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安庆历史上的移民.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280529768
  • 上传时间:2022-04-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56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安庆历史上的移民 安庆历史上的移民出处:《安庆日报·下午版》2002年5月20日第8版 作者:张全海安庆地区历史上有“楚头吴尾”之称,又处在大别山长江陷落带,为江左入湖广、巴蜀的必经之地,所以人口的流动成为安庆地方史的一大特色从现有的志谱资料来看,安庆地区大部居民都是移民后裔,他们的祖先 多是元末明初从江西鄱阳而来人口流动是一种社会现象,自古以来从未断过,很早的时候,安庆就有移民 活动的发生,我们可以从地方志和家谱资料中发现线索,如怀宁敦睦堂《产氏宗谱》 载:“自南宋德芳翁官于龙舒,爰乐兹土,遂家于皖西 安庆第一次移民大潮出现在元末明初,大批移民从赣北徙入,有关的情况复旦大学的曹树基先生已根据公共机构收藏的谱志资料做了深入的研究,如《中国移民史》第一卷中说:“1389年,洪武二十二年:至此时,迁入安庆府的江西饶州、九江等府籍移民约为27万,徽州府籍移民约为2万,从全国其他地区迁入的移民约2万在民间收藏的大量家谱资料中,更直观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形,如怀宁忠恕堂《范氏宗谱》载:“道富公遂于明太祖洪武二年由饶州鄱阳县永福乡鄱阳湖瓦屑坝迁安庆府怀宁县之西鄙地名冈坡山,其乡曰尧年,迄今相传道富公口吟云:‘至正甲辰离永福,洪武己酉卜尧年’是其证也。

      又《徐氏宗谱》载:元末自鄱凤冈迁潜怀两地第二次移民浪潮发生在乾隆年间,这次主要是人口的迁出,目的地主要是陕西南部地区,陕西地区在明末曾是李自成、张献忠与政府军的重要交战区,所以其地至清初已几绝无人烟,政府在实行“湖广填四川”的同时,对陕西地区也实行了优惠的招徕移民政策,而其时的安庆府曾饱受水旱之灾,难民四处流亡,自然就随流民大潮徙入该地,如民国《商南县志》卷2 载:“乾隆二十年后,江南安庆数县入襁负迁商,爰得我所,闻风兴起,接踵者日益众,此商南有‘小太湖’之名也又如嘉庆《山阳县志》卷12载:“及四十四年,安徽、两湖数省屡被灾侵,山民络绎前来由安庆入陕南的移民运动直到道光初年才结束,这些情况也可在民间家谱中得到印证,如三义堂《张氏宗谱》即载有张世禄于乾隆年间迁“陕西山阳县土名瓦房沟”这次移民与元末明初的情况最大不同是:前次移民后裔多与江西无任何往来,而这次移民大潮结束后,两地之间却保持着长期的联系,如怀宁温桥何氏与陕西蓝田何氏历代合修宗谱,直至11019年修谱,蓝田何氏还不远千里驱车送谱戏到怀宁,又如怀宁黄墩陈氏乃怀宁大姓,惜宗谱均毁于建国之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