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口腔科学知识要点.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37316360
  • 上传时间:2023-08-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7.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牙体解剖 & 口腔生理掌握1、牙体结构: 外形 ①牙冠:位于牙龈上可见的牙体部分 ②牙颈:牙冠与牙根的联合处 ③牙根:位于牙龈下在牙槽骨内的牙体部分 牙面:唇面(颊面) 、舌面 (腭面 ) 、近中面、远中面、咬合面 (切嵴 )2、牙体组织:①牙釉质:位于牙冠最外层坚硬、有光泽的白色部分 ②牙本质: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里面,形成牙齿主体结构的坚硬、有微孔有弹性的组织 ③牙骨质:覆盖在牙根外层坚硬、黄色的骨样组织 ④牙髓:位于牙髓腔和根管内的富含神经和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3、牙周组织:牙龈、龈乳头、游离龈、龈沟4、牙齿分类:①依据牙在口腔内存留的时间分为:恒牙、乳牙②依据牙体的外形与功能: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熟悉·牙齿的标识与记录Quadrant coding method (象限编码方法)A 上颌B8 76 543 211 2 34 56 78乳牙ⅤⅣⅢⅡⅠⅠⅡⅢⅣⅤⅤⅣⅢⅡⅠⅠⅡⅢⅣⅤ8 7 6 543 211 234 56 78恒牙C下颌D·牙齿萌出时间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1.掌握面部的区域划分口腔颌面部:即口腔与颌面部的统称,位于颜面部的下 2/3 ,颜面部为上从发际,下至下颌骨下缘或颏下点,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颞骨乳突之间的区域。

      以经过眉间点、鼻下点的两条水平线为界,可将颜面部分为三等分,即上 1/3 、中 1/3 和下 1/3颜面部的中 1/3 和下1/3两部分组成的区域为颌面部;上1/3区域为颅面部,即颌面部是以颌骨为主要骨性支撑所在的区域,而颅面部则是以颅骨为主要骨性支撑所在的表面区域2.掌握口腔内常规检查方法及口腔内常用检查器械的使用口腔内常规检查(一)常用检查器械 口镜 镊子探针挖匙(二)检查前准备 体位 光源(三)常规检查方法 问诊、视诊、探诊、叩诊、触诊 (扪诊 )、嗅诊、咬诊3.熟悉口腔的表面形态和组织器官、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思考题1、试述口腔颌面部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①位置显露;②血供丰富;③解剖结构复杂;④自然皮肤皮纹;⑤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及功能;⑥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2、口腔的表面形态口腔前庭: 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器官构成,为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黏膜之间的蹄铁形的潜在腔隙固有口腔: 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腭、口底等构成上界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3、如何检查牙齿?龋病Grasping 掌握· 龋病的概念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 龋病的临床特征龋病的临床特征:牙体硬组织,包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等方面均发生变化初期:牙体硬组织发生脱矿,牙釉质呈白垩色;中期:病变部位有色素沉着,局部呈黄褐色或棕褐色;后期:随着无机成分脱矿和有机成分破坏分解的不断进行,牙体组织疏松软化,发生缺损,形成龋洞· 龋病的治疗方法 ---- (充填)化学疗法,再矿化疗法 (氟 , 钙, 磷 ),窝沟封闭 (预防窝沟龋 ),修复性治疗(充填)Understanding 熟悉· 龋病的病因学说Knowing 了解· 其它牙体硬组织疾病,如四环素牙、楔状缺损、牙材质过敏、牙隐裂,等· 牙髓病因理论 ---- 流体动力学理论知识点:4. 龋齿如何发生?细菌 +食物残渣→酸 +宿主(唾液与牙)→脱矿、时间( 2.5--3 年)→龋洞形成5. 什么是牙菌斑?牙菌斑是粘附于口腔组织表面的一种细菌性生物膜,由细菌、酸、食物残屑和唾液构成,是导致龋病的原因口腔健康刷牙的意义、正确的刷牙方法及刷牙时的注意事项刷牙的意义 :刷牙是应用最广泛的保持口腔清洁的方法,它能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软垢和部分牙面上的菌斑,还能按摩牙龈,从而减少口腔环境中致病因素,增强组织的抗病能力,减少各种口腔疾病的发生。

      正确的刷牙方法一、水平颤动法(沟内刷牙法)刷毛与牙面成 45°角,轻轻施压使毛尖部分进入龈沟内,前后颤动,振幅约 1mm ,每一位置颤动 6~8 次,逐一推进相互重叠前牙的舌腭侧可将刷头竖起,以根部的毛束轻压入龈沟内颤动此法能比较有效清除牙颈部及龈沟内菌斑二、竖直转动法(旋转刷牙法)刷毛指向龈缘,与牙长轴平行,加压转动牙刷,使刷毛顺牙间隙刷向 he 面,在毛尖通过牙颈部时,可稍微加压轻轻颤动,同一部位反复 5~6 次前牙舌腭面可将牙刷垂直从牙龈向冠方拉刷此法能够去除菌斑、按摩牙龈刷牙的注意事项:(三三三一)①刷牙时间每次以 3 分钟为宜,不宜过短以至于不足以清除牙菌斑②一定要 3 个面都刷到,分别是唇颊面,腭舌面和牙合面③每天 3 次刷牙,早中晚各一次④睡前一次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及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有哪些?纠正不良习惯: ①适当喂奶法:长期偏一侧喂奶,可造成婴儿颌骨发育不均衡②单侧咀嚼:长期只用一次牙咀嚼食物,由于两侧的生理刺激不均衡,可造成非咀嚼侧组织衰退,发育不良,且缺乏自洁作用,易堆积牙石,导致牙周疾病的发生③口呼吸:长期用口呼吸会造成上牙弓狭窄,上颚高拱,上前牙前突,唇肌松弛,上下唇不能闭合,形成开唇露齿,导致口腔黏膜干燥和牙龈增生。

      ④吮唇、咬舌、咬颊:常吮下唇可形成前牙深覆牙合,吮上唇可形成反牙合;咬舌可形成开牙合;咬颊可影响后牙牙位及上下颌的颌间距离;均可导致错牙合畸形⑤咬笔杆、咬筷子、吮指:可使上前牙向唇侧移位,下前牙向舌侧,造成牙位不正⑥其他如长期一侧睡眠、硬物作枕、睡前吃糖果、饼干等影响因素: 牙面的窝沟、点隙,为龋病的好发部位,应及时涂布窝沟封闭剂,预防龋病发生额外牙、阻生牙及错位牙等,可造成口腔错颌畸形及其他病变,应根据情况予以拔除或矫正乳牙过早缺失所遗留的空隙,应及时做空隙维持器,保持其近、远中距离,以免引起邻牙移位及相对牙过度伸长,造成恒牙错位萌出或阻生缺失牙应及时修复;口内残根冠应及时拔除,以免形成慢性不良刺激维护口腔卫生的主要措施 : 漱口、刷牙、洁牙间隙、牙龈按摩、龈上洁治术、牙髓炎与根尖周炎知识点:1 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概念2 可复性牙髓炎、不可复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感染的症状、临床表现、预后及治疗①可复性牙髓炎: (牙髓感染的早期阶段:牙髓充血)临床表现:▲ 刺激痛 (遇冷等 )▲ 无自发痛 ▲ 近髓的牙体硬组织损害 / 深牙周袋 / 咬合创伤②不可复性牙髓炎: (牙髓感染的中期或晚期,较严重的牙髓感染,牙髓感染不能康复,临床上只能选择摘除牙髓)临床表现:▲ 疾病过程 ▲ 无严重的自发痛、阵发痛▲ 长期冷、热等刺激痛史 ▲ 咬合 /叩诊 不适或轻痛▲ 通常患牙能 自行定位急性牙髓炎: ▲ 疼痛剧烈: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痛、温度刺激疼痛加剧、疼痛不能定位。

      ▲ 牙体与牙周病变:近髓的深龋洞、近髓的充填体、深牙周袋 ▲ 探诊:剧痛、穿髓孔▲ 温度诊:非常敏感、刺激去除 疼痛持续▲ 触诊:晚期可有轻微叩痛慢性牙髓炎: ▲ 疾病过程▲ 无严重的自发痛、阵发痛▲ 长期冷、热等刺激痛史▲ 咬合 /叩诊不适或轻痛▲ 通常患牙能自行定位残髓炎: 根管治疗后残留牙髓炎症▲ 疼痛类似慢性牙髓炎▲ 咬合不适▲ 牙冠有充填体 (去除充填物探根管深部疼痛 /不适 )▲ 温度诊 ( 轻痛 /不适 )▲ 叩诊 (不适/ 轻痛)逆行性牙髓炎: 感染来源 ---- 深牙周袋▲ 牙周病史及临床表现▲ 典型的急慢性牙髓炎临床表现▲ 无牙体硬组织疾病▲ 叩诊 (轻痛 /中度痛 )▲ 温度诊 (多根牙 -- 牙体不同部位反应不同 )▲ 牙片 (牙周 /根分叉区破坏 )③急性根尖周炎(急性浆液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急性浆液性要尖周炎: ▲ 咬合痛、自发痛、持续痛▲ 自行定位患牙▲ 龋洞 / 充填体 /深牙周袋或其它▲ 牙冠变色牙髓无活力▲ 叩痛 (+), 根尖区触诊(不适 /疼痛 )▲ 牙松动 (Ⅰ°)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根尖周脓肿骨膜下脓肿(!!)粘膜下脓肿疼痛++ 严重自发 持+++ 剧烈 自发 持续+ 缓解续不敢轻触 !不敢咬合 !叩诊++~++++++牙松动Ⅱ°~ Ⅲ°Ⅱ°~ Ⅲ°牙龈红 不肿红 肿 → 骨膜下脓肿触诊轻痛,波动感 (-)明显痛,波动感 (+)全身症状淋巴结肿大 /疼痛发热,乏力3、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应急治疗+~++Ⅰ°肿→ 粘膜下脓肿轻微痛,波动感 (++)缓解应急处理:开髓引流、脓肿切排、调整咬合、药物 (抗炎 , 止痛, 抗菌,等)4. 根管治疗根管预备(开髓、拔髓、扩管)→根管消毒(根管封药)→根管充填口腔粘膜疾病知识要点1. RAU 的概念、临床表现与分型复发性阿弗它溃疡 RAU :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病,患病率高达 20%左右,因有明显灼痛命名。

      病损表现为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性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的特点根据溃疡的大小、深度与数目轻型阿弗它溃疡(MiAU) :临床表现:最常见 , 占 RAU 80%一类特殊的口炎病变复发性溃疡小、浅、疼痛病变部位:局限于口腔非角化粘膜(如唇内侧粘膜、颊粘膜或舌粘膜) 溃疡特征:红、黄、凹、痛,病程:± 10-14 days重型阿弗它溃疡(MjAU) :复发性原因不明一种严重的阿弗它溃疡,深火山口样溃疡愈合后留瘢痕,病变部位:通常是唇、颊、舌、腭扁桃体前部,咽喉 生殖器也可能累及溃疡特征:深火山口样溃疡疱疹样阿弗它溃疡(HU) :又称阿弗它口炎,疼痛、浅溃疡、成簇状、愈合后不留瘢痕2、 OLK的概念、临床表现口腔白斑 OLK :口腔粘膜表面不明原因的白色斑块或斑片,在临床和组织病理学上不能诊断为其它任何已知疾病,是一种癌前病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