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近现代文学流派社团.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58721420
  • 上传时间:2018-11-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6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近现代文学流派社团近现代文学流派社团第一个十年(第一个十年(19171917——19271927 年)年) 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于文学研究会于 19211921 年年 1 1 月在北京成立月在北京成立,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 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 12 人,后来 发展到 170 多人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并借鉴自然主义,重 视并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新文学其 文学宗旨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明显表现 出对““为人生而艺术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倾向的现实主义倾向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 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主要刊物有:《小 说月报》、《文学旬刊》等,五四运动后,成员逐渐分化,到 1931 年《小说月 报》停刊,该会便无形中解散了创造社创造社创造社于创造社于 19211921 年年 6 6 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最初的成员郭沫若、张资平、郁达 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等人,都是当时在日本留学的学生,先后办有《创 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等十余种刊物。

      他们初期主张““为艺术为艺术 而艺术而艺术””,文艺思想倾向是浪漫主义的,文艺思想倾向是浪漫主义的,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 ““内心的要求内心的要求””,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抒情色彩不仅创造了许多浪漫主义 倾向的诗歌、小说及戏剧,翻译也以欧美浪漫主义作品为多1925 年“五卅” 以后,是创造社的后期,郭沫若、成仿吾等主干人物的思想变化,提倡革命文 学;1927 年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9 年创造社被国民党查封,成员多 数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学衡派学衡派得名于得名于 19221922 年年 1 1 月在南京创办的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学衡》》月刊月刊,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 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又是大学教授他们以《学衡》 为阵地,学派认为学派认为““昌明国粹昌明国粹﹐﹐融化新知融化新知””,认为新文化运动为“模仿西人﹐ 仅得糟粕”﹔攻击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是诡辩家﹑模仿家﹑功名之士﹑政客打 着“学贯中西”旗号,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 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于 1933 年,《学衡》停刊学衡派文化思想不 仅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的重要课题,而且更是深入研究 20 世纪 20——30 年代中 国社会文化思潮变动所必需的,它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丰富和推动了中国社会 文化思潮的发展。

      浅草沉钟社浅草沉钟社19221922 年在上海成立,年在上海成立,主要成员有林如谡、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创办创办 《《浅草浅草》》季刊,并在上海季刊,并在上海《《民国日报民国日报》》副刊中出过副刊中出过《《文艺旬刊文艺旬刊》》,,其骨干成员 又于 19291929 年秋组成沉钟社年秋组成沉钟社,办有办有《《沉钟沉钟》》周刊周刊、半月刊,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 特别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方面则有冯至的诗歌,林如稷、陈炜谟、陈鹤 翔的小说,多抒写知识青年苦闷的生活和忧郁情感,富于感伤色彩湖畔诗社湖畔诗社19221922 年年 3 3 月在杭州成立的新诗团体月在杭州成立的新诗团体,主要代表诗人有汪静之、潘漠华、应 修人、冯雪峰四人同年 4 月,他们的诗歌合集《湖畔》出版,并因此得名为“ 湖畔诗人“诗社没有固定的组织和章程,只是一种友爱的结合,其成员绝大多 数是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他们写作抒情诗,但最有影响的是爱情诗,风 格清新、自然、天真、率直,表现了对传统封建世俗大胆反叛的精神,艺术上 也较成熟1923 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这些诗作很能唤起一代新人 的纯真和热情被朱自清称为当时“专心致志做情诗“的四个年轻人。

      新月社新月社新月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一个文学社团,于于 19231923 年成立于北年成立于北 京京,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该社活动 在 19271927 年春迁往上海,年春迁往上海,19331933 年结束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 实秋等前期他们把《《晨报副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期创办《《新月新月》》月刊月刊 (1928.3.10),《《诗刊诗刊》》周刊周刊(1931 年)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 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语丝社语丝社鲁迅所支持的语丝社成立于鲁迅所支持的语丝社成立于 19241924 年年 1111 月,办有月,办有《《语丝语丝》》周刊,周刊,多发表针针 砭时弊的杂感小文砭时弊的杂感小文,以倡导这种文体而获“语丝派”之称,主要成员有周作人、 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文炳、俞平伯等他们所创造的那种着 重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又称““语丝体语丝体””,这种文体在 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无所顾忌,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 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 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现代评论派现代评论派19241924 年,胡适与陈西滢、徐志摩等在北京创办年,胡适与陈西滢、徐志摩等在北京创办《《现代评论现代评论》》周刊周刊,借周刊 名,被称为现代评论派其成员多是欧美留学归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政治 倾向于鲁迅和部分“语丝”派成员相对立《现代评论》于 1927 年 7 月迁至上 海,1928 年底停刊,改派也随之解体现代评论派以自由主义思想为主流,在 倡导启蒙,改造文化等方面做过许多工作,在中国新文学发展史和新文化发展 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甲寅派甲寅派得名于得名于《《甲寅甲寅》》杂志,杂志,是一个反对新文学运动的复古流派,代表人物是章 士钊、瞿宣颖1925 年《甲寅》在北京复刊后,成为章士钊等宣传复古思想,宣传复古思想, 反对白话文反对白话文,为镇压进步学生运动制造舆论,维护军阀统治,抨击新文化运动 的主要阵地经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革命阵营的奋力批驳,甲寅派很快败下阵 至此,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 鸳鸯蝴蝶派鸳鸯蝴蝶派始于始于 20C20C 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花月痕》》中的诗中的诗 句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

      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故又称““礼拜六派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 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 《眉语》等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 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 、李涵秋的《广陵潮》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 1949 年才基本消失 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 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莽原社莽原社19251925 年年 4 4 月成立于北京月成立于北京,由鲁迅发起和领导成员主要有韦素园、韦丛芜、 高长虹、向培良等,以创办《莽原》周刊而得名《莽原》提倡提倡““撕毁旧社会撕毁旧社会 的假面的假面””,,注重批评和文明批评,向旧势力、旧文明发起攻击注重批评和文明批评,向旧势力、旧文明发起攻击1927 年停止活 动未名社未名社 19251925 年年 8 8 月成立于北京月成立于北京,由鲁迅发起和领导成员主要有韦素园、韦丛芜、 台静农等未名”,是“还未想定名目”的意思其时鲁迅正为北京北新书 局编辑专收译文的《未名丛刊》 ,遂以“未名”为社名,丛刊改归该社发行。

      这是一个着重于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团体,有专收 翻译作品的《未名从刊》和专收创作的《未名新集》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 子》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乡土文学的成功之作文学理论与文学史 著作的翻译,为现代文学的理论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文学翻译推动白话作 为新文学的语言载体迅速走向成熟,实现了胡适所设定的“国语的文学、文学 的国语”春柳社春柳社一个以戏剧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团体,19061906 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建于日本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建于日本 东京,东京,因从事演剧活动而在中国早期话剧创始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成员有李 叔同、曾孝谷、欧阳予倩、吴我尊等1907 年正式公演《黑奴吁天录》这是 春柳社最有代表性的一次创作活动,演出在东京引起了轰动,其影响达于国内 辛亥革命后,春柳社员陆续归国1912 年初,陆镜若在上海邀集欧阳予倩等人 成立了新剧同志会,正式从事职业演剧它始终保持着春柳社的宗旨和传统作 风,因此可算作“后期春柳”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话剧的奠基和发端新潮社新潮社新潮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社团,是个学生社团,它诞生于轰轰烈新潮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社团,是个学生社团,它诞生于轰轰烈 烈的五四运动前夕烈的五四运动前夕,一些学者怀着挽救挽救““国粹国粹””的想法掀起了的想法掀起了““整理国故整理国故””运运 动动。

      在这一影响下 1919 年初,在北京大学校园里,成立了相互对立的两大阵营 “新潮社”和“国故社”,“新潮社”以《《新潮新潮》》为阵地,提倡民主与科学, 旨在为中国新文明的建设打下一基础主要成员有罗家伦、傅斯年、杨振声、 许德珩、俞平伯等《新潮》是《新青年》最坚实的同盟军,与《新青年》一 道,共同擎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扩大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成为新文化运 动的重要阵地民众戏剧社民众戏剧社中国学术研究团体中国学术研究团体19211921 年春成立于上海年春成立于上海发起者是汪优游,主要成员有 沈雁冰、欧阳予倩、郑振铎、陈大悲、徐半梅、熊佛西、张聿光、沈冰血等 13 人重视戏剧的社会作用,明确提出:明确提出:““我们的责任有两重:一重是改造戏剧,我们的责任有两重:一重是改造戏剧, 一重是改造社会一重是改造社会剧社剧社““以非营业的性质,提倡艺术的新剧为宗旨以非营业的性质,提倡艺术的新剧为宗旨””,于同 年 5 月创办了中国较早的戏剧刊物《《戏剧戏剧》》民众戏剧社的这些主张具有很大 的进步意义,它对当时出现的话剧团体,如戏剧协社、辛酉剧社、南国社等, 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兴起制造了舆论。

      第二个十年(第二个十年(19281928——19371937 年年 6 6 月)月)上海民众剧社上海民众剧社““五四五四””以后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以后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19211921 年年 3 3 月在上海成立月在上海成立发起者为沈 雁冰、郑振铎、熊佛西、陈大悲、欧阳予倩等十三人5 月创办了《戏剧》月 刊,这是以新的形式最早出现的一个专门性戏剧杂志民众戏剧社强调戏剧必 须反映现实和负担社会教育的任务,认为它“是推动社会使前进的一个轮子,又 是搜寻社会病根的 X 光镜“总的说来,是和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 文艺思想基本上一致的此外,他们还介绍了罗曼罗兰的“民众戏院“及西欧的 小剧场运动,以助长“爱美剧“的声势民众戏剧社的主要贡献是将“五四“革命 精神在戏剧理论方面作了充分的发挥,也强调舞台实践,鼓励青年学生参加“爱 美剧“运动南国社南国社19231923 年成立于上海年成立于上海,领导人田汉,先是创办《南国》半月刊,发表了话剧 创作《获虎之夜》等,后又办《南国月刊》《南国周刊》南国社开展话剧创 作活动主要是在 1928-1929 年,全部公演田汉创作的剧本《古潭里的声音》 《苏州夜话》《湖上的悲剧》《名优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