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我家乡的生态环境调研报告.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鑫**
  • 文档编号:251925518
  • 上传时间:2022-02-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8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家乡的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我的家乡在温岭滨海,温岭市地处浙江沿海中部,台州市的南部,远离大城市、远离大市场,工业资源缺乏,国家无大中型项目投资,自古只有农夫和渔民两大生产群体,属自给自足的小生产农业县(市),人均只有半亩田  一,自然资源特征  (一)土地资源特征  依据201x年末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全市土地面积92407.77公顷(不包括乐清市、玉环县和台州市黄岩区、路桥区的飞地52.82公顷、滩涂15663.78公顷),其利用现状为:农用地70897公顷,占76.69%;建设用地143101.7公顷,占15.58%;未利用地4789.42公顷,占5.18%  分类  农用地  其中:  耕地  园地  林地  其他农用地  面积(公顷)  70897.00  35557.70  5794.80  23617.80  5896.70  比例(%)  101  50.18  8.18  33.33  8.32  注:其他农用地为畜禽养殖、农村道路、坑塘、养殖水面、田坎及农田水利用地  温岭土地利用特点:一是耕地和林地的比重高,分别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8.48%和25.56%;二是土地利用率高,为92.27%;三是人地冲突突出,人均耕地仅为0.03公顷。

        (二)水资源总体特征  温岭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3.21亿立方米,平均降水深1581.10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8.0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6.6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3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709立方米,为重缺水地区  温岭市水资源以地表径流为主,河川径流是其主要部分,全市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03亿立方米  温岭市水资源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降水时间不均衡年降水量年内安排呈双峰型,即6月梅雨期和7-10月台风期为降水峰值;冬春期为少雨期,在台风影响少的年份,夏秋干旱较为严峻二是降水空间分布不均衡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中部平原,至西部丘陵山区递增,并随地势的增高而增加;而蒸发量随地势的增加而削减三是地下水资源少温岭地下水资源主要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属于消耗水,只能作为应急水源  (三)气候资源的总体特征  温岭市气候特点是: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冬无寒冷,热量充裕;雨量丰沛,光照相宜;早春回温迟,秋季降温慢,无霜期长就农业条件而言,全年光热水匹配良好但由于地形、地势的差异,热量、降水具有肯定的地域差异和垂直差异西部山区光、热随高度上升递减,水分则随高度上升而增加;平原地区光、热、水等气候因子分布状况基本相同。

      温岭市农业气象灾难主要有冬季冷害,梅季暴雨、台风暴雨引起的洪涝,七、八月的高温干旱,冷空气和台风等带来的大风  (四)旅游资源特征  温岭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拥有长屿硐天、方山—南嵩岩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江厦省级森林公园和新世纪中国第一缕曙光首照地—石塘长屿硐天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系南北朝以来人工开采石板后形成的石文化景观方山—南嵩岩风景名胜区,系北雁荡山余脉,集危崖绝壁、奇峰深谷、飞瀑溪涧、田园风光等自然景观于一体,气概磅礴雄浑,伴有悠久的宗教文化历史新世纪曙光首照地—石塘,石屋、石街、石巷、石级错落有致,风格独特,引人入胜元宝山麓的“洞下”沙滩,是绝好的自然海滨浴场;南北沙镬岛的怪石、沙滩、石屋构成了一幅漂亮的海岛景观此外,市境内其它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也很丰富,主要有古遗址、古桥、古塔、古民居、古文物等,具有很高的旅游欣赏价值  (五)海洋资源特征  温岭市三面临海,靠近东海渔场,拥有大洋港湾、隘顽湾、乐清湾三大港湾海疆地形平坦、底质细软,近岸大小岛屿、礁石棋布,海疆流速平缓,海水盐度、温度相宜,水(涂)质肥沃、饵料丰富,相宜多种海洋生物繁衍、栖息,是得天独厚的海洋牧场,是我省大小黄鱼、墨鱼、带鱼、三疣梭子蟹、青蟹、中国毛虾、脊尾虾、缢蛏、泥蚶、青蛤的主要产地。

      乐清湾和大洋港湾是贝类自然增殖苗种基地,尤其是乐清湾的蛏苗具有重要的地位  温岭沿海发育了广袤的潮滩,滩涂资源丰富全市可围滩涂10955.33公顷,占潮间带总面积的70.64%,其中,涂面高程在黄海零米以上的约5101公顷,占可围滩涂的46.56%全市滩涂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东部(大洋港湾)、南部(隘顽湾)面积达8046.67公顷,北部沿海(乐清湾)面积为1646.67公顷海涂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围垦后相宜发展水产养殖业、种植业和作为建设用地等  二,生态环境总体特征  温岭市生态系统类型主要包括森林、灌丛和灌草丛、农业、湿地、海洋、城镇生态系统总体来看,温岭爱护得较好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比例较小,尤其是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现存的自然生态系统质量也较低  据《201x年温岭市环境状况公报》,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上不乐观除城市主要饮用水源湖漫水库、太湖水库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源水质标准外,市其次水厂取水源地松甘河的水质污染严峻,不符合饮用水质要求地表水水质以劣Ⅴ类为主,占84.42%;其次是Ⅲ类水质,占13.49%;Ⅴ类水质占2.09%环境空气质量尚属清洁水平,优良天数为333天,但酸雨(类型为硫酸型)频率高达77.8%,降水pH平均值为4.41,属重酸雨区。

        温岭市由于人多,水、土地等自然资源偏紧,生态系统的自净实力和承受实力非常有限,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的冲突将更加突出,对环境的压力还将加重,如不实行更为科学合理的措施,将为影响温岭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开发利用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温岭市强化农田基本建设,加强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工作得到较大的改善同时,通过建设标准堤塘、河道疏浚等防洪排涝工程,增加了防灾实力  1、森林资源开发和爱护  自19xx年温岭县委提出“三年歼灭荒山,八年绿化温岭”的目标以来,全市有安排地开展绿化造林和林业基地建设,绿化已初见成效森林覆盖率达到35.3%(超过半平原县市森林覆盖率30%的指标),农田林网限制面积占农田总面积的88.2%,马路、河流堤防宜林地段绿化率91.1%,村庄绿化面积占25.6%城区绿化面积284.2公顷,绿化覆盖率40.6%,人均公共绿地8.35平方米全市自然爱护区面积达104.94平方公里,其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饮用水源一级爱护区面积分别为22.68平方公里、15.4平方公里和5.53平方公里  2、生态农业建设  温岭市是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三个试点县(市)之一,根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全面实施“蓝天、碧波、绿色”工程。

      基本完成了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建设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8个,面积达6667公顷;绿色农业爱护区11个,面积达9333公顷  3、生态市建设  温岭市委府把发展绿色产业、加强环境爱护和生态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建设成效初步显现,市域环境质量得到肯定程度的改善,历年来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文明城市、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县(市)、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市)等荣誉称号为促进温岭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进一步转变,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温岭市人大于201x年7月29日通过了《温岭生态市建设规划》,全面启动了生态市创建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水污染形势严峻由于环保基础建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生活、生产产生的污染物和废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加剧了地表水的污染,同时也污染了近海海疆二是农业面源污染依旧严峻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和农膜运用造成的“白色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也构成了严峻的威逼三是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对农作物生长和人畜健康构成严峻威逼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