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畅通信访渠道河北社会科学网.doc
9页[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 课题编号200801 014 ]畅通信访渠道健全社会弱势群体利益表达诉求机制III课题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完善弱势群体利益表 达机制,对于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显得极为迫切信访渠道作 为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重要途径,既能为弱势群体提出诉求提 供方便,也能成为弱势群体实现参政议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 务的重要形式本课题重点围绕信访渠道的畅通阐述如何进一 步健全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我省弱势群体参与信访活动的现状按照学术界和社会政策界达成的基本共识,所谓社会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 在社会上处在不利地位的人群由于其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原 因,其权益更容易遭到侵害,而且迫于高额的维权成本压力, 其选择信访的可能性更高,因此信访成为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 重要方式弱势群体信访活动有以下几个特征:规模庞大且有 明显扩大的趋势;利益遭受侵害的问题相当突出,并有一定的 普遍性;由于缺乏基本权利的保障和有效的利益表达手段,在利益诉求和利益表达中处于弱势地位弱势群体信访时有发 生,其反映的问题也比较尖锐信访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的弱势 群体大体包括五部分人。
一是失地的农民根据近几年的统计, 我省现有失地的农民约110万人,这类信访问题每年1.5万件 次左右,占到信访总量的15%左右,且多以5人以上集体上 访形式出现由于不同时期的补偿标准不一等原因,引发失地 农民关于征地补偿费用的纠纷从失地农民自身来说,他们普 遍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低,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差,在就业竞 争中处于弱势,造成了一批“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 的“三无”农民二是下岗职工我省现有下岗职工约31万 人,这类信访问题每年1.2万件次左右,占到信访总量的12% 左右很多企业在改革、改制和破产重组中偏重于考虑经济利 益,忽视了下岗职工的合法权益目前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不 甚健全,劳动争议调处力度不够,也引发大量矛盾三是涉法 涉诉案件中的信访老户这部分人主要是不服法院判决或认为 公安机关执法不公,约有4000人,这类信访问题每年1万件 次左右,占到信访总量的15%左右部分案件当事人因诉之 法律未果,造成心理失衡,即便面对法院已经判决生效的裁判文书,他们仍希望通过信访渠道来改变其败诉的现状,久而久之形成了信访老户1是进城的农民工目前,在我省参加劳动的农民工约100万人,这类信访问题每年3000件次左右,多以集体访形式出现。
农民工从事工作的高危险性和务工环境 的恶劣、用工不规范以及援助手段的匮乏是造成他们陷入困境 的主要原因他们进城后多从事建筑等重体力劳动,从信访反 映的问题来看,多数都与拖欠工资有关五是残疾人我省现 有残疾人约230万人,这类信访问题每年800件次左右特别 是后天因交通、工伤、灾害、刑事伤害等事故致残的残疾人, 往往思想偏执,易冲动,容易形成反复访、无理访有的残疾 人过去在不规范企业劳动,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发 生工伤事故后不及时到劳动部门解决,不及时进行评残鉴定, 盲目领钱了事,给日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加了困难,也成 为其信访活动的原因二、信访渠道不畅通的原因分析(一) 个别地方和个别领导干部对信访工作的重要性认识 不足,工作作风不扎实,工作中不能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 法决策,致使信访问题发生由于抓信访保稳定只停留在口头 上,问题发生后不能及时介入,对特殊群体、上访苗头等情况 不明、底数不清、信息不灵,对引发上访的原因、应对措施心 中无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超前意识虽然制定了各 种工作责任制及应急措施,但落实不够,效果不好二) 从工作机制看,信访是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法 人和其他组织享有的民主权利,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 信访权利,是各级党政机关应尽的职责。
当前存在的问题是, 有的地方和部门在处理信访问题过程中互相层层转送、推诿扯 皮,或者一味采取拦访堵访的办法,甚至在办理信访事项过程 中有失公正、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侵害了弱势群体合法的权 益,出现部分群众投诉无门的现象,一些弱势群体提出的信访 诉求得不到及时的信息反馈,使写信演变为上访,从正常上访 演变为非正常上访三)个别执法部门枉法办案、违法行政,工作不细、结案不彻底,也是弱势群体信访问题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群 众自身看,有的群众片面认为只有进京上访、越级上访、围堵 机关和拦截领导车辆才能解决问题,“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 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思想普遍存在四)虽然反映诉求的渠道有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 但与信访相比,行政成本、司法成本都很高因此,即使是不•a属于信访事项受理范围的问题,有的群众依然顽固坚持通过信 访渠道解决三、进一步健全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对策(一)提高对解决弱势群体信访问题的认识弱势群体的 利益能否畅通表达,很大程度上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程 度解决新形势下弱势群体利益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 工程,是党在执政治国中避不开、绕不过的问题尤其是在当 前改革触及到深层次矛盾、社会发生剧烈转型的历史条件下, 化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能力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整 合能力,是执政党不可或缺的执政能力。
因此,各级领导干部 要充分认识解决新形势下弱势群体利益问题的极端重要性,真 正把关心弱势群体利益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重点部署二) 形成领导干部定期接待弱势群体的长效工作机制 主要领导干部要对弱势群体反映的重要信访事项亲自过问、亲 自处理、亲自督办近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县(市、区)委 书记大接访活动,在强化基层主要领导责任、就地化解疑难复 杂矛盾纠纷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要实现县(市、区)委书记 大接访活动经常化,变大接访为常接访,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主 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作用,县(市、区)委书记带头、县级 领导干部参加,直接面对群众、亲自接待来访,解决突出问题, 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继续 坚持“三个必接访”、“三个必下访”和“上下延伸左右拓展”, 即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和市、县两级法院院长必须接访; 各设区市市级党政领导、省直部门的厅级领导干部、下基层干 部必须下访;上延到设区市,下延至县直各部门及乡镇(街道 办事处),拓展到省、市直部门公开接访要做到定时间、定 地点,公开接待、敞开接待,形成对信访群众“不设防”的全 开放式信访网络同时采取预约接访和带案下访等方式,与上 访人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了解群众真实诉求,解决群众 实际困难。
三) 为弱势群体的正常信访活动提供便利要继续实施 阳光信访",对群众来信来访中,凡是有明确地址、姓名的, 都向信访人发告知书,并要求有关信访事项承办单位与信访人 签订《信访事项办理双向责任书》在全省推广信访代理制度 的经验和做法,即在市、县、乡三级建立信访代理服务中心, 在市、县职能部门建立信访代理服务站,在村(社区)和企业 建立信访代理室,由信访代理员代表信访人到有权办理信访事 项的行政职能部门反映情况,求决问题,使矛盾在基层就地化 解要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开通“信访绿色通道”,实行信访信件 免费邮寄、开通免费专线、设立信访电子信箱,使人民群 众通过信件、和电子邮件实现“免费上访”,最大限度地方 便群众反映诉求要积极开展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制度和重大疑 难信访案件听证制度四)充分运用现代化网络信息资源我省在全国较早实 现了省、市、县三级信访部门联网,大大提高了信访事项办理 的质量和效率2006年,我省张家口市、唐山市、正定县被 国家信访局选定为全国“网上信访”试点单位,实践表明,“网 上信访”大大缩短了有关部门办理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方便了信访人在当地提出信访事项,同时监督了信访事项的受 理、办理,使党委、政府能够及时了解、督促有关行政机关受 理、办理信访事项,还防止重复信访,避免一信多投,一事多 访,节约行政成本,减轻信访人的负担。
下一步要在试点的基 础上扩大“网上信访”范围,在市、县谶 政府门户网站链接“网 上信访”栏目,方便群众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访问政府门户网 站进入“网上信访”栏目反映意见、建议和提出信访事项要进 一步规范登记、分流、转送、交办、提请、报告、办理、回复 (告知回复、政策回复、办结回复)等“网上信访”工作流程, 审核、处理后全部予以网上回复,努力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 有回音同时,要将过去的“市(县)长信箱”、“市(县)、长 ”和“绿色邮政”、“短信平台”等进行整合,,采取媒体宣 传、网上公布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 工作,使这项工作逐渐被群众接受五)深化弱势群体信访排查化解机制弱势群体信访活 动是社会各种矛盾直接或间接的体现,他们在进行信访活动之 前就产生了信访的苗头和倾向认真研究弱势群体利益问题的 特点、规律和化解之策,做到弱势群体利益矛盾发现得早、化 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把信访工作的重心从事后处理 转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来要以属地管理为主,辖区内的中直、 省直和市直单位,均由县(市、区)统一安排进行排查,有效避 免排查“盲区”的出现,实现“无缝隙”链接要把化解矛盾作为 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所有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逐案落实“四明 确”责任制,即明确包案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对重点矛盾纠纷明确县级包案领导,要求县级包案领导要对重 点矛盾纠纷实行全程负责。
六)制定执行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弱势群体利益坚持以 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作为制定、 执行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防止发生因政策制定不当、执行 政策不规范侵害群众利益,引发矛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 盾的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政策可能不再适应社会的发 展要求,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适当调整,如对农村土地承包 问题,随着农村新增人口的上升,可考虑采取加强村民之间土 地流转的方式解决村民的土地承包问题相关部门要严格履行 监管职责如企业改制,劳动保障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司法部门、医保部门等,都要全程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 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弱势群众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要从严 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甚至滥用职权、知法犯 法、循私枉法的行为七)充分发挥民间正当组织的桥梁作用努力拓宽利益 表达正常渠道如在民主基础上建立的工会、妇联、行业协会、 学会等社会组织和人民团体,作为公民和政府以外的“第三 方”,在平衡利益各方、实现政府和弱势群众有效沟通等方面 起着桥梁和中介作用信访部门就重大信访问题举行听证时, 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人民团体的作用,既有利于社团组织实 现自身利益诉求的自主表达、自主维护,又有利于政府和社会 的互动交流。
要建立经常性的的社情民意研究分析机制,定期 对弱势群众思想、心态、情绪进行研究、分析、预测,并提前 采取相应对策要采取宜被群众接受的、灵活多样的形式,如 通过召开民情恳谈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社区百姓 论坛等,从根本上保障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参与权、知情权和 监督权课题组成员:秦占宏、范庆炜、郑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