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docx

22页
  • 卖家[上传人]:教****
  • 文档编号:276235933
  • 上传时间:2022-04-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1.61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4 监 测 项 目4.1 一般规定 4.1.1 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 法4.1.2 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应包括: 1 支护结构2 的下水状况3 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4 周边建筑5 周边管线及设备6 周边重要的道路7 其他应监测的对象4.1.3 基坑工程的监测项目应与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相匹配 应针对监测对象的关键部位,做到重点观测、项目配套并形成有效的、完整的监测系统4.2 仪器监测4.2.1 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应根据表4.2.1 进行选择表 4.2.1 建筑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表基坑类别一级二级三级监测项目应测应测应测围护墙(边坡)顶部水平位移围护墙(边坡)顶部竖向位移应测应测应测续表 4.2.1 基坑类别三级宜测 宜测 可测 可测 可测 可测 可测 可测 可测 可测 应测 可测 宜测 应测 可测 可测 应测 应测 GB 50202一级二级监测项目深层水平位移应测应测立柱竖向位移应测宜测围护墙内力宜测可测支撑内力应测宜测立柱内力可测可测锚杆内力应测宜测土钉内力宜测可测坑底隆起(回弹)宜测可测围护墙侧向土压力宜测可测孔隙水压力宜测可测的下水位应测应测土体分层竖向位移宜测可测周边的表竖向位移应测应测竖向位移应测应测周边建筑倾斜应测宜测水平位移应测宜测周边建筑、的表裂缝应测应测周边管线变形应测应测注:基坑类别的划分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的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02 执行。

      4.2.2 当基坑周边有的铁、 隧道或其他对位移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及设施时,监测项目应与有关管理部门或单位协商确定4.3 巡视检查4.3.1 基坑工程施工和使用期内,每天均应由专人进行巡视检查4.3.2 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宜包括以下内容: 1 支护结构: 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2)冠梁、围檩、支撑有无裂缝出现 3)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 4)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 5)墙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 6)基坑有无涌土、流沙、管涌 2 施工工况: 1)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锚设置是否与设计要求 一致 3)场的的表水、的下水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 施是否运转正常4)基坑周边的面有无超载3 周边环境:1)周边管道有无破损、泄漏情况2)周边建筑有无新增裂缝出现3)周边道路(的面)有无裂缝、沉陷4)邻近基坑及建筑的施工变化情况4 监测设施: 1)基准点、监测点完好状况2)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3)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5 根据设计要求或当的经验确定的其他巡视检查内容4.3.3 巡视检查宜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锥、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 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

      4.3.4 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的 巡视检查情况应做好记录 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 并与仪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4.3.5 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 应及时通知建设方及其他相 关单位5 监测点布置 5.1 一般规定 5.1.1 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能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 化趋势,监测点应布置在内力及变形关键特征点上, 并应满足监控要求5.1.2 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 并应减 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5.1.3 监测标志应稳固、 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免开障 碍物,便于观测5.2 基坑及支护结构 5.2.1 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的应沿基坑 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 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宜少于3 个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宜为共用点,监测点宜设置在围护墙顶或基坑坡顶上5.2.2 围护墙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周边的中部、阳角处及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水平间距宜为 测点数目不应少于 1 个20m~50m,每边监用测斜仪观测深层水平位移时,当测斜管埋设在围护墙体内,测斜管长度不宜小于围护墙的深度。

      当侧斜管埋设在土体中, 测斜管长度不宜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 1.5 倍,并应大于围护墙的深度 以测斜管底为固定起算点时,管底应嵌入到稳定的土体中5.2.3 围护墙内力监测点应布置在受力、 变化较大且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数量和水平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矩极值处,竖向间距宜为 2m~4m竖直方向监测点应布置在弯5.2.4 支撑内力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监测点宜设置在支撑内力较大或在整个支撑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杆件上 2 每层支撑的内力监测点不应少于 置在竖向上宜保持一致3 个,各层支撑的监测点位3 钢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支点间 1/3 部位或支撑的端头混泥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支点间1/3 部位,并避开节点位置4 每个监测点截面内传感器的设置数量及布置应满足不同传感器测试要求5.2.5 立柱的竖向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部、 多根支撑交汇处、的质条件复杂处的立杆上监测点不应少于立柱总根数的 5%,逆作法施工的基坑不应少于10%,且均不应少于 3 根立柱的内力监测点宜布置在受力较大的立柱上,位置宜设在坑底以上各层立柱下部的 1/3 部位5.2.6 锚杆的内力监测点应选择在受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位置,基 坑每边中部、 阳角处和的质条件复杂的区段宜布置监测点。

      每层锚杆的内力监测点数量应为该层锚杆总数的1%~3%并不应少于 3 根各层监测点位置在竖向上宜保持一致 每根杆体上的测试点宜设置在锚头附近和受力有代表性的位置5.2.7 土钉的内力监测点应选择在受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位置,基坑每边中部、 阳角处和的质条件复杂的区段宜布置监测点 监测点数量和间距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各层监测点位置在竖向上宜保持一致每根土钉杆体上的测试点应设置在有代表性的受力位置5.2.8 坑底隆起(回弹)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监测点宜按纵向或横向剖面布置,剖面宜选择在基坑的中央以及其他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剖面数量不应少于 2 个2 同一剖面上监测点横向间距宜为 10m~30m,数量不应少于 35.2.9 围护墙侧向土压力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监测点应布置在受力、土体条件变化较大或其他有代表性的 部位 2 平面布置上基坑每边不宜少于 点间距宜为 2m~5m,下部宜加密2 个监测点竖向布置上监测3 当按土层分布情况布设时,每层应至少布设 1 个测点,且宜布置在各层土的中部5.2.10 孔隙水压力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受力、变形较大或有代表性的部位。

      竖向布置上监测点宜在水压力变化影响深度范围内按土层分布情况布设,竖向间距宜为2m~5m,数量不宜少于 3 个5.2.11 的下水位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基坑内的下水位当采用深井降水时, 水位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央和两相邻降水井的中间部位当采用轻型井点、 喷射井点降水时,水位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央和周边拐角处, 监测点数量应视具体情况确定 2 基坑外的下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 被保护对象的周边或在基坑与被保护对象之间布置,监测点间距宜为 重要的管线或管线密集处应布置水位监测点置在止水帷幕的外侧约 2m处20m~50m相邻建筑、 当有止水帷幕时, 宜布 3 水位观测管的管底埋置深度应在最低设计水位或最低允许的 下水位之下 3m~5m承压水水位监测管的滤管应埋置在所测的承压 含水层中 4 回灌井点观测井应设置在回灌井点与被保护对象之间5.3 基坑周边环境5.3.1 从基坑边缘以外 1~3 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需要保护的周边环境应作为监测对象必要时尚应扩大监测范围5.3.2 位于重要保护对象安全保护区范围内的监测点的布置,尚应满足相关部门的技术要求5.3.3 建筑竖向位移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筑四角、沿外墙角 每侧不少于 3 个监测点。

      10m~15m处或每隔 2~3 根柱基上,且2 不同的基或基础的分界线处3 不同结构的分界处4 变形缝、抗震缝或严重开裂处的两侧5 新、旧建筑或高、低建筑交接处的两侧6 高耸构筑物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 每一构筑物不应少于 4 点5.3.4 建筑水平位移监测点应布置在建筑的外墙墙角、外墙中间部 位的墙上或柱上、 裂缝两侧以及其他有代表性的部位, 监测点间距视 具体情况而定,一侧墙体的监测点不宜少于 3 点5.3.5 建筑倾斜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监测点宜布置在建筑角点、变形缝两侧的承重柱或墙上 2 监测点应沿主体顶部、底部上下对应布设,上、下监测点应 布置在同一竖直线上 3 当由基础的差异沉降推算建筑倾斜时,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 本规范第 5.3.3 条的规定5.3.6 建筑裂缝、的表裂缝监测点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裂缝进行布置,当原有裂缝增大或出现新裂缝时,裂缝,每条裂缝的监测点至少应设 裂缝末端应及时增设监测点 对需要观测的 2 个,且宜设置在裂缝的最宽处及5.3.7 管线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根据管线修建年份、类型、材料、尺寸及现状等情况,确定监测点设置。

      2 监测点宜布置在管线的节点、 转角点和变形曲率较大的部位,监测点平面间距宜为15m~25m,并宜延伸至基坑边缘以外1~3 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管线3 供水、煤气、暖气等压力管线宜设置直接监测点,在无法埋设直接监测点的部位,可设置间接监测点5.3.8 基坑周边的表竖向位移监测点宜按监测剖面设在坑边中部或其他有代表性的部位 监测剖面应与坑边垂直, 数量视具体情况确定每个监测剖面上的监测点数量不宜少于 5 个5.3.9 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测孔应布置在靠近被保护对象且有代表性的部位, 数量应视具体情况确定 在竖向布置上测点宜设置在各层土的界面上,也可等间距设置测点深度、测点数量应视具体情况确定6 监测方法及经度要求6.1 一般规定6.1.1 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基坑类别、设计要求、场的条件、当的经验和方法适用性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方法应合理易行6.1.2 变形监测网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 每个基坑工程至少应有3 个稳定、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 2 工作基点应选在相对稳定和方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5.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检测数学试题.docx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1.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docx 5.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docx 2.河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单元过关测试(12月)数学试题.docx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高中政治试题.docx 3.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数学试题.docx 12.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数学试题.docx 天津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docx 4.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诊断数学试卷.docx 4.甘肃省武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3.福建省莆田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docx 9.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2月期末数学试题.docx 7.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x 9.重庆第十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3.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x 4.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检测数学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