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岗位资格三级题库(官方发布正式版本).pdf
123页1 - 公安消防岗位资格考试三级复习试题为了提高全省消防部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更好的履行消防监督和灭火救援职责,同时做好岗位资格考试的复习备考工作,总队政治部组织对近年来的岗位资格考试试题进行了整理分类并汇编成册,现印发给你们, 供复习时参考 诚请大家在复习过程中提出修改意见,以利于今后不断完善二〇一二年二月六日- 2 - 目录(共 2905 题)第一章:基础理论148题 第二章:火灾控制148题第三章: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概论50 题 第四章:建筑工程防火设计128 题第五章:常见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71 题 第六章:消防设施设计56 题第七章:气体灭火系统20 题 第八章:灭火器配置设计32 题第九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0 题 第十章:防排烟系统16题第十一章:消防验收与监督检查32 题 第十二章:城乡消防规划51 题第十三章:消防监督检查概论101 题 第十四章: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127 题第十五章: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消防监督检查91题 第十六章:消防产品4 题第十七章:火灾调查57题 第十八章:消防行政处罚245 题第十九章:消防行政复议28 题 第二十章:消防行政诉讼63 题第二十一章:消防装备技术250 题 第二十二章:灭火救援计算102 题第二十三章:建筑耐火性能与消防设施181 题 第二十四章:灭火救援及其他884 题公安消防岗位资格考试三级题库一、基础理论(三级) 一、单项选择题 1、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A) 。
(易) A、化学反应 B、物理反应 C、光电反应 D、分解反应 2、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十分复杂,有(B) ,有分解反应 (易) A、氧化反应 B 、化合反应 C、聚合反应 D、连锁反应 3、可燃物质与( D )共存,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发生燃烧中) A、空气 B、氧化剂 C、助燃剂 D、空气或氧化剂 4、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称( B ) 、+ 易) A、助燃物 B、可燃物 C、着火源 D、易燃物 5、固体可燃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燃烧方式也不同,有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 燃烧和( D)四种中) A、闪燃 B、自燃 C、着火 D、阴燃 6、 (A) 、磷、钾等单质固体物质着火后先熔融,后燃烧难) A、硫 B、沥青 C、石蜡 D、松香- 3 - 7、有些固体可燃物的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发生热分解,不能发生蒸发燃烧或分解燃烧,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 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火焰燃烧,称为(B) 。
(难) A、内部燃烧 B、表面燃烧、 C、放射燃烧 D、阴燃 8、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C)的不同,燃烧可分为两大类难) A、混合时间 B、混合浓度 C、混合状况 D、混合方式 9、 (B)是指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熔融,然后像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燃烧中) A、预混燃烧 B、蒸发燃烧 C、分解燃烧 D、扩散燃烧 10、 ( A) 、石蜡、松香等物质先熔融,后蒸发成蒸气,分解、氧化燃烧难) A、沥青 B、金属钾 C、电石 D、黄磷 11、易燃和可燃液体的燃烧称为(A) (中)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完全燃烧 D、扩散燃烧 12、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受热分解出其组成成份及与加热温度相应的热分解产物,这些分解产物再氧 化燃烧,称为(B) (中)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完全燃烧 D、预混燃烧 13、某些固体可燃物的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发生热分解,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火焰 燃烧,即( A) 。
(中) A、表面燃烧 B、放射燃烧 C、蒸发燃烧 D、扩散燃烧 14、天然高分子材料中的木材、棉、麻等物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中的热固塑料、合成橡胶、化学纤维等的燃烧, 均属( C ) (中) A、蒸发燃烧 B、预混燃烧 C、分解燃烧 D、均相燃烧 15、阴燃在一定条件下,如果改变通风条件,增加供氧量或可燃物中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也可能转变为(A) (中) A、有焰燃烧 B、无焰烧烧 C、自燃 D、闪燃 16、在固体可物中,燃点较低、燃烧剧烈的称为(A)固体中) A、易燃 B、难燃 C、可燃 D、自燃 17、下列不是固体物质的燃烧方式是(D) (中)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自燃 18、木炭、焦碳以及铁、铜、钨的燃烧均属(A) (难) A、表面燃烧 B、蒸发燃烧 C、分解燃烧 D、阴燃 19、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不能再燃烧,称为(A) 。
(中) A、完全燃烧 B、不完全燃烧 C、充分、燃烧 D、猛烈燃烧 20、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还可再燃烧,则称为(B) (中) A、完全燃烧 B、不完全燃烧 C、分解燃烧 D、扩散燃烧 21、燃烧完全与否不仅与空气供给量有关,而且还与(A)有关中) A、其它可燃物扩散混合的均匀程度 B 、燃烧温度 C 、燃烧产物 D 、燃烧阶段 22、燃烧产物对灭火工作有利的方面是(A) (中) A、在一定条件下有阻燃作用B、引起人员中毒、窒息C、影响视线D、成为火势发展、蔓延的因素 23、通过烟的(D)等特征,消防人员可以大致判断燃烧物质的种类、火灾阶段、火势蔓延方向等中) A、温度、浓度 B、颜色变化 C 、扩散范围 D、气味、颜色、浓度、流动方向 24、完全燃烧的燃烧产物都是(D)气体中) A、可燃 B、易燃 C、毒性 D、不燃、惰性 25、火焰的颜色与(A)有关中) A、温度 B、空气 C 、环境 D、湿度 26、含氧量在(C)以上的可燃物质燃烧时,发出不显光的火焰。
难) A、30% B、 40% C、50% D、60% 27、含碳量在(D)以上的可燃物,燃烧时产生显光,并带有大量黑烟的火焰难) A、30% B、 40% C、50% D、60% 28、正在燃烧的可燃气体(蒸气)所占据的发光、放热的空间范围称为(D) (中) A、焰心 B、内焰 C、外焰 D、火焰 29、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燃烧时由分解或蒸发出的气体形成火焰,一般为(A) (难) A、扩散火焰 B、预混火焰 C、分解火焰 D 、蒸发火焰 30、火焰中由二次空气供氧所形成的火焰峰面称为(D) (中) A、火焰 B、焰心 C、内焰 D、外焰 31、有机可燃物火焰的明亮程度和颜色主要由火焰中的(B)来确定难) A、含氧量 B、碳粒子 C、含氢量 D、烟浓度 32、在一定温度下,易燃、可燃液体表面上产生的蒸气,当与空气混合后,一遇着火源,就会发生一闪即灭的 燃烧,这种现象叫做( A ) 。
(易) A、闪燃 B、瞬燃 C、闪点 D、爆闪 33、评价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是( B ) (难) A、着火点 B、闪点 C、燃点 D、自燃点- 4 - 34、易燃与可燃液体表面能够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B) (易) A、燃点 B、闪点 C、自燃点 D、爆炸点 35、根据闪点可将燃烧液体分为两类,闪点大于(B )℃的称为可燃液体 (难) A、30 B、45 C、55 D、70 36、易燃可燃液体的闪点( B ) ,其火灾危险性就越大中) A、越高 B、越低 C、大于 45℃ D、等于 45℃ 37、根据( C )可确定液体生产、加工、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难) A、燃点 B、着火点 C 、闪点 D、自燃点 38、闪点小于或等于(B)的液体称为易燃液体难) A、35℃ B、45℃ C、55℃ D、70℃ 39、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属于( C )固体。
中) A、易燃 B、难燃 C、可燃 D、不燃 40、汽油的闪燃点为( C )℃难) A 、-30 B、 -40 C、-50 D、 -60 41、可燃物质在空气中连续均匀地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在没有外部火源的作用下能够发生自动燃烧的现象称为 ( B ) (中) A、阴燃 B、受热自燃 C、本身自燃 D、着火 42、可燃物质,在远低于自燃点的温度下自然发热,并且这种热量经长时间的积蓄使物质达到自燃点而燃烧的 现象,称为( C ) (中) A、着火 B、受热自燃 C、本身自燃 D、自燃 43、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 C ) (中) A、燃点 B、闪点 C、自燃点 D、着火点 44、 ( A)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易) A、爆炸 B、闪燃 C 、自燃 D、着火 45、按爆炸物质在(B)中的变化,可分为化学爆炸、物理爆炸和核爆炸。
中) A、爆炸条件 B、爆炸产物 C、爆炸后果 D、爆炸过程 46、按照爆炸的(C) ,化学爆炸可分为爆燃、爆炸、爆震难) A、过程 B、产物 C、条件 D、传播速度 47、下列( C )的爆炸属于物理爆炸易) A、粉尘 B、炸药 C、钢瓶 D、炸弹 48、下列( B )的爆炸属于化学爆炸易) A、汽油桶 B、可燃气体 C、蒸汽锅炉 D、气体钢瓶 49、按照爆炸的变化传播速度,( A )不属于化学爆炸 (易) A、爆闪 B、爆燃 C、爆炸 D、爆震 50、 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称为( B ) (易)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