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丢锚断链的原因与预防.docx
5页去锚断链的原因与预防一、原因1.在25M以上的深水抛锚中,没有预先由锚机倒出一定长度或足够长度的锚链抛锚时由于锚与链受 重力加速度作用,致使锚机刹不住而丢锚去链,甚至放下闸刀式制链器也无济于事2.大风空船抛锚或急顶流重载抛锚时用倒车过多而拉断锚链,或重载顺流抛锚掉头前未及早消除 惯性,结果在抛锚掉头中受横流压过大而断链3.在抛锚过程中,驾驶台与船首配合不好或通话设备失灵4.锚链标志不明或褪色,致使全部锚链松出落海5.不知锚地有无障碍物以及底质如何,而盲目抛锚,以致起锚时发现锚被钩住,虽多方设法还是 无效,只得弃锚6.开航后没有用制链器、锚机刹车、绑扎钢索妥善绑好锁住刹紧,在海上遇风浪受冲击后又不去 检查,致使锚链全部松出,或锚钩住海底而拉断锚链7.港内航行时为了紧急避让来船或冲撞码头,在船速较高不得己时抛卜•锚,待锚触及海底后又未 及时刹住,致使刹车刹不住,全部锚链滑出落水丢失8.在江河流沙多的地方儒泊,由于长期不起锚,使锚深埋于泥沙,在起锚时才发现,当无法起锚 时只得弃锚9.锚链孔在舷外的I I边突缘俗称“LIPS”不圆顺,而连结锚头卸克的“U”形卸克的平头又向上,往往在起锚时此“U”行卸克卡住在“LIPS”上,若继续快速施力绞锚,致使“U”行卸克被拉开,其横销脱出而将锚落入海中。
有的船十年中无此现象,但当纵倾处在一定角度时,加上锚被风浪转动至某种角度时,才会巧合发生上述现象10.锚链内部有内伤、砂眼、裂纹、稍受强力即被拉断11.风流不合的情况下抛锚,未等船头领直就松链,易造成链从一舷跨过船底至另一舷,使船底坐在链上,若风浪颠簸,可能压断锚链流冰群中锚泊,由于流冰的推压很易断链13.极寒冷地区,例如气温在零下20c以下,链受冷变脆,若松链过快又立即急刹住,有可■能断链14.抛锚时船头人手太少而未能及时向驾驶台报告链受力情况,使驾驶台措施不及而断链或意 欲抛下第二锚以阻止第一锚在较高的船速下继续滑出,但因人手少二难以及时抛出第二锚,可能导致第一锚丢借15.由于锚机和锚设备上的问题引起的原因,例如锚机的刹车带失效,制链器与锚机的底座因锈 蚀而不牢固,链直径磨损已超过极限,链环与其转环(俗称猴头)已有裂纹,连接卸克的销子松动等原因皆会引起同类事故二、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抛起锚的操作规程和预防检修的分工责任制平时要全面细致地检查锚设备和锚机系统,修船时更要作详尽检查,把第一节移至最后一节,绝不是第一节与最后一节的互换2.链的节数标记要经常涂补油漆,最后一节宜全部漆涂成黄色或红色,以示警告。
3.链与链间的连接卸克的销子在安装时注意是否是尺寸合适,表面是否光滑,是否己安装牢固其填塞销孔的青铅(软铅)应是一块挤压而成,不得用几快软铅填塞,因为如此软铅易一块块地脱落,致使销子松出丢链失儒4.抛锚前船长应将抛儒的大概意图和做法告诉大副,并规定在通话设备失灵时一些应急的信号船长在下锚令时,应在报话机中先讲船名后卜•抛锚令5.在风流不明的水域抛锚或顺流抛锚时,应先抛一节(若水深允许)拖一下,待船逐步领直再松 链或从链的松紧度上看出链不甚吃力后再松6.在顶流和大风中抛儒时,当松链至预定的所需长度前,应稍开些进车以缓和后退速度,防止刹车不住或崩断锚链7.在港内遇到意外情况紧急抛锚时,若船速快,则松链不可过多,以防止刹车不住或断链一般 应先抛一节锚而行,待船速有所减缓后再加长锚链,当然也可再抛另一艄锚以加快阻滞船速8.在狭窄水域抛前后儒时,一般操作方法,是先抛“后”锚,但为了使“前”锚抛在正确的点上, 不得不在抛了 “后”锚,以后仍要开车前进保持舵效与航向,故不得己将刹车松开,让“后”儒松 出,但松至七节下水后,即要开始慢慢刹紧若驾驶台控制船速不当,则“后”锚松至八节下水还刹不 住,则大副须立即建议船长抛下“前”锚以阻缓船速。
水深25M以内,在抛儒前可以不考虑先绞下部分锚链长度水深25—50M,应先用锚机绞下一节至海底之上约5Mo水深50M以上,宜将借与链绞至触及海底为止无论抛下儒到海底或绞下锚至海底,皆应控制船速至最小或停住10.水深70M以上不宜锚泊,因为此深度下锚机马力较弱者可能在起锚时有困雅,此时宜滞航而避免下锚,若在此类深水锚地仅作短时间停留,尽量不要抛儒11.避免在流水中锚泊若不得己而暂时锚泊,宁愿收短锚链等待走锚时开车抗流,而不愿放长 锚链而断链12.流沙水域中抛锚应隔口起锚一次,以免锚被深埋在沙中而发生起锚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