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临床微生物检查课件 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ppt

107页
  • 卖家[上传人]:清晨86****784
  • 文档编号:252192443
  • 上传时间:2022-02-1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27MB
  • / 10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医学微生物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蚌埠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Date1 第1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Date2广义泛指:所有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放线菌、螺旋体 狭义专指: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特点: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代谢 活跃且多样化,繁殖迅速 细菌Date3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细菌的大小 以微米(m)为测量单位 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大小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进行Date4 不同种类的细菌大小不一 同一种细菌也因菌龄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异 Date5细菌的形态Date6革兰阳性菌(G+)紫色革兰阴性菌(G-)红色 革兰染色 标本涂片 干燥 固定 染色结晶紫 碘液 95%乙醇 复红革兰染色法(Gram Stain):Date7涂片、固定初染-结晶紫 媒染 碘液脱色95%酒精复染 复红Date8葡萄球菌 G+ 1000Date9大肠埃希菌 G- 1000Date10l细菌的形态:球 菌(coccus)杆 菌(bacillus)螺形菌(spiral bacterium)Date11外形呈球形或近似球形排列方式:(鉴别意义) 双球菌(肺炎链球菌) 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四联球菌、八叠球菌球菌Date12脑膜炎奈瑟菌双球菌(diplococcus)Date13链球菌(streptococcus)Date14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Date15四联球菌(tetrad)Date16八叠球菌(sarcina)Date17不同杆菌的大小、长短、粗细不一致大杆菌(410m):炭疽杆菌中等大小(23 m) :大肠杆菌小杆菌(0.61.5 m ):布鲁氏菌炭疽芽胞杆菌 4-10 m大肠埃希菌 2-3 m布鲁菌 0.6-1.5 m杆 菌Date18大肠杆菌电镜照片(10 000) Date19一般为直杆状菌体两端大多呈钝圆型 两端平齐尖细 棒状杆菌 分枝杆菌 双歧杆菌 球杆菌多数呈分散存在 链状、栅栏状、L、XDate20杆菌的形态多样炭疽芽胞杆菌白喉棒状杆菌Date21杆菌的形态多样分枝杆菌双歧杆菌Date22弧菌 :只有一个弯曲螺菌 :有数个弯曲螺形菌螺形菌Date23霍乱弧菌电镜照片( 10 000) Date24弧菌 螺菌 螺杆菌Date25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细菌的测量单位: 微米(m)细菌的形态球菌杆菌螺菌弧菌螺形菌Date26 细菌在适宜生长条件下培养 818h(对数期)形态较典型 分离鉴定临床标本中细菌时, 应注意来自机体或环境因素影 响所致细菌形态的改变!细菌的形态受温度、pH、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时间等因素影响Date27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Date28鞭毛普通菌毛质粒荚膜核质 细胞膜 细胞壁 细胞质性菌毛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质、核质)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 菌毛、芽胞)中介体核糖体Date29 细菌的基本结构Date30 细胞壁中的基本结构肽聚糖 细胞壁中的特殊结构 G+ 菌:磷壁酸、表面蛋白 G- 菌:外膜 细胞壁Date31 肽聚糖的结构与组成 G+ 菌细胞壁肽聚糖组成: 聚糖骨架:(各种细菌均相同) N-乙酰胞壁酸(M)、N-乙酰葡糖胺(G) -1,4 糖苷键 四肽侧链:(葡萄球菌) L-丙氨酸、D-谷氨酸、L-赖氨酸、 D-丙氨酸 五肽交联桥: 5个苷氨酸第1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Date32G+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溶菌酶作用点青霉素作用点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20-80nm、15-50层)三维立体网架结构四肽链五肽桥Date33l 聚糖骨架: N-乙酰胞壁酸、N-乙酰葡糖胺 -1,4 糖苷键l四肽侧链:(大肠杆菌) L-丙氨酸、D-谷氨酸、 二氨基庚二酸(DAP)、 D-丙氨酸G-菌细胞壁肽聚糖组成:Date34MGMGMGMGMGMGMGMGMGG-菌细胞壁结构示意图四肽侧链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薄(10-15nm,1-3层),仅有二维结构,肽聚糖层少,结构松散Date35G+菌、G-菌细胞壁中各自的特殊成分G+菌:磷壁酸、表面蛋白G-菌:外膜Date36磷壁酸 占细胞壁干重的50%,是G+菌的重要表面抗原G+菌细胞壁中特殊组分Date37类别:壁磷壁酸与细胞壁中肽聚糖中N-乙 酰胞壁酸连接膜磷壁酸与细胞膜相连,可作为粘 附因子,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作用:具有抗原性,是重要的表面抗原;有一定致病作用Date38细 胞 壁G+菌特有成分膜磷壁酸壁磷壁酸革兰阳性菌细胞壁中特殊组分Date39Date40 表面蛋白 某些G+菌细胞壁表面有一些特殊蛋白成分A族链球菌表面M蛋白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作用:粘附宿主细胞、抗吞噬等G+菌细胞壁中特殊组分Date41革兰阳性菌细胞壁Date42外膜位于肽聚糖外面,是G- 菌细胞壁主要结构,占细胞壁干重的80%由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三部分组成G-菌细胞壁特殊组分Date43(1)脂蛋白 位于肽聚糖层和脂质双层之间,其蛋白质部分与肽聚糖四肽侧链的DAP相连,其脂质成分与脂质双层非共价结合,使外膜和肽聚糖层构成一个整体外膜Date44(2)脂质双层 类似细胞膜,双层内镶嵌着多种蛋白质称为外膜蛋白(OMP) 孔蛋白:允许水溶性分子通过 诱导性或去阻遏蛋白质:参与特殊物质的扩散过程 噬菌体、性菌毛或细菌素的受体外膜Date45(3)脂多糖(LPS) 是G-菌的内毒素 脂质A 核心多糖 特异多糖 外膜 Date46 脂蛋白脂多糖脂质双层细 胞 壁特殊组分:外膜肽聚糖Date47脂多糖的组成 内外: 脂质A: 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是G-菌致病的主要因素,所有G-菌脂质A结构相似,无种属特异性,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作用相似Date48n核心多糖:具属特异性(同一属中核心多糖相同)Date49 特异多糖: 构成G- 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具有种或型特异性 特异多糖的缺失,细菌由SR型Date50外膜的作用: 屏障结构保护细菌;阻止某些抗生素的进入 LPS 致病物质;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抗肿瘤等Date51在G-的细胞膜与外膜的脂质双层之间有一空隙,细胞体积的20%40% 含有多种蛋白酶、核酸酶、解毒酶及特殊结合蛋白,在细菌获得营养、解除有害物质毒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周浆间隙Date52G-菌的细胞壁Date53细胞壁G+菌G-菌强度较坚韧较疏松厚度20-80nm10-15nm肽聚糖层数可多达50层1-3层肽聚糖含量占细胞壁干重50%-80%占细胞壁干重 5%-20%磷壁酸有无外膜无有细 胞 壁G+菌和G-菌细胞壁结构比较Date54 细 胞 壁 的 功 能 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 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菌体内高渗) 参与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 菌体表面带有多种抗原分子,具有抗原性(磷壁酸、表面蛋白、外膜)可诱发机体的免疫应答。

      特异性抗原与血清学分型有关 致病作用SPA、M蛋白、LPSDate55细胞壁缺陷细菌 细胞壁受损后仍能生长和分裂的细菌在一般环境中不能耐受菌体内的高渗透压会涨破死亡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Date56 G+菌细胞壁缺失后,原生质仅被一层细胞膜包裹原生质体 G-菌肽聚糖层受损后尚有外膜保护原生质球Date57 形成条件细胞壁中肽聚糖结构受理化或生物因素(胆汁、溶菌酶、抗生素、抗体、补体等)的直接破坏或合成抑制而形成l在体内、体外,人工诱导或自然情况下均可形成Date58 呈高度多形性,大小不一 着色不匀,无论其原为G+或G-菌,形成L型大多染成G- 细菌L型的形态和染色性蜡样芽胞杆菌L型的镜下形态(多形性)Date59临床分离葡萄球菌L型 葡萄球菌L型回复后Date60 生长缓慢,营养要求高,对渗透压敏感,普通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培养时必须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 生长后形成三种类型的菌落: L型、G型、F型 细菌L型的培养特性和菌落形态Date61正常细菌菌落 G型菌落 L型菌落F型菌落Date62 高度多形性 革兰染色呈 G- 高渗低琼脂含血清培养基,生长缓慢,形成“油煎蛋样”小菌落 去除诱因后,可回复 仍有一定致病性,常发生在使用作用细胞壁的抗菌素治疗过程中,临床上遇有症状明显而常规细菌培养阴性者应考虑此菌感染L型菌特性 Date63 位于细胞壁内,紧包细胞质,结构与真核细胞基本相同 结构 脂质双层液态蛋白质相嵌 结构(不含胆固醇) 功能 物质转运、呼吸和分泌、生物合成、参与细菌分裂(二)细胞膜Date64 白喉杆菌细胞膜与中介体中介体多见于G+菌,类似真核细胞纺锤丝、线粒体的作用,扩大细胞膜表面积,为细菌提供大量能量(拟线粒体) 中介体:部分细胞膜向内陷入细胞质中折叠形成的囊状物Date65(三)细胞质细胞膜包裹的溶胶状物质组成:水、蛋白质、脂类、核酸、无机盐细菌新陈代谢的重要场所,内含许多重要结构: 核糖体、质粒、胞质颗粒Date66 核糖体 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由RNA+蛋白质组成。

      沉降系数70s,由50S和30S两个亚基组成与人类不同,抗菌素作用部位)Date67质粒 plasmid 概念: 存在于细菌细胞质中的闭合环状双股DNA;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带有遗传信息、控制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能独立自行复制,随细菌分裂转移到子代细胞中 Date68质粒Date69 与细菌的遗传变异有关 非细菌生长所必不可少 可通过接合或转导等作用将有关性状传递给另一细菌 F质粒(致育性质粒)R质粒(耐药性质粒)等Date70 胞质颗粒(内含物 ) 细菌细胞质中含有多种颗粒,大多为贮藏的营养物质 异染颗粒 如白喉棒状杆菌,有助于细菌鉴定Date71(四)核 质 由单一密闭环状DNA分子反复回旋卷曲盘绕组成松散网状结构 特点:无核膜、核仁及有丝分裂器 作用:细菌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Date72Date73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细菌的特殊结构Date74 定义与分类:荚膜:细胞壁外包绕一层浓缩的粘 液性多聚物,牢固地与细胞壁 结合,界限分明,厚度200nm 微荚膜:厚度200nm 粘液层:粘液性物质疏松地附着于 菌细胞表面,边界不明显且 易被洗脱者荚 膜Date75荚膜的化学组成: 多数为多糖,少数为多肽(炭疽杆菌)透明质酸(链球菌) 非生命活动所必须,荚膜的形成需要能量,与环境条件有关 具有抗原性:血清学分型的基础(荚膜肿胀试验) 有荚膜M型或S型菌落 失去荚膜R型菌落Date76电镜观察 荚膜染色荚膜肿胀试验肺炎链球菌荚膜Date77抗吞噬作用粘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功功 能能Date78 概念: 在菌体上附有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鞭 毛Date79 分类: 周毛菌:周身分布 单毛菌:顶端一根 双毛菌:两端各一根 丛毛菌:一端或两端有数根Date80 鞭毛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或经特殊染色法使鞭毛着色增粗后才能在光镜下看到Date81鞭毛(电镜)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周毛菌Date82鞭毛染色Date83 基础小体、钩状体、丝状体三部分 化学成份:鞭毛蛋白,具有抗原性(H抗原) 功能: 运动器官 细菌的鉴定与分类:H 抗原 与致病性有关(穿透粘膜表面粘液层,利 于细菌粘附于上皮细胞)鞭毛的结构与功能鞭毛的结构与功能Date84鞭毛观察:悬滴法、压滴法半固体穿刺接种平板点种鞭毛染色Date85悬滴法观察细菌动力Date86压滴法观察细菌动力Date87迁徙现象鞭毛染色有鞭毛细菌无鞭毛细菌Date88 许多菌和少数菌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与细菌的运动无关 菌毛蛋白具有抗原性 菌毛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菌菌 毛毛Date891、普通菌毛: 遍布菌体表面,细而直 黏附作用 黏附上皮细胞,有利于细菌的定植,与致病有关大肠埃希菌普通菌毛 45000根据功能分为:Date90 2、性菌毛(F菌毛): 有性菌毛雄性菌又称F+菌 无性菌毛雌性菌又称F-菌 数量少,比普通菌毛长而粗,中空呈管状 与细菌的接合及质粒的传递有关Date。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