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amp#183;.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89673876
  • 上传时间:2023-08-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3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摘要: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辨证唯 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科学是一种知识体 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技术是现实生 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 开的,两者相辅相成关键词:科学技术;自然辨证法;辩证关系Abstract: natural dialectics is about the universal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e and science , it is the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view of nature and science, and get to know nature and transform the natural methodology. Science is a knowledge system, is about nature, society and thinking of the knowledge system, it is summed up the experience of social practice. Technology is the realistic productive forces, is the material force remaking the world. Dialectics of nature is founded and development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eparable, both supplement each other.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ural dialectics ;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一、自然科学研究的进展是自然辩证法的一个重要生长点哲学和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曾经在历史上视为一个统一的东西。

      古代哲学家 和科学家通常是一身二任到了近代,一方面,自然哲学仍然具有包罗万象的性 质,直至黑格尔,他的自然哲学也不仅有对自然界一般规律的概括,同时又力图回 答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具体问题近代的一些科学家也把自然科学看作是从属于 哲学的另一方面,就二者的关系而言,自然科学从哲学中不断分化出来近代自 然科学不再是对自然事物的整体直观和对自然奥秘的思辩猜测,而是分门别类地考 察各自然领域内的实践知识⑴现代自然科学中边缘科学的大量产生也是自然科学 分化的结果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分化,使哲学成为专门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 的学问,但哲学并不因此而失去与自然科学的联系推动哲学前进的,并不单纯是 哲学家们的头脑,而是日益发展的科学和技术的力量近代自然科学为哲学的概括 提供了大量的实证知识对于原子是否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这一辩题自然辩证法的创始人之一的恩 格斯,凭着他渊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敏锐的哲学思想,在1867年6月16日给马克 思的信中就指出:“原子并不是不可分的,它仅仅是物质结构的无穷系列中的一个 '关节点’ 1885年,恩格斯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原子决不能被看作简单的 东西或已知的最小的实物粒子”。

      ⑵恩格斯这一富于革命性的哲学思想是随着后来自然科学研究的进展一一十九世 纪末,X射线、电子和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证实了原子的可分性,表明原子有更深层 次的结构从此,人们对物质深层结构的研究以及物质有深层结构的学说才得以发 展这一系列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为自然辩证法的物质可分论提供了有力的实证知 识大量科学史实表明:自然辩证法必须植根于自然科学研究这片沃土这是因为 它的每一个哲学概括都来源于自然科学研究的实践,并回到自然科学研究的实践中 去经受检验虽然哲学家的思辩是重要的,但自然科学的进展是自然辩证法的一个 重要生长点,这是不容置疑的自然辩证法研究者必须经常地从自然科学研究的最 新成就中吸收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它的各种基本原理实际上,任何哲学,只有 当它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够经受得住自然科学研究的严峻考验,它才是有力量的,辩 证唯物主义哲学也不例外⑶在任何时候,自然辩证法都必须随着自然科学研究的 进展更新和丰富自己的内容二、自然科学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辩证法的指导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分化,使自然科学研究高度集中于考察某一个相对狭窄的专 业领域,但并不取消它与哲学的联系因为自然科学中的许多新的发现和新的理论 要求从总体上和本质上给予解释,而且科学研究的方法更离不开哲学的帮助。

      一般说来,人们对自然界各种对象的研究基本上要通过精密的观察和测量,并 运用理论思维进行分析概括得出结论它要求有坚实可靠的实验基础,在对实验结 果的描述的基础上上,力求发现物质结构和运动的内在联系及其定量关系,概括出 普遍规律⑷这时就不可避免地要运用到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事物的 经验,这样就自觉不自觉地把哲学思想引进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中正如恩格斯所 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在于: 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 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例如:在函数值分布理论的研究中,国际上对亏值和奇异方向曾孤立地分别进 行研究我国数学家杨乐、张广厚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思想,认为对立统一是事物的 根本规律,亏值和奇异方向这两个概念之间也应该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为此, 他们不仅对两个概念分别考察,而且还联系起来考察,终于揭示了二者的辩证关 系,得出了新的数学表达式,使函数值分布理论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⑸作为研究生的我们,自然辩证法的指导作用贯穿于我们从事科研活动的全过 程首先,在选择科研课题上,有了自然辩证法作指导,就容易从平常的事物或现 象中,发现不平常的情况,就能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去唯物地、辩证地分析未知的 自然事物,从而确定出能有创见、能出成果的研究方向和课题。

      其次,在设计实验上,有了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指导,就可以注意到继承和创新 的辩证关系、注意到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来;就可以 注意到自然事物都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求出某些因素之间量的关系,分析出质量 互变的外因与内因,从而对实验结果作出正确的判断最后,在提出新假设上,有了自然辩证法思想作指导,就可以排除各种毫无事 实根据的主观臆断和迷信,把假说建立在实验事实和经验材料的基础上,使之在反 复实践验证中得以完善而上升为理论;就可以正确认识各种科学理论的内在联系和 真理相对性的辩证关系,从而把科学研究引向深入三、科学技术和自然辨证法相辅相成,相互推进学习和运用自然辩证法将有助于我们搞清科学和哲学的关系,从而更加清楚地 认识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更加全面的观察思考问题,只有加深了认识, 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迎接新的科学和技术的挑战也就是说,科学技 术的发展依靠的理论方法来源于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关于技术科学以 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自然辩证法,这两者的密切关系是毋 庸质疑的⑹从科学的创新到技术的进步,再到自然辩证法在科学和技术中的应 用,每个方面都折射出三者相互促进的影子。

      我国目前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 键时期,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自然辩证法的作用,要更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 去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十多年来,在这一方曰我们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 有过深刻的教训实践证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发展生产,是一定要尊重自然 界的本来辩证法,尊重客观规律的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自然辩证 法,可以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史表明,任何自然 科学重大成果的取得,实际上都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运用唯物论和瓣证法的结果 自然辩证法,可以对自然科学未来发展趋势指明方向,可以帮助科技工作者掌握科 学方法论,从而更自觉地运用正确的科研方法来探索和掌握自然界的奥秘⑺从发展的眼光看,现代自然科学的进步,出现了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 势原有的一门学科向纵深发展,演变出许多分支学科;而各门学科的彼此渗透、 互相影响,在边缘交叉地带、横断面、在各种知识的融汇贯通中形成了更高层次的 新兴综合性学科⑻这就使自然科学与哲学出现了联系更加紧密的整体化趋势例 如,贯穿于各门技术科学的控制论、信息论,反映各个领域的整体结构的系统科 学,成了最普遍的哲学同具体科学之间的中间层次,它们为哲学概括提供了新的源 泉。

      现代哲学中不能没有系统、结构、控制、反馈、信息之类的概念,不能不从系 统科学和控制论、信息论等综合性新兴学科中汲取营养同时,这些综合性新兴学 科中又必须有哲学的分析与概括如果不能正确理解整体与部分、或然性与确定 性、有序和无序等辩证关系,这些学科就难以存在和发展参考文献[1]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A].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 龚育之.自然辩证法在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4] 龚育之《中国自然辨证法史》,自然辨证法研究,1991年1-4期[5] 徐治立.自然辨证法概论[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09[6] 于秀彬.科学与技术关系的演进历史探究.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 24(4), 5-9.[7] 路甬祥.二十一世纪世界科技发展前瞻[J].望新闻周刊,1998, ( 1).[8] 郭飞.知识本体论视角下的科学与技术.《前言》,2008, 53-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