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铁路基期末辅导(王林).doc
15页1路基工程 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期末复习,现就教材各章节内容提出学习要求,以使同学们 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1、掌握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因素?2、了解路基工程的基本要求? 3、常见的路工程病害及建筑要求 一、基本概念1、路堤当路基面高于天然地面时,路基以填筑方式构成,这种形式的路基称为路堤2、路堑当路基面低于天然地面时,路基以开挖方式构成,这种形式的路基称为路堑3、路基横断面是指垂直线路中心线截取的的截面4、半路堤当天然地面横向倾斜,路基面边线和天然地面相交时,路堤体在地面和路基面相交以上部分无填筑工程量,这种路堤称为半路堤5、半路堑当天然地面横向倾斜,路堑路基面的一侧无开挖工程量时,这种路基称为半路堑6、路基本体在各种路基形式中,为了能按线路设计要求铺设轨道而构筑的部分,称为路基本体7、路基面为了轨道的铺设而设置的作业面,称为路基顶面或简称路基面8、路肩路基面两侧自道床坡角至路基面边缘的部分称为路肩9、基床铁路路基面以下受到列车动荷载作用和受水文、气候四季变化影响的深度范围称为基床10、路基边坡在路堤的路肩边缘以下和在路堑路基面两侧的侧沟外,因填挖而形成的斜坡面,称为路基边坡。
二、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21、路基断面有哪些组成部分:路堤、路堑、半路堤、半路堑、半路堤半路堑、不填挖路基或零断面2、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因素地理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土的类别 3、路基工程 常见的病害基床翻浆冒泥、路基下沉、基床外挤、基床冻害、边坡溜塌、风化剥落、滑坡 4、路基的建筑要求、平顺、足够的宽度和上方限界;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足够的水稳、温稳性第二章第二章 路基土强度受力与变形特性路基土强度受力与变形特性一、基本概念1、临界强度临界强度 土体产生塑性破坏的临界点强度,低于该厚度的动力载作用下,土的塑性变形累积速率呈收减小直到稳定,高于则导至塑性变形持续发展,最后破坏2、土的三相结构 即固相、气相和液相3、换算土柱换算土柱:计算时,将路基面上的轨道静荷载和列车竖向活载一起换算成与路基土体重度相同的矩形土体二、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1、铁路路基设计规范将列车和轨道荷载全部作为静荷载计算2、路基承受着路基自重和列车轮重两种荷载3、路基的基床结构分为表层和底层4、按临界动应力进行限制的基床的累积下沉是能够稳定而不会继续发展的,是塑性变形5、路基变形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运营期基床累积下沉、列车行驶中路基面的弹性变形和路基本体填土及地基的压密下沉。
6、路基基床以下部位的填料,宜选用 ABC 组填料,当选用 D 组材料时,应采取加固和改良措施7、根据土石的颗粒组成、颗粒形状、塑性指数及液限等,路基填料分为岩石、细粒土和粗粒土三大类8、一般情况下,路基面上应力分布的最大值位于枕轨下方和(钢轨正下方,两侧较小9、基床表层的功能是什么?它的厚度是如何确定的?答:基床表层是路基直接承受列车荷载的部分,是铁路路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轨道的直接基础,它的设置可以增强线路强度,使路基更加坚固、稳定,并具有一定的刚度,使列车通过时的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防止道碴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碴层;3可以防止雨水浸入基床使基床软化,防止发生翻浆冒泥等基床病害,并保证基床肩部表面不被雨水冲刷;可以防止冻害的发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TB10001——2005)规定 I 、II 级线路基床厚度为 2.5m,其中 基床表层为 0.6m,基床低层为 1.9m 10、影响路基压实度的因素 含水率、颗粒级配与孔隙率、土的性质、压实功、压实厚度 10、 第三章第三章 一般路基设计一般路基设计 一、基本概念 1、路基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表和工程数量 2、施工方:在路堑挖方中用作路堤填料的土石方量 3、利用方:在路堑挖方中没用作路堤填料的弃方土石方量 4、路基填料按颗粒大小可要为巨粒土、粗粒土和细粒土 5、细粒土分为粉土、黏性土和有机土 6、普通铁路基设计时是将静荷载和动荷载一并简化为静载处理,即换算土柱法,而高速铁 路中必须进行分开处理进行动态分析。
7、当级配碎石与下部填土之间的颗粒不能满足粒径要求时基床底层的上表面可设土工合成 材料反滤层 8、路基面的形状应设计成三角拱形,由路其中心线向两侧设 4%的人字排水坡 9、不同填粒的基床表层相互衔接时,应设计长度不小于 10 米的渐变段 10、路基宽度:道床宽度加上两路肩的宽度 11、路基基床 是路基上部承受轨道、列车动力作用,并受水文气候变化影响深度的范围 称基床 12、基床表层厚度表层厚度为 0.6 米和,底层厚度为 1.9 米二、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1、什么是基床、基床结构?铁路路基面以下受到列车动荷载作用和受水文、气候四季变化影响的深度范围称为基床2、路基横断面设计包括?基体设计和路基附属结构设计4、路基的排水设施包括地面排水设施和地下排水设施5、路基设计的分类、内容及设计步骤路基设计分类:路基设计分为标准设计和个别设计两类路基设计内容:(1)对沿线地区自然条件的调查与勘测,收集所需的设计资料,作为路基设计的依据2)根据路线纵断面设计确定的填挖高度,结合沿线地质、水文调查资料,设计路基主体,确定路基横断面形状及边坡坡度3)根据沿线地面水和地下水流情况,进行排水系统的总体布置,以及地面、地下排水结构物的设计。
4(4)视路段需要、进行坡面防护、冲刷防护和支挡构筑物的布置与设计计算5)路基工程的其他设施的布设与计算步骤:分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两个阶段6、路基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设计原则(1)路肩标高 不致被洪水淹没,也不致于在地下水最高水位时因毛细水上升至路基基面而生冻胀或翻泥等病害,因此对路基标高有一个最小值要求2)路基面的形状应设计成三角拱形,由路其中心线向两侧设 4%的人字排水坡以利于排水(3)路基面宽度 根据列车设计宽度等因素保证安全避车、边坡稳定和路基维修等要求7、路基基床加固措施 就地碾压、换填土、土质改良、排水固结、设置土工合成材料、综合措施8、路堤填料填料在路基基床以下部们宜选用 A、B、C 组填料限制 D 级填料9、路基浸水部位的填料应采用渗水材料10、路基填粒宜采用同种填料,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降,不同性质的填料要分层填筑,不可混填11、渗水土在非渗水上层时,下层要设双向坡以利排水,反之下层土表层可做层平面以利于施工第四章第四章 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一、基本概念1、边坡:由路基填方或挖方形成的具有斜坡坡面的土体称为边坡2、滑坡:当由于各种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作用而破坏了边坡土体的力学平衡时,土体就会沿着其中某一滑面产生滑动破坏,成为滑坡。
3、土坡的稳定分析:即为采用土力学的理论来研究土体发生滑动破坏时滑动面可能的位置和几何形状、滑动面上的剪应力和抗剪强度的大小,进行滑动土体的力学平衡分析,以估计土坡是否安全,检验设计的路基边坡坡度是否符合稳定标准二、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1 1、、常用的土坡稳定分析方法有:瑞典条分法、毕肖普法和稳定参数图解法等1、瑞典条分法的分析步骤:1.土条的下滑力;2.滑面上的抗滑力;3.土条间的作用力;4.稳定系数52、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目前工程实践中基本上都是采用极限平衡法3、非黏性土路基边坡采用直线滑动面法,黏性土采用圆弧条分法4、设计中要多次试算以确定最小安全系数和危险滑动面的位置5、危险滑动面的经验性确定方法有 4.5H 法和 36 度,其中 4.5H 法较精确,求出的稳定系数值偏小第五章第五章 路基排水和防护设计路基排水和防护设计本章节学习重点及基本知识路基排水的种类1.路基地表水的排除设施有:排水沟、侧沟、天沟截水沟、缓流井和跌水、急流槽等2.彻石护坡适用于边坡坡度缓于 1:1 和各类土质及岩质护坡3.种草适用于边坡坡度缓于 1:1.25 的土质4.路基防护的主要内容包括路基坡面防护和路基冲刷防护。
5、种植灌木树种应选择容易成活、根系发达的灌木6、坡面的补强及加固措施包括勾缝、灌浆、抹面、喷浆等7、抹面适应于易风化的土岩类边坡8、喷浆适用于岩性不同,地下水不发育,边坡干燥但陡峻的边坡9、当浆砌片石护墙的高度大于 12m、浆砌片石湖泊和骨架护坡高度大于 15m 是,应在适当高度处设置平台,平台宽度不宜小于 2m10、土质和易风化岩石的深路堑边坡,宜在坡脚处设置挡土墙,以降低边坡高度11、浆砌片石护坡适用于不陡于 1:1 的各类岩质和土质边坡,厚度一般为 0.3~0.4m12、软硬岩层相同的路暂边坡应根据岩层情况采用全部防护和局部防护措施13、软土是在水下沉积中形成的14、路堤超过临界高度时,为确保路堤在施工和运营期的安全使用,必须进行路堤和地基的加固处理15、对于膨胀土来说,击实土的膨胀度远比原状土为大,密度越高,6膨胀量与膨胀力越大16、砂井顶面铺设厚度不大的砂垫层以连通砂井,构成完整的地基排水系统17、路基路面防护工程常用类型有:植被防护、干砌片石护坡、干砌片石护坡、混凝土护坡、抛石、石笼、大型砌块、浸水挡墙.18、坡面的补强及加固措施有:勾缝、灌浆、抹面、喷浆和锚杆铁丝网喷射混凝土等。
19、勾缝适用于节理裂隙较多而细的岩石路堑边坡,以防止雨水沿裂隙侵入岩层内部20、灌浆适用于裂缝较大较深的岩石路堑边坡21、常用路基冲刷直接防护措施有:草皮护坡、抛石防护、片石护坡、混凝土板及混凝土柔性块板、石笼护坡22、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排除的主要设计原则:(1)路基设计应有完善、通畅的排水系统,排水合理,与桥涵隧道、车站等排水设施衔接配合,并具有足够的过水能力;(2)排水设施应根据各段落的汇水面积、表面形状、周边地形、地质情况、地下水状况和气候等条件进行设计;(3)设计时应首先注意保护农田的水利排灌系统和水土保持工程,并尽量考虑农田水利综合利用,少占耕地和良田;(4)城市地区的路基排水应与地方灌溉和排污系统密切23、路基地面排水的作用及主要措施:路基排水的目的主要是将桥涵间路基两侧的地面水截引致附近桥涵或沟谷,使地表水迅速排离路基范围,防止地表水停滞下渗或流动冲刷而降低路基的稳定性路基地面排水的主要工作包括沿线地面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地面排水设备的设置24、路基防护的主要内容:包括路基坡面防护和路基冲刷防护两部分25、路基坡面防护的目的及主要方法: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减缓温差及湿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延缓软弱岩土表面风化、碎裂、剥蚀演变进程,从而保护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7还可兼顾路基美化和协调自然环境。
方法:(1)植被防护(2)坡面的补强及加固(3)砌石护坡26、路基冲刷防护的目的及主要方法:目的:防止路基周期性地受到水流的冲刷,当路基本体或部分边坡深入河床范围,对水流产生约束,改变水流特性;提高路基的抗洪能力,确保路基安全稳定方法:(1)直接防护(2)间接防护(3)改河工程27、简述路基边坡坡面绿色防护路基边坡坡面绿色防护技术是对路基坡面采取种植植物或种植植物与工程防护相结合的边坡坡面防护措施28、现有的路基边坡坡面防护技术有哪些?液压喷播植草、植生带植草、土工合成材料植草、OH 液植草、行栽香根草、混凝土框格内填土植草、客土植生、岩质边坡植草等第六章第六章 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路基支挡结构设计本章重点:1、路基支挡结构也称不挡土墙是用来支撑天然山坡或填土路基边坡以防止山体或土波坍滑,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2、挡土墙按修筑的位置一般分为路肩式、路堤式和路堑式挡土墙等3、挡土墙按结构形式可分为重力式挡土墙和轻型挡土墙4、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的结构稳定性是依靠墙身自重和墙踵板上方的重力来保证的5、锚定板挡土墙和锚杆挡土墙一样,也是依靠拉杆的抗拔力来保持挡土墙稳定6、在什么情况下可考虑修建挡土墙在什么情况下可考虑修建挡土墙:(1)陡坡路堑边坡薄层填方地段或为加强路堤本体稳定地段;(2)避免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