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与写作疗法—《玛丽_巴顿》和《南方与北方》中盖斯凯尔夫人的创伤.docx
3页创伤与写作疗法—《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中盖斯凯尔夫人的创伤伊丽莎白・克莱格亨・盖斯凯尔夫人(1810-1865)是19世纪英国一位出色的女作家她在代表作品《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这两部工业小说中生动真实地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所存在的激烈社会矛盾 , 被马克思称赞为英国 19 世纪“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之一 , 其作品 “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 , 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10卷, 第 686页)盖斯凯尔夫人的一生堪称命运多舛 , 家庭的不幸和社会的动荡使她深受创伤 但她并未从此一蹶不振 , 而是用笔书创其创伤经历 , 从而走出创伤、重获新生 , 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本文试图从盖斯凯尔夫人的创伤这一视角出发 , 结合创伤理论 , 通过文本细读 , 分析盖斯凯尔夫人如何通过创作疗法 , 重构创伤记忆 , 从而治愈创伤本文分为三部分 , 包括引言、正文三章和结论引言部分首先对作家和作品进行了简要介绍 , 然后对作家和作品 , 尤其是盖斯凯尔夫人的两部工业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 正文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创伤理论 , 对创伤的定义、 创伤记忆的特点以及创作疗法进行了概述 , 然后结合盖斯凯尔夫人的个人经历 , 总结盖斯凯尔夫人所受的家庭创伤和社会创伤。
盖斯凯尔夫人的家庭创伤源于幼年丧母 , 父亲再娶后只能辗转寄居亲戚家中;更为不幸的是从小和她相依为命的哥哥在一次出海后音讯全无;婚后 , 唯一的儿子在襁褓中夭折而当时的英国社会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矛盾盖斯凯尔夫人目睹了罢工运动等一系列社会动乱和不安 , 尤其是工人们悲惨的生活使她感触颇深严重的社会矛盾使她深受社会创伤第二章重点分析了盖斯凯尔夫人的创伤记忆在其两部工业小说中的重演 解读了盖斯凯尔夫人的家庭创伤事件和社会创伤意象在《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中的反复出现由于盖斯凯尔夫人从小缺乏母爱 , 母爱的缺失这一主题在这两部作品中都有充分体现 , 同样反复出现在她作品中的还有她对出海后一直没有音讯的水手哥哥的复杂情结 , 以及她夭折在襁褓中的独生儿子这一创伤意象 同样 , 使她深受社会创伤的工人和工厂主之间激烈的矛盾、 穷人悲惨的生活状况等社会创伤事件也都在她的作品中都得到了详细生动的描述正是通过在作品中对创伤事件的不断重演 , 使得盖斯凯尔夫人能够勇敢地面对创伤、正视创伤 , 从而为她走出创伤奠定了基础第三章论述了盖斯凯尔夫人通过在作品中对自己所受家庭创伤、社会创伤事件的改写 , 重构创伤记忆而获得治愈。
在作品中 , 盖斯凯尔夫人缺失的母爱得到补偿;小说主人公玛丽和玛格丽特能够与多年未见的水手哥哥的重聚也使盖斯凯尔夫人对自己哥哥的思念情结得以释放盖斯凯尔夫人在作品中重现的社会矛盾也同样得到了解决 , 工人们和工厂主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在小说最后得到了和解表面上看是小说中的各种矛盾得到了解决 , 其实正是通过书写 , 盖斯凯尔夫人所受的创伤得到了治疗 结论指出创伤记忆是盖斯凯尔夫人创作的动力和源泉写作使盖斯凯尔夫人走出家庭创伤和社会创伤盖斯凯尔夫人写作疗伤的经过启示我们 , 每个人的一生都难免会遭受各种各样的创伤如何走出创伤 , 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不仅作家可以盖斯凯尔夫人治愈创伤的经历从侧面印证了文学的治疗功能从创作中抚平伤痛 , 读者也可以通过阅读抚平伤口、丰富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