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染整复习要点.doc
3页第五章 热定形热定形:将热塑性纤维织物在适当张力条件下,加热到所需温度,并在此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使纤维大分子链在新的位置上重新调整,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将其受热变化的状态固定下来热定形的目的: 1. 消除染整过程中生成的折痕,使布面平整,并调整门幅,使织物达到规定的幅宽 2.提高织物的尺寸热稳定性,防止在后续加工中再产生新的折皱热风针铗链式定形机的组成:进布装置、超喂上针装置、伸幅装置、热定形烘房、冷却装置、落布装置超喂:织物喂入针铗的速度大于针铗本身运行的速度时造成的超量喂布状态其目的调节进布时织物的经向张力,便于纬向扩幅热定形工艺类型 先定形后丝光:坯布 → 烧毛 → 退煮漂 → 热定形 → 丝光 → 后加工 先丝光后定形:坯布→烧毛→退煮漂→丝光→定形→后加工 丝光工艺条件:(T/C织物,65/35) 定形温度:190~210℃ 定形时间:20~30s 超 喂 率:0.5~1% 落布门幅:成品门幅+2.5~3.5cm玻璃化温度(Tg):非晶态高分子的玻璃态与高弹态的相互转化温度叫玻璃化转变温度即高分子从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时,链段刚好能运动的温度。
热定形基本过程1.当温度高于玻璃化温度后,无定形区的分子结合能 降低,大分子链段间的作用力迅速被减弱或拆散, 内应力发生松弛② 达到定形温度后,大分子在新的位置上迅速重建新 的分子间键和再结晶,结晶高聚物进一步结晶,使 非晶区减少,结晶度和结晶完整性提高③ 当纤维冷却至玻璃化温度以下,大分子的新键以及新 位置固定下来涤纶纤维热定形的原理在某一温度下进行热定形时,纤维中较小且完整性较差的结晶发生熔融和再结晶,而较大且完整的结晶得到增长或更加完整,从而结晶度得到提高,使晶粒的大小及完整性的分布达到一个新的状态,纤维的热尺寸稳定性获得提高若再经受更高温度的热处理,则可在新的状态下获得更高的尺寸稳定性热定形工艺条件分析温 度:定形温度越高,在给定温度下的尺寸热稳定性就越高 定形时间一定时,定形温度越高,则防皱性也越高 随着定形温度增加,纤维的结晶度增大,染料的上染率降低,继续增加热定形温度,结晶尺寸迅速增大,晶区之间形成裂缝,有利于染料的扩散同时热定形温度的微小变化即会造成上染性较大的变化,因此若热定形温度不均匀,极易造成色差张 力:经向尺寸热稳定性随着定形时经向超喂的增大而提高,而纬向尺寸热稳定性则随着门幅拉伸程度的增大而降低。
时 间:延长热定形时间对尺寸热稳定性无明显改善,但会造成织物严重泛黄、纤维强度下降第6~10 章 整 理整理的概念:通过物理机械或化学的方法,改善和提高纺织品应用性能的加工过程整理的目的:①稳定门幅,消除应力,降低缩水率;②改善织物外观和触感;③改善织物的服用性能; ④赋予织物各种特种性能棉织物整理的分类织物的一般整理:利用物理、机械和化学作用,旨在改善织物的外观、触感和某些物理性能防缩防皱整理:使织物的潜在收缩在成品前预先缩回;提高织物的防皱性能的加工过程特种功能整理:使纺织品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整理加工过程涂层整理: 在织物表面均匀地涂敷一层或多层高分子成膜物,使其产生不同功能的一种表面加工技术定幅整理:利用纤维在湿态或加热状态下的可塑性,将其门幅缓缓拉宽至规定的尺寸,经干燥或冷却后获得较为稳定的纬向尺寸使织物的门幅整齐划一,以符合印染成品的幅宽规格要求定幅整理的原因: ① 各工序的反复湿热加工,造成织物形态不稳; ② 连续造成织物的经向伸长,纬向收缩; ③ 消除染整加工中产生的折皱,使布面平整; ④ 染整加工中不均受力所造成的纬斜和纬弯。
热风拉幅机的组成:进布装置→二辊浸轧机→烘筒(热风)烘燥机→整纬装置→热风拉幅机→喷风冷却装置→落布装置印染布成品拉幅宽度:印染棉布标准幅宽 = 本色棉布标准幅宽 × 幅宽加工系数棉型织物幅宽加工系数:① 印染棉布幅宽加工系数(五个档次) 0.878、0.888、0.915、0.935、0.945② 涤棉混纺织物幅宽加工系数(三个档次)0.92、0.945、0.95整纬: 利用织物在特定状态下的可塑性,调整纬斜织物各经纱间的相对运行速度,使纬纱弯斜的相应部分超前或滞后,以恢复纬纱与经纱在全幅内垂直相交织物纬斜的原因: 织物在染整加工运转中,受力沿经向拖动前进,当经纬交织点上受力有大小时,表现在纬纱上,不能水平前进,而有快慢或有滞缓前进的差异,即形成了纬纱的歪斜纬纱位移的基本形状及校正方法: 可分为直线形纬斜和弧形纬弯两种基本类形分别采用直线形纬斜整纬装置和弯辊式整纬装置来进行校正光电整纬装置的组成:1.纬斜检测装置 2.调节器 检测纬斜角,并转换成电压或电流;计算整幅织物纬斜量;将整幅纬斜的电压信号转换成可执行的脉冲频率3.纬斜调整装置直线形纬斜的校正 使织物在整纬辊间的穿行长度是滞后边缩短,超前边增长,此时织物各经纱的线速度则产生自织物中心向滞后边递增而向超前边递减的变化,使纬斜织物在运行中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
弧形纬弯的校正校正后弧形纬弯,使两只弯辊的间距中部小于端部,则织物线速度在中部最大并向左右按弧形变化,逐渐减小若两只弯辊的间距是中部大于端部,则可矫正前弧线形纬弯轧压整理的目的: 消除前序加工给织物表面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表面光泽度;赋予织物自然、美感的表面纹路和立体花型轧压整理的类型:轧光整理 织物通过由表面光滑的软硬轧辊组成的轧点电光整理 织物通过由表面刻有密集细斜线的加热硬辊与软辊组成的轧点轧花整理 织物通过互相镶嵌的、分别刻有相应凹凸花纹的软硬轧辊拷花整理 织物通过刻有花纹硬辊和光面软辊组成的轧点轧光整理的类型:普通轧光:由多根软、硬轧辊组成,织物通过由软-硬辊筒组成的轧点,织物运行速度与轧辊线速度相同硬——软轧辊组成的硬轧点,称平轧光软——软轧辊组成的软轧点,称为软轧光叠层轧光机:多层织物同时通过同一轧点,利用各层织物间的相互搓揉作用,使织物的织纹清晰、手感柔软、光泽柔和摩擦轧光机:由硬辊与软辊组成,硬辊的线速度大于织物线速度能给予织物很强的极光轧光整理效果的影响因素 1.织物的含潮率:含潮率高,织物手感硬,光泽好含潮率低,手感柔软,光泽较差 2.轧光温度:低温使织物手感柔软,光泽柔和;高温使织物光泽强,手感硬挺。
3.轧辊压力:压力大,织物光泽好,轧花效果突出,手感硬;压力过大对织物造成损伤 4.摩擦轧光的摩擦率:指摩擦轧辊表面线速度超过布速百分率摩擦率过低,效果不明显;摩擦率过高,易损伤织物5.织物通过轧点方式:硬轧点轧压,织物表面平滑、光泽强,纱线变形大,但手感硬软轧点轧压,纱线变形小,光泽感不强,手感柔软手感整理: 通过物理机械或化学的方法改善纺织品的触感,以满足各种服用要求手感整理的类型:上浆整理:将成膜高分子物质,制成浆液浸轧织物,干燥后形成皮膜包覆在纤维或织物的表面上,使织物增重和硬挺手感的效果柔软整理:通过机械或化学的方法,改善和提高织物的表面风格,赋予织物柔软、滑爽的手感柔软剂的柔软机理纤维吸附柔软剂后表面张力降低,使纤维变得易于扩展其表面,结果是织物变得蓬松、丰满,产生了柔软的手感,同时使纤维的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降低,织物在受到外力时纱线便于滑动,容易回复到松弛状态,使织物变的柔软平滑轧光整理 织物在湿、热条件下,通过具有一定压力的软硬轧辊组成的轧点,将织物表面纱线被压伏在织物表面,使织物变的比较平滑降低了对光线的漫反射程度,从而增进光泽轧光整理的工艺: 暂时性轧光整理:给湿或浸轧整理液 → 拉幅 → 烘干 → 轧光 耐久性轧光整理:浸轧树脂 → 预烘 → 拉幅 → 烘干 → 轧光→ 焙烘 → 水洗 → 烘干 → 拉幅 → 轧光第十章 防缩整理缩水:染整加工后的纺织品,再经受水洗后,其尺寸发生明显收缩的现象。
缩水率:经规定的标准方法洗涤和干燥后,洗涤前后经向(或纬向)长度的变化与洗涤前长度之比的百分率棉织物缩水机理棉纤维润湿后具有溶胀异向性,长度基本上没有增加,而直径则增大很多,同时棉纤维在加工中因拉伸而产生内应力,在烘燥时被固定下来,再润湿时,这种内应力使纤维发生收缩受纤维加捻抱合的约束,纱线长度缩短而造成织缩增大,从而造成织物的收缩而织物中纱线的交织阻力、纤维间的摩擦阻力和织物中的内应力使织物的缩水具有不可逆性全防缩整理联合机的组成:平幅进布→给湿、湿蒸→短布铗拉幅→橡毯预缩→呢毯整理→平幅落布橡胶毯预缩原理:① 橡胶毯进入轧点前,受压弯曲,织物贴服于伸长的橡胶毯外侧进入轧点;② 离开轧点后,橡胶毯反向弯曲,原伸长的一侧收缩,此时贴服于橡胶毯外侧的织物随着橡胶毯的回缩而收缩;③ 回缩后的织物在呢毯整理机的烘干、定形作用下,得到稳定的预缩尺寸预缩程度:影响预缩的因素:① 给布辊与承压辊间距: 间距越小,压力越大,预缩效果越好,压力过大,则会造成橡胶毯的损伤② 承压辊直径: 直径越小,越利于提高预缩效果③ 橡胶毯厚度: 橡胶毯越厚,弹性好,收缩力大,预缩效果越好第十一章 防皱整理防皱整理的特点: 赋予织物良好的平滑性和抗折皱性;洗后免烫;使织物具有良好的防缩性能;防皱整理的发展 防皱整理、免烫整理、耐久压烫整理、低甲醛树脂整理。
织物折皱的形成原因 受外力作用时,纤维受到拉伸,在纤维的无定形区,部分氢键发生断裂,使纤维素大分子或基本结构单元逐渐发生键的断裂、取向度提高或发生相对位移,并在新的位置重新形成氢键,当外力去除后,在新位置上形成的氢键对系统的回复有阻滞作用,使其无法回复形成折皱防皱原理1.树脂沉积理论:经焙烘后整理剂在纤维内部形成网状的树脂,沉积在纤维的无定形区,靠机械摩擦作用或氢键改变了纤维大分子或基本结构单元的相对滑动2.共价交联理论:整理剂与纤维发生反应,在纤维分子链或基本结构单元间生成共价交联,减小纤维在形3.变过程中由于氢键拆散而导致的不立即回复的形变,并提高纤维从形变中回复原状的能力覆盖理论:经高温缩合或加成后,整理剂形成网状结构的弹性薄膜覆盖在纤维外层,并在纤维间形成粘结点,提高织物回复弹性树脂整理联合机的组成:浸轧预烘拉幅烘燥联合机→高温焙烘机→轧洗处理联合机→热风拉幅联合酰胺—甲醛类整理剂产生甲醛的原因① 甲醛和酰胺类化合物生成N-羟甲基化合物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在整理剂体系中存在游离甲醛② 在焙烘过程中,存在未与纤维交联的N-羟甲基分解释放甲醛③ 在外界条件作用下,生成的共价交联也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N-羟甲基发生分解释放甲醛。
影响树脂整理织物释放甲醛的主要因素:① 树脂整理剂中游离甲醛含量② 树脂整理剂的耐水解性③ 树脂整理的工艺条件和方法④ 树脂整理剂的用量⑤ 织物上的含水率与温度⑥ 织物上树脂的交联程度⑦ 催化剂的种类与用量降低N-羟甲基树脂整理中甲醛含量的方法1.在整理液中添加甲醛捕捉剂 在整理液中添加可以与甲醛反应的化学药剂,可降低整理浴中游离甲醛的含量2.对树脂进行醚化改性处理 将树脂与低碳醇反应,使N-羟甲基烷基化形成N-烷氧甲基,可以提高N-C键的稳定性,未反应。












