 4000 株才能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如果常规品种,每亩只有 2000 株左右,耐密品种只有 3000 株,尽管穗子再大,也不能拿到预计产量同样,棉花也是这样,一般品种要求每亩 4000 株,如果只有 2000株,尽管靠每株多结铃,但也结不到每亩 4000 株的总铃数,而且铃不大,外围铃多,质量还差这是因受气候条件限制而形成的所以,要保证产量,必须抓住单位面积的株(苗)数的同时,加强田间管理,达到壮苗,以形成一个群体合理、个体健壮的理想苗架,以利攻穗数和粒重。
但在生产实践中,常常出现年年抓全苗,年年却苗不全,分2析原因:一是种子质量问题,发芽率低、发芽势弱;二是播种质量问题,播种时整地质量没有达到临播水平或者是播种过早、过深、种子未进行处理等;三是恶劣气候的影响,如发生霜冻、干旱等灾害;四是发生严重的病虫危害;五是其它灾害等等因此,要获得全苗、壮苗,就要从播种到出苗抓起,直至取得好的收成,都不能放松二)要达到全苗壮苗就要采取综合措施,首先要选好优种 “母壮儿肥”,只有优良的种子 ,才能长出壮实的苗子但是种什么作物,选取什么品种,一是要对路,一定要因地制宜,良种能增产,但良种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因为农作物品种是一个有生命的遗传性比较稳定的群体类型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地区的适应性不同地区的气温高低不一样,有效积温不一样,无霜期长短不一样,降雨量不一样,土壤性质和肥力不一样,因而农作物的不同品种,对这些外部条件都有不同的适应性同时,在同一个大的自然区域内,也因局部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耕作制度等都不一样,因此,选择农作物品种一定要因地制宜如玉米种植区分为春播中晚熟玉米区、春播中熟玉米区、春播早熟玉米区,春播特早熟玉米区,还有夏播早熟玉米区、夏播中熟玉米区,一定要根据品种特性选择优良品种,不能用某一个优良品种在各个区域种植。
棉花也是这样,种植区域分为中熟棉区、中早熟棉区和特早熟棉区,不能把某个适宜在中熟棉区种3植的品种,种在特早熟棉区此外,选购的良种如果不是经过加工的成品种子,播前最好要进行种子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第二,营造种子发芽、顶土和生长的良好环境以土肥为基础,以保墒为核心,以防治病虫害为保障,采取综合措施种子播到地里以后,吸收充足的水分是它萌发的首要条件,在测土施肥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有墒保墒,无墒造墒,一定要在适期播种期内营造一个种子发芽在土疏肥足和有足够的水分要求环境如遇严重干旱无法播种时,亦要采取多种有效抗旱措施,保播种、保出苗对采用免耕栽培技术(免耕栽培技术是一种尽量少耕或不耕翻土地的新型栽培、耕作措施),更要注意墒情,以免造成缺苗断垅每三,适期播种适期播种是培育全苗壮苗的关键措施,播种过早过晚都不利于全苗壮苗如春播玉米一般在土壤表层 5—7cm,地温稳定在 10℃以上时播种如果过早播种,温度达不到种子发芽所需温度要求,种子不萌发,如遇低温高湿气候条件还会发生种子霉烂;过晚苗子生长细弱,不健壮高梁是喜温作物,播种期通常是将 5cm 土层平均温度稳定通过 10—15℃为播种温度指标,播种过早,常会发生“粉种”。
棉花是喜温好光作物,当平均气温达到 10—11℃时,采取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就可播种对于采用育苗移载的作物,如甘薯、甜菜等,可根据大田移载的时间,安排育苗,当气候和苗子达到要求时可进行移载对甘薯采4取地膜覆盖移载技术的,在测量膜下 5cm 处的地温稳定通过17℃时,就可移载定植,而采用露地栽培的则推后 8—10 天第四,防御自然灾害旱、冻、烫(地膜覆盖的作物还有时发生烫苗)、涝、病、虫等自然灾害,常在不同地区一定范围内发生,造成农作物缺苗断垅或弱、病苗,特别是我省十年九旱、年年春旱的自然灾害更是威胁着全苗、壮苗因此,要根据自然灾害发生规律和特点,立足以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有灾抗灾,无灾防灾,作好准备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和虫情监察,努力做到不因自然灾害造成损失或最低减少损失第五,加强田间管理一是及时间苗、定苗,防止苗挤苗、大苗压小苗,造成弱苗;二是中耕除草, “壮苗先壮根”,中耕可促根生长,特别遇雨后更应及时中耕;三是防治病虫为害;四要注意高温烫苗,对采用地膜覆盖技术的作物,如棉花要及时打孔放苗,防止高温烫苗;五查苗补种补苗,种满种足三)介绍几种作物保全苗、促壮苗的技术要点:1、玉米是我省第一大粮食作物,搞好玉米生产对稳定全省100 亿公斤粮食和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定要抓好全苗壮苗其技术要点:一是选种抗逆性强、高产优质品种,如近几年在生产上表现好的晋玉 811、晋玉 211、长玉 904、晋玉168、116、强盛号系列、屯玉号系列和今年通过省品种委员会审定的潞玉 6 号、屯玉 62 号、强盛 28 号、大丰 14 号、长玉 16 号等;5二是采用包衣种子,包衣剂中含有杀虫药剂、灭菌药剂、微量元素、生长调节剂等,可兼治多种病虫害危害,还可起到保全苗、促壮苗的作用如果种子没有进行包衣,要进行种子处理,包括晒种、浸种和药剂拌种等;三是在墒情好的条件下,根据不同种植区域和不同品种适时播种;四是及时间苗,合理定苗,一般在 3—4 叶间苗,5 片叶时定苗,如果种植耐密品种,建议根据品种特性和生长条件因地制宜地加大留苗密度,一般要求在现在品种的种植密度基础上增加 500—1000 株/亩;五是中耕除草,破除土壤板结,促进根系发育,达到苗早发壮长六是对没有采用包衣和未进行药剂拌种的玉米田还要注意地下害虫的危害2、马铃薯,又叫土豆,既是粮食作物,又是轻工原料,还是家畜家禽的良好饲料,近年来种植效益较好,发展较快由于它是以块茎繁殖,要求土壤疏松而有团粒结构、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种植。
在排水、透气、保肥、保水性能好的轻砂壤土中种植马铃薯,生长快,成熟早,结薯多,味道好,病害轻因此,一要选好地,不要连作,要轮作,但不宜和茄科作物、甘薯、甜菜等作物轮作;二要深耕整地,施足底肥;三是选用脱毒种薯,如晋薯系列品种;四是适期播种,在当地气温稳定达到 5—7℃的时期,就是可播期,如果采用地膜覆盖技术的可适当早些;五是合理留苗,一般每亩3000 穴左右,播种出苗后要查苗补苗,进行松土,以利苗长此外,还要注意马铃薯晚疫等病害发生3、棉花是个喜温好光的作物,一是种植区域要选在光热资6源比较丰富的区域,要求有效积温最少在 3400℃以上,生长期最少在 150 天以上;光照在每天 12 小时光照条件下发育最快,在 8小时以下则营养生长不良,发育延迟光照充足时,棉株生长健壮,节间紧凑,铃多,铃大,品质好反之,则光合产物少,养分供应不足,造成养分失调,蕾铃大量脱落运城、临汾盆地就具有棉花生长优势,种植棉花要选在这些地方,不要盲目乱种二是棉花生长期间病虫害发生多且严重,一定要种植抗虫(病)品种和杂交种,如晋棉 43 号、中棉所 41 号和最近通过审定的晋棉 46 号,晋棉 47 号、晋棉 48 号等。
购种时最好购包衣剂种子,如果未经包衣的种子 ,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三是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而且要沟种覆盖,在膜下面留 3cm 左右的种子沟,使棉苗在膜下生长 7—10 天,这样既可防烫苗、又可防冻苗最好不要露地种植四是适时播种,当平均气温在 10—11℃时(膜下地温即可达到14—16℃)就可播种,常年晋南棉区>10℃通过日期在 4 月 3—10 日,晋中棉区在 4 月 17 日,可按这个温度指标适时集中播种五是注意气象预报,以防高温、霜冻发生,造成危害六是监测苗期病虫害发生危害,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棉苗立枯病、炭疽病、根腐病、枯萎病等发生严重,造成烂种、烂根、死苗,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对地老虎、棉蚜等苗期虫害要做到早检查、及时治,不要因病虫害造成死苗,弱苗七是查苗补苗;八是及时中耕除草,破除板结,提高地温,促根生长,培育壮苗四)7春耕播种在即,如何打好春季农业生产第一仗,过好全苗壮苗关,关键是从思想上排除错误认识,从技术上掌握关键技术,从物资上备好对路产品结合当前各地派出大批基层干部和科技人员,深入农村进行“走村入户”科技服务活动,一方面要宣讲保全苗促壮苗的重要性,克服“缺点苗没有啥”、 “天旱缺苗没办法”的思想;另一方面要面对面对农民传授全苗壮苗的关键技术,使农民掌握技术,抓好全苗壮苗,为农业丰收打下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