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七年级历史(上)(河北人民版)期末检测题参考答案A.doc
2页期末检测题参考答案A 1.B2.C 点拨: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山顶洞人无贫富贵贱之分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3.D 点拨:西周的建立者是周武王4.A 点拨:禹建立了夏朝,都城在阳城夏朝的暴君是桀禹死后,其儿子启继位,从此“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5.D6.D7.B 8.C 点拨: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9.C 点拨:从材料内容可以得出结论,这是要实行“推恩令”,从而推断出“上”应指汉武帝10.D 点拨:汉武帝为了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把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11.A12.A 点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对开通丝绸之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3.B14.D 点拨: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15.D 点拨:东汉末年在北方形成了许多割据势力,其中以曹操和袁绍最强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奠定了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基础16.A17.A18.D 点拨:北魏孝文帝采取了说汉语、穿汉服、与汉人通婚、迁都等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所以,当时出现了“胡人汉服”的社会现象19.A 点拨:题干选用同学们熟悉的事实,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
根据所学就可以判断,这部著作是《齐民要术》20.C 点拨:《水经注》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地理学著作21.(1)商朝2)金文;铭文战国时期3)秦朝由繁到简,便于书写4)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创新发展5)东晋时,王羲之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字端秀清新、绚丽华贵他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其代表作是《兰亭集序》22.(1)赤壁之战双方:曹操和孙刘联军;特点:以少胜多;结果:孙刘联军战胜曹军2)三国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魏国220年曹丕洛阳蜀国221年刘备成都吴国222年孙权建业(3)不是,这是历史的进步因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民不聊生,三国鼎立局面实现了局部的统一,结束了东汉末年割据混战局面,为统一创造了条件;三国时期因为经济、军事实力基本相当,为了在未来的战争中取得优势,都致力于壮大自己的力量,促使社会相对稳定,所以是历史的进步23.(1)因果关系因为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2)材料三说明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3)如:汉族人吃涮羊肉,汉族人穿旗袍,汉族人跳少数民族舞蹈;少数民族人民说汉语,穿汉族服装,过春节等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4.(1)西汉武帝时期 《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孔子 “仁”和“礼”(3)祖冲之 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 (4)东汉 改进造纸术,造出“蔡侯纸”本文为《中学教材全解》配套习题,提供给老师和学生无偿使用。
是原创产品,若转载做他用,请联系编者编者:0536-22233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