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理健康的概念.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38357476
  • 上传时间:2022-11-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17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心理健康的概念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处于完满状态, 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状态目前健康的内涵拓展到关注个体的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影响人们心理健 康水平的重要因素有三方面:变化、贫困和老化今天,三分之二的疾病发生与人们 的生活方式有关,一般在综合医院中,三分之二的疾病发生也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 因此,健康的心理对于适应环境的变化、增进身体健康是十分重要的从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来看,健康应该包括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 只有当这三个层面同时处于完好状态时,才可以说是健康的相反,疾病是指个体在 身体上、心理上或社会功能方面出现的各种障碍或异常这就需要临床医生在工作中 遇到病人时,不仅要考虑病人的身体是否有病,同时还要注意病人的心理及其社会功 能是否也同时受到了损害例如脑卒中后,病人在身体上出现了偏瘫,同时在心理上 还可能同时存在记忆力下降、情感脆弱、焦虑、抑郁、易激惹、人格改变等,这些又 会导致病人生活、工作能力的下降,使之无法胜任原来的工作,无法承担照顾家人的 义务,病人可能因此认为自己成了 "废人",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会出现自杀行为。

      这就要求医生一方面要积极治疗病人的躯体疾病,同时也注意帮助病人恢复其心理和 社会功能,而且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对躯体疾病的康复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如果个体在身体上没有疾病,这只能说他具备 了身体健康;如果个体在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处于完好状态,则可称为心理健康实 际上,在疾病过程中,病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这三个层面受到损害的程度经常 是不均等的,而且是以某个层面的损害为主,或者某个层面的损害是原发性的,进而 影响了其它层面,使其它层面也出现异常,最终导致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全面异 常如果疾病以身体损害为主,则一般称之为躯体疾病;如果疾病损害主要表现为心 理或社会功能的方面,导致个体出现心理和社会功能出现异常,则称为心理障碍或精 神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1997)的报告,在综合医院门诊各专科未确诊的病人中 有20 - 30%合并有精神科问题;已在各科确诊的病人中有15 - 20%合并有精神科问 题;在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处,40 - 60%的病人需进行精神科处理其它一些研究显 示,校正年龄和性别因素后,慢性躯体疾病病人中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5%,而在无慢 性疾病者中为17.5% ;慢性躯体疾病病人中精神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42%(最常见的 是物质依赖、心境障碍、焦虑障碍),而在无长期躯体残疾的人群中为33% ;在进行短 期内科或外科治疗的住院病人中,与躯体疾病共患的精神障碍发生率更高,30-60%有 明显的心理-社会问题或异常。

      再具体一点讲,住院躯体疾病病人合并某种特殊的精神 障碍的机会大大高于普通人群:谵妄高出15-30% ;抑郁高出2-3倍;惊恐发作高出 10-20倍;物质依赖高出3-5倍所以,非精神科的临床领域实际上是一个筛查、处 理精神科问题,缓解病人心理痛苦的重要场所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资料显示,在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中,9 - 11%可被诊断为 精神科问题;到了 90年代,发现15%门诊病人有精神科问题此类调查关注的精神 科问题范围较窄,所以,并不能说明我国的躯体疾病病人精神障碍共患率比国夕卜低二、心理健康的概念《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心理健康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 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而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Maslow & Mittelman提出的10条标准是:具有适度的安全感;具有适度的自 我评价;具有适度的自发性与感应性;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保持人格的完 整与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在团体中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切合实际的生活 目标;适度的接受个人的需要;在不违背团体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Mariejahoda的心理健康标准:了解自己的身份和自己的心情;有所成就,又能 面向未来;心理状态完整美好,能够抗御应激;自主,而且能认识自己需要什么;真 实地、毫不歪曲地理解客观现实,然而又能具有同情和同感;做环境的主人;能工作、 能爱、能玩、也能解决问题。

      心理学家H.B.English(1958)的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 者在哪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 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社会学家W.W.Boehm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 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个体成长观(personal growth )把心理健康解释为人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和潜能的最 为完整的发展(schultz , 1977),认为心理潜能的最佳发展取决于人在一生中是否能够 成就某种事业在对主观幸福感(subjectwell-being )的研究中,心理健康被定义为积极的情感和 生活满意两种概念的综合,认为有关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的争论就是心理健康的不同 维度,把二者之间的平衡作为幸福的指标,而生活满意度被看作是一种认知成分,是 幸福感的一种补充,是衡量心理健康的关键指标(Bradburn , 1969 ; Andrews , 1980 ; Diener, 1984)总之,心理健康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每个定义都强调了心理健康的某个 重要特征,值得借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