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一数学易错题.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17345321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0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2有理数类型一:正数和负数1.在下列各组中,哪个选项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  )       A.足球比赛胜5场与负5场                   B.向东走3千米,再向南走3千米C.增产10吨粮食与减产﹣10吨粮食      D.下降的反义词是上升考点:正数和负数分析: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正”和“负”相对.解答:解: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足球比赛胜5场与负5场.故选A点评: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此题的难点在“增产10吨粮食与减产﹣10吨粮食”在这一点上要理解“﹣”就是减产的意思.变式1:2.下列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  )       A.前进与后退                                 B.胜3局与负2局C.气温升高3℃与气温为﹣3℃        D.盈利3万元与支出2万元考点:正数和负数分析: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解答:解:A、前进与后退,具有相反意义,但没有量.故错误;B、正确;C、升高与降低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气温为﹣3℃只表示某一时刻的温度,故错误;D、盈利与亏损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与支出2万元不具有相反意义,故错误.故选B.点评: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类型二:有理数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负整数和负分数统称负有理数                   B.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C.正有理数与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        D.3.14是小数,也是分数考点:有理数。

      分析:按照有理数的分类判断:有理数 .解答:解:负整数和负分数统称负有理数,A正确.整数分为正整数、负整数和0,B正确.正有理数与0,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C错误.3.14是小数,也是分数,小数是分数的一种表达形式,D正确.故选C.点评:认真掌握正数、负数、整数、分数、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非负数的定义与特点.注意整数和正数的区别,注意0是整数,但不是正数.变式:2.下列四种说法:①0是整数;②0是自然数;③0是偶数;④0是非负数.其中正确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考点:有理数分析:根据0的特殊规定和性质对各选项作出判断后选取答案,注意:2002年国际数学协会规定,零为偶数;我国2004年也规定零为偶数.解答:解:①0是整数,故本选项正确;②0是自然数,故本选项正确;③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0可以,故本选项正确;④非负数包括正数和0,故本选项正确.所以①②③④都正确,共4个.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对0的特殊性的考查,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零是最小的整数                          B.有理数中存在最大的数C.整数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            D.0是最小的非负数考点:有理数。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分类进行判断即可.有理数包括:整数(正整数、0和负整数)和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解答:解:A、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负整数小于0,且没有最小值,故A错误;B、有理数没有最大值,故B错误;C、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认真掌握正数、负数、整数、分数、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非负数的定义与特点.注意整数和正数的区别,注意0是整数,但不是正数.4.把下面的有理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友情提示:将各数用逗号分开)15, ,0,﹣30,0.15,﹣128, ,+20,﹣2.6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考点:有理数分析:按照有理数的分类填写:有理数 .解答:解:正数集合﹛15,0.15, ,+20,﹜负数集合﹛ ,﹣30,﹣128,﹣2.6,﹜整数集合﹛15,0,﹣30,﹣128,+20,﹜分数集合﹛ ,0.15, ,﹣2.6,﹜点评:认真掌握正数、负数、整数、分数、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非负数的定义与特点.注意整数和正数的区别,注意0是整数,但不是正数.  1.3数轴类型一:数轴选择题1.(2009•绍兴)将一刻度尺如图所示放在数轴上(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cm),刻度尺上的“0cm”和“15cm”分别对应数轴上的﹣3.6和x,则( )       A.9<x<10        B.10<x<11              C.11

      分析:本题图中的刻度尺对应的数并不是从0开始的,所以x对应的数要减去﹣3.6才行.解答:解:依题意得:x﹣(﹣3.6)=15,x=11.4.故选C.点评:注意: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 2.在数轴上,与表示数﹣1的点的距离是2的点表示的数是(  )       A.1              B.3              C.±2            D.1或﹣3考点:数轴分析:此题可借助数轴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解.在数轴上,与表示数﹣1的点的距离是2的点有两个,分别位于与表示数﹣1的点的左右两边.解答:解:在数轴上,与表示数﹣1的点的距离是2的点表示的数有两个:﹣1﹣2=﹣3;﹣1+2=1.故选D.点评:注意此类题应有两种情况,再根据“左减右加”的规律计算. 3.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厘米,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画出一条长为2004厘米的线段AB,则线段AB盖住的整点的个数是(  )       A.2002或2003          B.2003或2004           C.2004或2005          D.2005或2006考点:数轴。

      分析:某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厘米,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画出一条长为2004厘米的线段AB,则线段AB盖住的整点的个数可能正好是2005个,也可能不是整数,而是有两个半数那就是2004个.解答:解:依题意得:①当线段AB起点在整点时覆盖2005个数;②当线段AB起点不在整点,即在两个整点之间时覆盖2004个数.故选C.点评: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本题画出数轴解题非常直观,且不容易遗漏,体现了数形结合的优点. 4.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是+2,那么与点A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       A.5              B.±5            C.7              D.7或﹣3考点:数轴分析:此题注意考虑两种情况:要求的点在已知点的左侧或右侧.解答:解:与点A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有2个,分别是2+5=7或2﹣5=﹣3.故选D.点评:要求掌握数轴上的两点间距离公式的运用.在数轴上求到已知点的距离为一个定值的点有两个. 5.如图,数轴上的点A,B分别表示数﹣2和1,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则点C表示的数是( )       A.﹣0.5              B.﹣1.5        C.0              D.0.5考点:数轴。

      分析:根据数轴的相关概念解题.解答:解:∵数轴上的点A,B分别表示数﹣2和1,∴AB=1﹣(﹣2)=3.∵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C=CB= AB=1.5,Xk b1 .com∴把点A向右移动1.5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点C,即点C表示的数是﹣2+1.5=﹣0.5.故选A.点评:本题还可以直接运用结论:如果点A、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x1,x2,那么线段AB的中点C表示的数是:(x1+x2)÷2. 6.点M在数轴上距原点4个单位长度,若将M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至N点,点N表示的数是(  )       A.6              B.﹣2          C.﹣6          D.6或﹣2考点:数轴分析:首先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即为这个数的绝对值”,求得点M对应的数;再根据平移和数的大小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左减右加.解答:解:因为点M在数轴上距原点4个单位长度,点M的坐标为±4.(1)点M坐标为4时,N点坐标为4+2=6;(2)点M坐标为﹣4时,N点坐标为﹣4+2=﹣2.所以点N表示的数是6或﹣2.故选D.新课|标 第| 一|网点评:此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以及平移和数的大小变化规律. 7.如图,A、B、C、D、E为某未标出原点的数轴上的五个点,且AB=BC=CD=DE,则点D所表示的数是(  )       A.10            B.9              C.6              D.0考点:数轴。

      分析:A与E之间的距离已知,根据AB=BC=CD=DE,即可得到DE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点D所表示的数.解答:解:∵AE=14﹣(﹣6)=20,又∵AB=BC=CD=DE,AB+BC+CD+DE=AE,∴DE= AE=5,∴D表示的数是14﹣5=9.故选B.点评:观察图形,求出AE之间的距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填空题8.点A表示数轴上的一个点,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再向左移动4个单位,终点恰好是原点,则点A表示的数是  .考点:数轴分析:此题可借助数轴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解.解答:解:设点A表示的数是x.依题意,有x+7﹣4=0,解得x=﹣3.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数轴、绝对值的有关内容,用几何方法借助数轴来求解,非常直观,体现了数形结合的优点.新-课-标 - 第-一-网解答题9.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折叠纸面.(1)若折叠后,数1表示的点与数﹣1表示的点重合,则此时数﹣2表示的点与数   表示的点重合;(2)若折叠后,数3表示的点与数﹣1表示的点重合,则此时数5表示的点与数    表示的点重合;若这样折叠后,数轴上有A、B两点也重合,且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9(A在B的左侧),则A点表示的数为   ,B点表示的数为  .考点:数轴。

      分析:(1)数1表示的点与数﹣1表示的点重合,则这两点关于原点对称,求出﹣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即可;(2)若折叠后,数3表示的点与数﹣1表示的点重合,则这两点一定关于1对称,即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若这样折叠后,数轴上有A、B两点也重合,且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9(A在B的左侧),则这两点到1的距离是4.5,即可求解.解答:解:(1)2.(2)﹣3(2分);A表示﹣3.5,B表示5.5.点评:本题借助数轴理解比较直观,形象.由于引进了数轴,我们把数和点对应起来,也就是把“数”和“形”结合起来,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把很多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10.如图,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 0 ,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点C所表示的实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